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正强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盾构
  • 7篇套圈
  • 7篇轴承
  • 7篇轴承套
  • 7篇轴承套圈
  • 6篇盾构机
  • 4篇回火
  • 3篇索氏体
  • 2篇调质
  • 2篇调质钢
  • 2篇中碳
  • 2篇回火温度
  • 2篇高温回火
  • 2篇淬火
  • 2篇淬硬层
  • 2篇大尺寸
  • 1篇道次
  • 1篇道次压下量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端淬

机构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周乐育
  • 9篇蒋波
  • 9篇刘雅政
  • 9篇张朝磊
  • 9篇董正强
  • 4篇文新理
  • 2篇梅珍
  • 1篇霍朝霞

传媒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曲轴用非调质钢C38N2轧制过程中MnS夹杂演变规律被引量:8
2015年
为控制磁痕缺陷的产生,研究了曲轴用非调质钢C38N2在轧制过程中,累积压下量、道次压下量和变形温度对钢中Mn S夹杂的数量、尺寸和形态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累积压下量增大,由铸坯到中间坯到轧材,纵剖面单位面积观察到的Mn S夹杂数量不断减少。累积压下量和变形温度相同情况下,道次压下量越大,Mn S长宽比越大。累积压下量和道次压下量相同情况下,变形温度越高,Mn S长宽比越小。边部Mn S夹杂数量显著大于1/2半径处,1/2半径处Mn S夹杂数量略大于心部;Mn S夹杂的长宽比基本上符合1/2半径处>心部>边部的规律。开坯轧制可显著减少纵剖面单位面积中Mn S的数量;变形温度越高,道次压下量越大,则轧制过程中的变形渗透程度越高,Mn S夹杂的数量和形态分布越均匀。
董正强蒋波张朝磊周乐育刘雅政
关键词:非调质钢MNS道次压下量变形温度
一种盾构机3m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机3m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对普通中碳合金钢42CrMo进行合金化设计,得到满足盾构机3m轴承套圈的用钢;用该钢生产的轴承套圈毛坯,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油冷到室温,再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高温回火...
刘雅政蒋波周乐育张朝磊文新理董正强
文献传递
一种大尺寸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一种大尺寸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它是由如下的元素和含量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C:0.41-0.45、Si:0.17-0.37、Mn:0.60-0.80、Cr:0.90-1.20、Mo:0.15-0.2...
刘雅政蒋波董正强周乐育张朝磊文新理
文献传递
一种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原始奥氏体晶粒的显示方法
一种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原始奥氏体晶粒的显示方法,涉及金相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42CrNiMo原始奥氏体晶粒的显示方法。对加工成规则形状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即将试样放置在已升至预设温度的厢式电阻加热炉中,...
刘雅政董正强蒋波梅珍周乐育张朝磊
文献传递
一种盾构机3m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机3m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对普通中碳合金钢42CrMo进行合金化设计,得到满足盾构机3m轴承套圈的用钢;用该钢生产的轴承套圈毛坯,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油冷到室温,再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高温回火...
刘雅政蒋波周乐育张朝磊文新理董正强
文献传递
热处理参数对40CrNiMo钢硬度和韧性的影响
本文通过热处理实验,结合光学显微镜、SEM扫描电镜观察、硬度测试及冲击功测试,研究了不同淬火和回火温度下40Cr Ni Mo钢布氏硬度和-20℃冲击功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回火温度为625℃时,随着淬火温度由800℃升高...
梅珍蒋波董正强周乐育张朝磊刘雅政
关键词: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冲击韧性
文献传递
一种大尺寸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一种大尺寸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它是由如下的元素和含量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C:0.41-0.45、Si:0.17-0.37、Mn:0.60-0.80、Cr:0.90-1.20、Mo:0.15-0....
刘雅政蒋波董正强周乐育张朝磊文新理
文献传递
轴承套圈用钢42CrMo的热变形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热模拟实验与组织观察,研究了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42CrMo在热变形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以及锻造镦粗过程道次压下量对组织精细化与均匀化的影响。结合动态再结晶规律,对锻造镦粗过程中的不同压下规程下的组织进行预测,得到在实验条件下:当单道次变形量为1 mm和2 mm时,变形过程中未发生动态再结晶而发生静态再结晶时,晶粒细化不明显,道次压下量越大,变形组织越细小;当单道次变形量为4 mm和8 mm时发生动态再结晶后,变形组织明显细小,但由于处于部分再结晶区,组织存在混晶现象。实验结果有效地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使镦粗过程发生动态再结晶以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在单道次变形量为40%条件下,应提高镦粗锻造温度到1100℃以上;在镦粗锻造温度为1050℃条件下,应加大单道次变形量到52.7%以上。
蒋波董正强霍朝霞周乐育张朝磊刘雅政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热变形工艺
回火温度和Ni对盾构机用大尺寸轴承套圈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本文利用冲击实验、硬度测试实验、FESEM扫描电镜以及TEM透射电镜,研究了回火温度和合金元素Ni对新开发的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调质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不变,回火温度从500℃升高到650℃,冲击韧性...
蒋波董正强周乐育张朝磊刘雅政
关键词:回火温度调质钢碳化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