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艳如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压裂
  • 2篇滤失
  • 2篇粉砂
  • 2篇层压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裂
  • 1篇端部脱砂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藏
  • 1篇压裂防砂
  • 1篇压裂液
  • 1篇压裂液滤失
  • 1篇油藏
  • 1篇三维模型
  • 1篇砂砾
  • 1篇砂砾岩
  • 1篇砂砾岩储层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分布
  • 1篇剩余油分布研...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大港油田

作者

  • 6篇岳艳如
  • 3篇曲占庆
  • 2篇曲冠政
  • 1篇赵永利
  • 1篇罗明良
  • 1篇庞群利
  • 1篇赵方坤
  • 1篇温庆志
  • 1篇黄德胜
  • 1篇路辉
  • 1篇祝晓华
  • 1篇张伟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石化物资...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端部脱砂工艺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13年
压裂充填防砂技术是针对中高渗油藏开发中因地层出砂导致油井减产或停产的现象而研究的一种新型增产措施,具有防砂和增产的双重作用。为了产生短而宽的充填裂缝,运用端部脱砂技术,对砾石类型、施工排量、施工泵压、作业时间、砾石用量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分析了缝长和压裂液黏度等对施工过程的影响。结合现场实例,运用相关理论模型设计了施工方案,编制了端部脱砂优化设计软件。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可靠、计算结果准确,对提高压裂防砂的成功率具有指导意义。
曲冠政曲占庆祝晓华岳艳如黄德胜张伟
关键词:压裂防砂端部脱砂疏松砂岩参数优化
砂砾岩储层压裂控缝高技术研究
砂砾岩储层以砾岩、砂砾岩和含砂砾岩为主,分选和连通性较差,孔喉分布极不均匀,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自然产能低,往往需要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气。砂砾岩地层压裂时容易产生扭曲裂缝,造成裂缝内摩阻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裂缝的类...
岳艳如
关键词:砂砾岩储层压裂液滤失粉砂转向剂
文献传递
裂缝性地层压裂降滤失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为控制压裂液向天然裂缝的滤失,通过对裂缝性油藏滤失机理的调研,进行了相关的敏感性分析,确定了采取前置液加粉砂的降滤失方法。通过优化前置液体积、粉砂加量、砂浓度、粉砂粒径、施工排量和压裂液黏度,优选出最佳参数以达到降滤失的效果。以ST70井为例对油藏的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对比加砂前后的滤失量和滤失速度。结果表明,加砂后滤失量和滤失速度明显降低,验证了粉砂降滤失的效果。这对于提高裂缝性油藏压裂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曲占庆岳艳如罗明良温庆志路辉
关键词:滤失粉砂加砂压裂
注聚区动态调整跟踪研究
2014年
胜坨油田三采项目逐渐增多,加强化学驱动态管理,促进三采增油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注聚驱单元管理不同于水驱单元,仅仅掌握各类动态监测资料并不能满足于注聚驱动态分析的需要。通过利用建模数模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通过首先选择一个典型的注聚区,开展了建模数模的研究并应用到日常管理中。该单元2012年11月投入注聚开发,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注聚单元的动态管理及指导调整措施的实施,2013年通过数模建模的研究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分析可以有效的掌握剩余油分布变化、压力变化、分层注入状况、注聚段塞形成情况以及注聚流线分布情况,并且能够直观的判断层间及平面的均衡状况,从而针对影响注聚效果的各项因素实施针对性调整,促使油井聚驱见效。
岳艳如赵方坤赵永利庞群利
关键词: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三维模型
压裂施工曲线诊断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水力压裂施工曲线分析是评价压裂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小型压裂施工曲线的分析,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地层参数,为大型压裂的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采用施工曲线分析的方法,对转换后的施工曲线进行分析,判断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延伸情况,指导压裂施工。应用施工曲线诊断软件,对一口井压裂施工各个阶段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诊断可靠,保证了压裂施工各阶段的顺利进行。
曲冠政曲占庆岳艳如
关键词:压裂
高含水期断块油藏井组注采关系优化策略
2019年
复杂断块油田由于断层的影响,造成砂体连通性差。复油田开发的后期,由于地应力不均和开采时间长,造成井组井况损坏严重,加剧了注采矛盾,影响了注采效果。油田已整体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由于油藏受“三高”(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的限制,以水井为中心的井组层间精细注采调整,将成为挖掘剩余油重要手段。
岳艳如
关键词: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