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平

作品数:65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篇DAAM
  • 9篇丙烯
  • 8篇AM
  • 7篇丙烯酰胺
  • 6篇滤失
  • 6篇聚丙烯
  • 6篇抗盐
  • 5篇四元共聚物
  • 5篇驱油
  • 5篇钻井
  • 5篇钻井液
  • 5篇聚丙烯酰胺
  • 5篇降滤失
  • 4篇离子
  • 4篇化工
  • 4篇共聚
  • 4篇共聚物
  • 4篇NVP
  • 3篇双丙酮丙烯酰...
  • 3篇黏度

机构

  • 58篇承德石油高等...
  • 4篇吉林大学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河北钢铁集团...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巴音郭楞职业...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河钢股份有限...

作者

  • 60篇张玉平
  • 6篇王金树
  • 5篇叶彦春
  • 5篇周芳芳
  • 5篇曹孟菁
  • 4篇关荐伊
  • 4篇苏花卫
  • 4篇鲍方
  • 3篇高树峰
  • 3篇董双波
  • 3篇张红静
  • 3篇闫方平
  • 3篇郭燕文
  • 3篇周芳芳
  • 3篇郭成伟
  • 2篇单秀华
  • 2篇高树峰
  • 2篇张军良
  • 2篇王福魁
  • 2篇韩光明

传媒

  • 7篇化学世界
  • 6篇承德石油高等...
  • 5篇冶金管理
  • 4篇石化技术
  • 4篇化工设计通讯
  • 3篇化工管理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3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石油化工
  • 2篇好家长
  • 2篇化工技术与开...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冶金分析
  • 1篇精细化工
  • 1篇云南化工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19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温抗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张玉平高树峰董双波叶彦春张红静鲍方孙树海李东晖
主要技术内容:以廉价且无毒的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丙烯酰胺(AM)和环境友好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原料,按正交实验法,探索出最佳聚合工艺条件,合成了AM-DAAM-NVP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F...
关键词: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
PDAAM/PU同步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IPN),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用于PU胶粘剂的改性。研究了组分比、引发剂用量、固化参数对PDAAM/PU IPN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AAM可以提高PU的力学性能。当DAAM的质量分数在40%时,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都达到最大值。
叶彦春谭惠民张玉平
关键词:双丙酮丙烯酰胺互穿网络聚合物聚氨酯力学性能
P(AM-DAAM-NVP)三元共聚物的耐温抗盐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以丙烯酰胺(AM)、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三元共聚物P(AM-DAAM-NVP),表征了其红外光谱特征;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能和其溶液的特性黏数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当m(AM)∶m(DAAM)∶m(NVP)=7.5∶2.0∶1.5,w(引发剂)=0.4%,聚合反应温度60℃时,得到的三元共聚物的半分解温度(T1/2)为390℃,比聚丙烯酰胺提高了14.3%;它在350℃时的失重速率(K350)为1.0%/m in,较聚丙烯酰胺的K350(1.43%/m in)下降了30.1%,耐热抗盐性能优于聚丙烯酰胺(PAM);该三元共聚物黏度保留值(B.R)均大于0.75,最大可达0.97,远大于相同条件下的聚丙烯酰胺黏度保留值(最大为0.55)。
张玉平叶彦春郭燕文张军良
关键词:特性黏数
氮化钒铁与钒铝合金的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张玉平高树峰宋晓军武挺王金梅鲍方张海岩李彩云刘静彭占如闫方平
该项目研究了氮化钒铁和钒铝合金两种新型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筛选熔样方法、优化仪器工作条件、消除干扰实验等,确定了氮化钒铁中钒、铁、氮等成分和钒铝合金中钒、铝、硅等成分的检测方法。在国内首次提出一次沉淀分离钒、铁,直接...
关键词: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氮化钒铁中碳和硫被引量:3
2016年
对于含氮量较高的氮化钒铁而言,其熔点高达1 450-1 650℃,给测定碳和硫的含量带来难题。利用钒铁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钒铁标准物质进行校准验证,设定分析时间为50s,以0.4g纯铁和1.4g钨粒为助熔剂进行助熔,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氮化钒铁中碳和硫的分析方法。方法中碳和硫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 1%和0.001 3%,方法测定下限分别为0.003 5%和0.004 2%。由于缺乏氮化钒铁标准物质,取一定量的钒铁标准物质,分别与氮化硅铁标准物质混合,参照FeV45N10、FeV55N11氮化钒铁的成分配比配制氮化钒铁合成样品1#和2#,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测定,所得测定值和理论值基本一致。实验方法测定氮化钒铁样品中碳含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在1.2%-3.0%之间,硫在2.2%-4.2%之间。
张玉平高树峰宋晓军张海岩李彩云
关键词:红外吸收法
AM/DAAM/NVP/AMPS共聚物的降滤失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用自制的AM/DAAM/NVP/AMPS四元共聚物与钻井液常用的FA367和CMC滤失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四元共聚物在淡水、盐水、人工模拟海水三种基浆中的滤失量均小于FA367和低黏CMC在三种基浆的滤失量,且四元共聚物在三种基浆的滤失量均在9ml左右,符合SY/T5621-93的API滤失量标准。
张玉平
AM/DAAM/NVP/DMDAAC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选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改性单体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对聚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比为m(AM):m(DAAM):m(NVP):m(DMDAAC)=6.7:0.8:1.5:1,反应温度45℃,引发剂用量0.3%,反应时间3h。
张玉平
关键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4-碘-2,3,5,6-四氟-甲基苯与3-甲基吡啶、呋喃及丁酮间卤键作用的理论研究
2019年
在B3LYP/6-311++G**-PP水平上理论计算了三种以卤键结合的组装体,即4-碘-2,3,5,6-四氟-甲氧基苯(PIP)与3-甲基吡啶(MPY)、呋喃(THF)及丁酮(MEK)间卤键结合体的键强度和性质。结果表明,复合物相互作用能从这些PIP…MPY到PIP…MEK逐渐减小,且结构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电荷密度拓扑分析表明,C-I…N(O)属于闭壳层相互作用,键关键点处电荷电荷密度变化与相互作用能趋势一致。自然键轨道理论(NBO)表明,电荷密度从N(O)孤对电子轨道转移到C-Iσ*反键轨道。
周芳芳王金树张玉平王清河单秀华
关键词:相互作用能自然键轨道
氮化钒铁中硅含量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研究
2019年
采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氮化钒铁中的硅含量,研究了氮化钒铁溶样方法,通过溶样效果,选择确定溶样酸。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广泛运用于氮化钒铁中硅的检测。
张玉平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氮化钒铁中铁、钒、硅的含量被引量:4
2014年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氮化钒铁中铁、钒和硅的含量。样品需研磨过孔径为0.074mm的样筛(即200号筛),用淀粉或甲基纤维素为粘合剂,将样品细粉压制成样片,样片厚度在3~5mm间。试验表明:上法制得的样片所得荧光强度稳定,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符合要求。铁、钒、硅3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依次为0.27%,0.23%,1.51%。经验证,本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化学法测定结果相符。用基体匹配法制作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高树峰张海岩张玉平李彦辉宋晓军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