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电压
  • 1篇电压测量
  • 1篇电源
  • 1篇心肺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直视
  • 1篇心脏直视术
  • 1篇心脏直视术后
  • 1篇直视
  • 1篇直视术
  • 1篇直视术后
  • 1篇置换术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基因多态...
  • 1篇术后肺部感染
  • 1篇术后感染
  • 1篇术后患者
  • 1篇人工心肺机
  • 1篇重症

机构

  • 3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3篇彭冉
  • 2篇周家旺
  • 2篇胡振东
  • 1篇吕勇
  • 1篇王鹏
  • 1篇郑月月
  • 1篇薛亦白
  • 1篇马玲波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重症瓣膜病术后肺部感染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
2023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重症瓣膜病术后肺部感染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症瓣膜病患者82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后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6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根据术后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69例和死亡组13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VDR基因Fok1、TaqI和BsmI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8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9株,以革兰阴性菌株为主(75.28%,67/89)。VDR基因Fokl基因型(TT/TC/CC)和等位基因(T、C)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aqI基因型(CC/CT/TT)和等位基因(C、T)频率,BsmI基因型(GG/GA/AA)和等位基因(G、A)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8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VDR基因Fokl、TaqI和BsmI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术后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VDR基因Fokl基因多态性与重症瓣膜病术后肺部感染易感性密切相关,携带C等位基因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VDR基因Fok1、TaqI和Bsm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术后临床转归无明显关系。
周家旺彭冉胡振东郑月月王奇王鹏
关键词:重症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术后感染肺部感染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一种人工心肺机后备电源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心肺机后备电源箱,包括机箱本体,本体表面镶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外接端子孔、LED显示模块和单片机模块,本体顶部安装伸缩把手,本体内部设置电压测量模块和4块相互串接的12V直流蓄电池,各蓄电池的...
彭冉
心脏直视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心脏直视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心脏直视术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率及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7.33%,其中切口浅表感染11例、切口深部感染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纵膈感染1例,分别占50.00%、27.27%、18.18%、4.55%;22例感染患者局部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14株为主,占63.64%;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术后ICU住院时间>2d、有外物置入时为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有外物置入是与心脏直视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直视术后感染主要以手术部位切口浅部感染为主,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吕勇胡振东马玲波薛亦白周家旺彭冉
关键词:心脏直视术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