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虎强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数据体
  • 4篇测井
  • 3篇地震数据
  • 3篇地质
  • 3篇储层
  • 2篇地震记录
  • 2篇地震解释
  • 2篇地震属性
  • 2篇地震数据体
  • 2篇油藏
  • 2篇油藏地质
  • 2篇滤波
  • 2篇门槛
  • 2篇合成地震
  • 2篇合成地震记录
  • 2篇测井资料
  • 2篇储层特征
  • 2篇储层预测
  • 1篇地震
  • 1篇地震资料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集团...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作者

  • 9篇党虎强
  • 4篇李建雄
  • 2篇王学军
  • 1篇孙增玖
  • 1篇常德双
  • 1篇冯许魁
  • 1篇潘良云
  • 1篇沈亚
  • 1篇庞彦明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6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断层多边形约束的断距平面表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断层多边形约束的断距平面表征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获得地震数据深度域解释层位和解释断层;S2.获得该解释层位断层多边形和线方向断层要素表;S3.计算断层要素表中解释断层上下盘两个断点中间...
胡晓丹党虎强王硕姜艳争张敏李超
一种井震匹配解释性目标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震匹配解释性目标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进行基础数据准备:首先解释目的层的顶底层位,以目的层为中心沿层选取时窗,分析该时窗内数据体的有效频带,在有效频带基础上选取常相位子波;然后利用常相位子波及优选的...
谷跃民李建雄党虎强王学军
文献传递
一种井震匹配解释性目标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震匹配解释性目标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进行基础数据准备:首先解释目的层的顶底层位,以目的层为中心沿层选取时窗,分析该时窗内数据体的有效频带,在有效频带基础上选取常相位子波;然后利用常相位子波及优选的...
谷跃民李建雄党虎强王学军
文献传递
基于地震属性优选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属性优选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测井取各井点处的多个地震属性值和储层特征值;根据多个地震属性值和储层特征值,逐井点计算任一地震属性的相关斜率值;将各井点处任一地震属性...
李凯党虎强 马子涵 胡少华 邹振
基于地震属性优选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属性优选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测井取各井点处的多个地震属性值和储层特征值;根据多个地震属性值和储层特征值,逐井点计算任一地震属性的相关斜率值;将各井点处任一地震属性...
李凯党虎强 马子涵 胡少华 邹振
文献传递
一种钻测井资料深度匹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测井资料深度匹配方法及系统。所述钻测井资料深度匹配系统包括:曲线化处理模块,伪三维地震解释工区创建模块,伪地震解释层位生成模块,建模模块,深度匹配因子数据体生成模块,数据体匹配模块,测井曲线转换模块。本...
党虎强谷跃民李建雄
文献传递
一种水平井钻井轨迹导向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钻井轨迹导向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储层的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的分析处理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储层中水平井段中地质突变的预测区域;当所述水平井段中的钻井钻头到达所述预测区域时,根据获取的随钻地质资...
孙增玖党虎强王小善张延庆张军勇
文献传递
一种钻测井资料深度匹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测井资料深度匹配方法及系统。所述钻测井资料深度匹配系统包括:曲线化处理模块,伪三维地震解释工区创建模块,伪地震解释层位生成模块,建模模块,深度匹配因子数据体生成模块,数据体匹配模块,测井曲线转换模块。本...
党虎强谷跃民李建雄
文献传递
“构造脊”控藏模式及勘探实例被引量:5
2022年
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普遍发育低幅度、线性分布的正向构造,依附于断裂、斜坡和大背斜翼部发育。这种正向构造整体不能自成圈闭但对油气分布有着强烈的控制作用,是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构造特征分析将其归为构造脊,并细分为断背脊、鼻状脊和断块脊3种类型,确定了构造脊的脊线、长度、幅度、宽度、面积5个几何要素,丰富了构造脊的内涵。通过研究构造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构造脊控藏理论,指出构造脊是油气输导的优势通道,建立了构造脊与薄储层、窄河道配置的油气成藏模式。通过在松辽盆地杏西—哈尔温地区和江桥地区中—浅层油气勘探中应用构造脊地震识别技术,发现并落实了一批构造脊勘探目标,多口井获得高产油流,拓展了油气勘探领域,支撑了大庆油田在中—浅层油气勘探中取得显著成效。
冯许魁何文渊胡少华常德双党虎强庞彦明周赏李凯柯钦沈亚郭波安鹏刘剑伦刘冬民潘良云
关键词:松辽盆地成藏模式复合圈闭勘探目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