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荣华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仁寿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通气
  • 2篇抢救
  • 2篇综合征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机械通气
  • 2篇机械通气抢救
  • 2篇急性呼吸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症
  • 1篇血糖
  • 1篇医院获得性
  • 1篇医院获得性肺...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正压通气

机构

  • 7篇仁寿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熊荣华
  • 6篇彭艳
  • 5篇王俊英
  • 2篇周叶萍
  • 2篇文刚
  • 1篇谯明
  • 1篇张芳
  • 1篇张立波
  • 1篇彭雪刚
  • 1篇汤国良
  • 1篇王莉

传媒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四川医学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临床观察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
作者于2004在某医院ICU进修期间,抢救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本文将抢救过程和效果作了报告。
熊荣华彭艳
关键词: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过程
文献传递
肺癌肺外表现低血糖症一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65岁,于2002年5月20日晨5点急诊入院。前半小时发生低血糖,家人发现患者昏迷不醒、大汗淋漓,无呕吐,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既往体健,无多饮、多食、消瘦,无咳嗽、咯血。入院查体:血压84/52m...
周叶萍张立波彭艳熊荣华王俊英
CRRT早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早期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3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CRRT治疗,13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h、12h、24h、48h、72h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气分析,乳酸,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治疗72h后2组治疗效果APACHEI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6h、12h、24h、48h、72h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乳酸和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治疗组患者APACHEII评分(17.0±5.6 vs 12.8±3.5,P<0.05)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变化并不显著。结论早期治疗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各脏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艳文刚王俊英谯明张芳彭雪刚熊荣华
关键词:连续肾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对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探讨
肺部感染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者之一,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更高,也是易致死的获得性感染。现将我科对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采用阶梯疗法(stepdowntherapy)与经验疗法相对比的治疗,取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彭艳熊荣华王俊英周叶萍
文献传递
38例高血压脑出血开窗手术治疗体会
2005年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病。国内外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较多。疗效不一。笔者2001年~2004年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开窗手术治疗。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熊荣华汤国良王俊英王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窗手术疗效观察
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行保护性肺通气的临床经验 ,以提高ARDS治疗效果。方法 对 32例ARDS患者采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 (SIMV +PSV)或间隙正压通气 (IPPV) +呼吸末气道正压 (PEEP) ,应用较低潮气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吸入氧浓度 (FiO2 ) 4 0 %~ 6 0 %、PEEP≤ 15cmH2 O。进行机械通气前、后 30分钟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 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4例存活 (75 % ) ,8例死亡 (2 5 % )。结论 造成AR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并发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 ,早期控制原发病是治疗ARDS关键。
熊荣华彭艳
关键词:ARDS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EP存活正压通气
经皮扩张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ICU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分成PDT组及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操作时间(8±3.1)分钟与OT组(23.7±11.3)分钟比较,P<0.01,OT组发生操作相关性并发症13例,PDT组2例。结论PDT可单人操作,较OT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
彭艳李书铭熊荣华王俊英文刚卢孝莉方琼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