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艳
- 作品数:31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职院校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整合的思考——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
- 2013年
- 文章针对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对家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一些思考,主张加强对校内资源、校际资源以及学校与行业资源进行整合,以期促进家具专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
- 郭颖艳杨凌云
- 关键词:家具设计教学资源整合校内资源现代家具家具制图实木家具
- 认知学徒制的本土化改造与运用
- 2017年
- 认知学徒制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柯林斯和布朗等提出的教学模式,它主要针对教学过程,强调认知技能和认识过程的结合。基于认知学徒制理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应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示范,学生观摩分析;第二阶段,创设情境,指导解决问题;第三阶段,学生学习共同体自主探究。
- 郭颖艳
- 关键词:高职认知学徒制
- 基于岗位情景的《居住空间家具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被引量:3
- 2015年
-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本文以居住空间家具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基于职业岗位情景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该课程根据家具设计师职业岗位需求,以居住空间家具设计任务为主线,以7个学习情景展开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教室、固定老师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的形式组织教学,并形成了学生、教师、企业专家三方互动的教学方式。本课程创设的基于职业岗位的体验式学习情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具体的任务实施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 郭颖艳
- 关键词:教学设计
- 基于凉山彝族装饰符号的现代家具创新设计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以凉山彝族地域文化为背景,提取出了彝族传统色彩符号、装饰纹样符号及传统建筑与家具的形态特点,并分析了基于凉山彝族地区的传统装饰符号产生的原因;以此作为设计的切入点,提出了将这些富有民族文化的特征和审美意象的色彩符号、装饰纹样及装饰形态与现代家具创新设计结合的思路,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将本民族的传统装饰符号应用于现代家具创新设计上,一方面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呼吁当代设计师在进行民族家具创新设计时应结合本土文化,这是当代家具发展的趋势。
- 郭颖艳杨凌云
- 关键词:凉山彝族装饰符号民族家具
- 茶几椅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茶几椅。;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供人乘坐和放置杯子等其他物品的椅几。;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5.立体图2中A处为内置台灯...
- 郭颖艳杨钧琳张林
- 椅子(1)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椅子(1)。;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供人休息时使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和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杨正雪郭颖艳张林
- 一种多功能椅子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椅子,包括第一椅子本体和第二椅子本体,第一椅子本体包括第一扶手、第一椅座和第一椅背,所述第二椅子本体包括第二扶手、第二椅座和第二椅背,所述第一椅座的左右两侧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T形凹槽,所述第二椅...
- 郭颖艳陈诗琪
- 文献传递
- 椅子(4)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椅子(4)。;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供人休息时使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和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彭鹏郭颖艳
- 文献传递
- 凳子(pink)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凳子(pink)。;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供人休息的凳子。;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李璐郭颖艳何柳
- 文献传递
- 数字化技术在川西传统木作传承创新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8年
-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完整、准确地获得传统器物的三维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器物进行仿制和改良设计,实现对传统器物的保护与开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笔者以川西传统木作的数字化保护为研究背景,探索了将三维扫描技术、软件编辑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应用于对传统木作的三维数据采集、建模到产品仿制与改良设计的组合方案,分析了对川西传统木作实施数字化保护的可用方法和实施步骤,最后以传统木质笔筒的数字化研究为例进行了实践。
- 郭颖艳杨凌云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