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琼
- 作品数:2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新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嬗变被引量:2
- 2011年
- 农地制度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要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经历了先农民私有、后集体公有的变迁历程。根据农地产权性质、生产组织方式和收益分配方式,把农地制度变迁轨迹划分为私有私营、私有公营、公有公营和公有私营四个阶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结合农地制度改革的实践,系统考察我国当代农地制度的历史演变,为推进农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 陈淑琼刘霞
-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地制度集体所有制
- 土地流转视角下的农民主体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土地流转是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民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主体性对于保障农民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农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制度性壁垒、农民组织化薄弱的原因,农民主体性不高。必须从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四个方面入手重塑农民主体性,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 陈淑琼
-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主体性农民权益
- 《实践论》《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逻辑关系
- 2012年
- 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的哲学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实践论》《矛盾论》从认识论和辩证法上为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作了哲学的论证,是沟通欧洲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之间的理论桥梁。
- 刘娟陈淑琼
- 关键词:《实践论》《矛盾论》
-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从风险的角度而言,中国转型期的农民工就业风险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农民工就业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社会转型期的制度转轨导致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缺失;高密度的农民工就业风险,可能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二次失业浪潮;随着中国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农民工就业群体内部呈现代际分化。
- 刘娟陈淑琼
- 关键词:风险社会农民工就业风险
- 《道德原则研究》与休谟仁爱思想被引量:5
- 2010年
- 《道德原则研究》是休谟《人性论》第三卷"论道德"的改写,是休谟对道德问题论述更为成熟和稳健的伦理思想作品,其间无不渗透着仁学思想的光辉。休谟对"仁爱"产生的根源的探讨,对"仁爱"道德价值的肯定,对"仁爱"基础上"正义"的追诉,形成了休谟独有的资产阶级仁爱思想。
- 刘霞陈淑琼
- 关键词:休谟仁爱正义
-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医患关系重构
- 2009年
-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的形成与体制、文化、舆论和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改善医患关系,必须优化社会环境、完善制度设计、改善医患沟通,通过各方努力,重构医患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 陈淑琼
- 关键词:医患关系和谐社会卫生管理
- 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影响
- 2009年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它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场新的经济革命,而且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阐述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理性分析,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对策。
- 陈淑琼
-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市场经济
-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小企业演进的推动作用
- 2008年
- 转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演进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了中小企业成员的价值取向,企业成员意识形态的变化对中国中小企业家族特征造成消减,推动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经济增长和演进能力的提高。
- 姜海龙李文珍陈淑琼
-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小企业演进
- 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逻辑路径被引量:2
- 2017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承包经营制。其间的变化变迁,既有执政党政策的鲜明导向,亦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逻辑性结果。这包括了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逻辑、国家意识形态和农民认知的互动逻辑、渐进式制度变迁逻辑,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博弈逻辑。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进程为背景,讨论农地制度改革的曲折历程及其发展影响。
- 陈淑琼
- 关键词:农地制度逻辑路径历史影响
- 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濒临崩溃的边缘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场新的经济革命,而且对人们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阐述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引导人们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 陈淑琼
-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