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裂隙样变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伴裂隙样变(IVC)应用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OVCFs患者101例,33例伴IVC患者为A组,68例不伴IVC为B组。两组均应用体位复位联合PVP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术中骨水泥渗漏率为15.15%,与B组的10.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高度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组椎体前缘高度改善幅度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治疗OVCFs伴IVC安全可靠,疗效显著,裂隙样变并不影响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
- 吴伟钟喜红曾文汪琳休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体位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 一种骨折空心钉辅助定位器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折空心钉辅助定位器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临床上治疗后踝骨折的患者时需要对骨折区域进行固定,当前常用的固定方式包括切开复位空心螺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下钉时通常需要徒手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精度低稳定性差且手术...
- 吴伟
- DR、MSCT检查对120例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成人患者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比较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对120例成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DR检查和MS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DR及MS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准确率及对骨折分析的准确率。结果经DR检查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准确率为81.67%;MS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7.50%,明显高于DR检查(P<0.05);经DR检查确诊的98例患者中骨折分型正确诊断共73例,其分型准确率为74.49%;经MSCT检查确诊的117例患者中骨折分型正确诊断共114例,其分型准确率为97.44%,明显高于DR检查(P<0.05)。结论DR和MS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影像学特点,但MSCT检查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及分型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DR检查。
- 吴伟
- 关键词:DR多层螺旋CT
- 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治疗的临床疗效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7年我院收录的60~85岁的20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处理,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定期测量患者术后椎体恢复高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术后恢复程度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使用推广。
- 汪琳休吴伟曾文钟喜红
-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PVP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 2010年
-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 Hook Plate,CHP)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CHP治疗29例Ⅲ°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将钢板钩插入肩峰下关节囊外,复位后钢板置于锁骨上,螺钉固定,修补肩锁关节囊及肩锁韧带,褥式缝合喙锁韧带。结果:26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参照Karlsson疗效判定标准,优19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2.31%。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操作简单,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关节功能恢复快,同时有并发症少等优点。
- 吴伟钟喜红张蕾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
- 一种骨折空心钉辅助定位器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折空心钉辅助定位器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临床上治疗后踝骨折的患者时需要对骨折区域进行固定,当前常用的固定方式包括切开复位空心螺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下钉时通常需要徒手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精度低稳定性差且手术...
- 吴伟
- 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17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所有患者均行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片70 mg,口服,每周1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个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骨代谢指标[血磷(P)、血钙(Ca)、骨钙素(OST)、骨型碱性磷酸酶(BAP)],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含量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骨代谢指标,OPG、RANKL含量,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1、3、6个月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OST、BAP含量,治疗1、3、6、12个月后OPG、RANKL含量和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治疗3、6、12个月后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a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OST、BAP含量,OPG、RANKL含量,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明显缓解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改善细胞因子、骨代谢指标,并抑制相关通路的表达,且安全性较好。
- 吴伟赵鑫刘代忠
-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细胞因子骨代谢
- 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7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9~24个月,术后腰椎JOA评分22~29分,平均26分,治疗后评分改善优良率达86.7%。Denis腰痛分级评分:P1 36例(46%),P2 24例(30%),P3 19例(24%)。结论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满意。
- 张蕾吴伟程劲肖国庆钟喜红
- 关键词:椎间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
- 前路混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对3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6例合并颈椎不稳,行颈前路混合减压(即椎体次全切除+邻近间隙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JOA评分;观察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4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完整随访。症状均明显缓解和消失,JOA评分由术前6~10分(平均8.2分)恢复至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13~16分(平均1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1例患者出现钛网下沉。结论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即刻重建颈椎稳定性,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无传统术式取自体髂骨块植骨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 吴伟钟喜红曾文官蓉威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内固定
- 一种定位器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器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固定杆、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以及定位件,其中,固定杆用于穿过根骨;第一杆件用于沿固定杆做往复运动,第一杆件与固定杆滑动连接;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分体且固定,第二杆件的轴线...
- 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