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超

作品数:52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网络
  • 9篇教学
  • 7篇计算机
  • 6篇教育
  • 6篇互联
  • 5篇大学生
  • 5篇社交
  • 5篇社交网
  • 5篇社交网络
  • 5篇互联网
  • 4篇卷积
  • 4篇课程
  • 4篇高校
  • 3篇信息传播
  • 3篇学位
  • 3篇再生数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专业学位
  • 3篇文化

机构

  • 44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44篇刘超
  • 36篇刘小洋
  • 30篇黄贤英
  • 14篇刘万平
  • 12篇杨宏雨
  • 8篇曹琼
  • 7篇张宜浩
  • 5篇张光建
  • 1篇卢玲

传媒

  • 15篇福建电脑
  • 4篇计算机应用研...
  • 4篇科教导刊
  • 3篇计算机应用
  • 2篇工业控制计算...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进展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中文信息学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科技资讯
  • 1篇数字技术与应...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计算机科学与...
  • 1篇科技传播
  • 1篇中国科学:信...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联网垃圾信息的防治策略研究
2019年
垃圾信息的肆意传播是当前互联网面临主要威胁之一,严重影响互联网的安全与网络用户的体验感。本文在前期建立的垃圾信息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若干垃圾信息的防治策略,为当前垃圾信息的防范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刘超刘小洋黄贤英杨宏雨曹琼
关键词:垃圾信息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有效分类传播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在事件描述中没有对其利害分类、等待时间概率下降意义模糊,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时变信息有效分类传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事件分类的E-C模型.首先利用动力学的网络传播模型、传播用户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与用户行为之间的联系,其次结合任务优先级、等待时间与概率发生函数的非线性时变关系分析了在线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最后引入N指数函数建立E-C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传播过程中等待时间概率图遵循幂律分布,改进后的模型对有利事件与传统模型作对比,在等待时间概率分布图中的效果有23.1%的提升;对于有害事件,则有21.8%的提升;理论仿真结果与真实数据的变化趋势一致,证明提出的E-C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杨林枫黄贤英刘小洋刘超刘万平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学
当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风险防范措施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尤其在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迫在眉睫。首先分析网络安全的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网络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策略与风险防控措施。
刘小洋刘超刘超刘万平张宜浩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安全教育风险防控
计算机组成原理独立实验教学探索被引量:1
2015年
计算机组成原理独立实验可加深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本文根据当前计算机组成原理独立实验教学的现状,指出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个关键性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三个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刘超刘小洋刘万平黄贤英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
基于时变阻尼运动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目前社交网络上信息传播动力学的研究成果中,未能从社会物理学层面揭示微观个体上的随机性和无序性与宏观群体上的可知性和可控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阻尼运动的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time-varying damped motion,TVDM).首先,深入分析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现象,从时间、空间、主体(行为人)、客体(信息)4个维度提取关键特征;然后,从带阻尼的简谐运动视角、内外力系合力作用视角、信息能量转化视角、时变系统与信号变换视角,揭示了社交网络上信息传播的物理学本质规则和作用机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实验验证了网络上个体行为服从统计规律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时变阻尼运动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精度为91%,构建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TVDM是合理有效的.
刘小洋何道兵刘超张宜浩
关键词:社交网络动力学时变系统
融合多角度信息和图卷积网络的社交网络节点分类模型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传统图卷积网络(GCN)存在的信息提取不完整,社交网络节点分类精确度有待提升的问题,提出融合多角度信息和图卷积网络的社交网络节点分类模型(MAIF-GCN)。利用特征向量X和邻接矩阵A,分别构造包含节点间同质信息的矩阵FA和共引信息的矩阵CoA;分别在正则化后的3个矩阵空间进行两层图卷积,得到输入特征在3种空间里的嵌入;将得到的嵌入相加,使用注意力机制,实现邻接邻居、同质最近邻、共引最近邻及三者组合的多角度信息的融合;最后通过训练获得节点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GCN变体相比,提出的MAIF-GCN模型在社交网络上分类准确率提高1%以上,证明了MAIF-GCN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息挖掘和信息融合能力。
刘超梁安婷刘小洋黄贤英
关键词:信息挖掘信息融合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2022年
对互联网视域下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利用互联网开展中国语言文化国际化传播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不足;总结了利用互联网开展中国语言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互联网视域下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策略。
刘超刘小洋
关键词:中国语言文化互联网
均匀网络上的社会情绪传播研究与仿真
2022年
针对现有的社交网络上的情绪传播模型未考虑到融合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问题,对社交网络上的情绪传播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基于经典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建立了均匀网络上的社会情绪传播仿真模型;其次,给出了该模型的微分动力学方程,同时计算了模型的平衡点以及基本再生数;最后,通过仿真模拟实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且提出了在线社交网络上引导情绪发展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策略。
刘超王桂兰
关键词:基本再生数
网络垃圾信息ILDR传播模型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网络垃圾信息传播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难以揭示垃圾信息内在传播规律的问题,基于病毒传播的建模思想,考虑不同输入率和移出率等现实因素,提出了垃圾信息的ILDR传播模型。首先,计算了平衡点和传播阈值,并给出了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其次,利用Routh-Hurwitz准则证明了无垃圾信息和垃圾信息的局部稳定性,并采用La Slle的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无垃圾信息全局稳定性,根据Bendixson判据证明了垃圾信息的全局稳定性。理论研究表明:当传播阈值小于1时,无垃圾信息平衡点全局渐进稳定;当传播阈值大于1时,垃圾信息平衡点全局渐进稳定。根据数值模拟可知:减小潜伏者到传播者的转化率,增加无知者到移出者的转化率和潜伏者到移出者的转化率,可以减小传播阈值的值;减小无知者到潜伏者的比例系数,增加传播者到移出者的转化率和系统的移出率,可以使传播者的取值减小。
蔡秀梅刘超黄贤英刘小洋杨宏雨
关键词:垃圾信息
网络负能量传播动力模型及仿真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现有研究没有考虑将网络负能量传播的影响因素细化并构建传播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的问题,提出网络负能量传播的弱免疫强免疫弱感染强感染恶意感染(WSRIE)模型。首先,考虑网络用户对网络负能量免疫能力、传播能力的差异性,将易感染状态划分为弱免疫状态和强免疫状态,将感染状态划分为弱感染状态、强感染状态以及规模保持不变的恶意传播状态;其次,根据网络负能量的感染机制,提出状态转移规律;最后,构建了面向复杂网络的网络负能量传播动力学模型。在NW小世界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上进行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样参数的情况下,NW网络的弱免疫节点密度比BA网络低9个百分点,说明具备小世界特征的网络更易受负能量的影响;BA网络中恶意节点度为200时的感染节点密度比其节点度为0时高5个百分点,说明网红意见领袖的节点度越大,受网络负能量影响的网络用户更多。
刘超黄诗雯杨宏雨曹琼刘小洋
关键词:小世界节点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