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透析患者
  • 1篇心肺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血分
  • 1篇血管瘘
  • 1篇血流
  • 1篇血流灌流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联合...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液动
  • 1篇射血分数
  • 1篇肾病
  • 1篇肾活检

机构

  • 4篇攀枝花市第二...

作者

  • 4篇王雅
  • 1篇朱斌
  • 1篇徐城林
  • 1篇苟渊
  • 1篇张新春
  • 1篇周利平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剂量呋塞米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利尿剂抵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呋塞米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85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利尿剂抵抗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及0.9%氯化钠50 mL+呋塞米160 mg静脉泵注,1次/d,连续7 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茶碱静脉泵注。治疗期间每天测量患者(早餐前)体质量、24 h尿量、血肌酐、血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心功能变化并据以判定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24 h尿量、血肌酐、血钾及LVEF均有所改善,尤以治疗组为著(P<0.05、0.01);治疗组显效4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分别为2、29、10例及75.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大剂量呋噻米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短期疗效明显,且患者耐受性好。
周利平王雅朱斌苟渊张新春章茵
关键词:呋塞米氨茶碱利尿剂抵抗左心室射血分数
316例肾组织活检病理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我市成人肾活检患者各种肾脏病理构成比例及其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对316例肾病患者肾组织病理活检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IgA肾病最多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和肥胖相关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其次为IgA肾病。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以IgA肾病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
王雅徐城林
关键词:肾活检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透析患者Hcy、hs-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以期能为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 h,每周3次,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次数同对照组,血液灌流每周1次,在血液灌流2 h后停止继续血液透析。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时的Hcy、hs-CRP、IL-6、TNF-α、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结果 Hcy、hs-CRP、IL-6、TNF-α治疗前观察组分别为(31.28±4.53)μmol/L、(12.78±8.17)mg/L、(23.54±9.46)ng/L、(90.07±32.73)ng/L,对照组分别为(32.87±4.20)μmol/L、(12.90±7.34)mg/L、(24.10±8.57)ng/L、(93.74±28.54)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cy、hs-CRP、IL-6、TNF-α分别为(18.65±3.74)μmol/L、(8.89±2.03)mg/L、(28.65±4.49)ng/L、(113.60±21.44)ng/L,对照组为(34.11±3.58)μmol/L、(17.03±5.76)mg/L、(11.48±8.65)ng/L、(72.36±12.25)ng/L,观察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Hcy、hs-CRP、IL-6、TNF-α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明显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有效促使炎症因子Hcy、hs-CRP、IL-6、TNF-α的下降,并且改善营养状况。
王雅章茵唐进攀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血流灌流炎性因子
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病的替代疗法之一,因它具有操作简单,无需机器,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等优点,对心肺功能差,适用于无法耐受血液透析和建立血管瘘及无条件行血液透析者。但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退出腹膜透析,对其退出原因分析如下:
王雅
关键词: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透析患者终末期肾病血液动力学心肺功能血管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