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键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容奇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2篇X线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扩张
  • 1篇严重急性
  • 1篇严重急性呼吸
  • 1篇严重急性呼吸...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平片
  • 1篇缺血
  • 1篇综合征
  • 1篇吸虫
  • 1篇呼吸综合征
  • 1篇黄疸
  • 1篇活性
  • 1篇急性胆道梗阻
  • 1篇急性梗阻

机构

  • 2篇容奇医院
  • 1篇顺德区容奇医...

作者

  • 3篇李金茂
  • 3篇曾红辉
  • 3篇潘壬清
  • 3篇张键
  • 3篇张浩
  • 3篇赵欣
  • 2篇李鹏
  • 2篇陈正云
  • 2篇龙健
  • 2篇张兴敏
  • 1篇李晓林
  • 1篇卢家强
  • 1篇邓周强
  • 1篇杨六成
  • 1篇陈亚利
  • 1篇崔羽
  • 1篇张燕玲
  • 1篇谢振文
  • 1篇黄锦文
  • 1篇陈绍辉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T肠壁积气征在评估肠管血运活性上的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估CT肠壁积气征对判断透壁性肠坏死或部分性肠缺血的意义。方法通过对38例临床有肠缺血表现和/或有肠缺血高危因素病例的CT征象分析,并与临床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无活性肠管组与有活性肠管组之间CT征象的差异,重点对照分析CT肠壁积气征与手术、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肠壁积气征、门脉积气征及腹腔游离气体征的发生率无活性肠管组明显高于有活性肠管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CT肠壁积气征,尤其合并有门静脉系统积气征象时,与肠壁全层透壁性坏死高度相关。单个"气泡"型肠壁积气征多为部分性肠缺血。结论在肠缺血病例中,CT肠壁气肿征并不一定提示肠壁已发生透壁性肠坏死。合并有门静脉积气及肠壁积气的病例较单纯肠壁积气的病例,发生透壁性肠坏死的可能性更大。
赵欣张浩曾红辉谢振文潘壬清李金茂邓周强张键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肠缺血
CT及ERCP对肝吸虫性急性胆道梗阻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CT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吸虫性胆道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手术证实的肝吸虫及其团块引起的急性胆道梗阻47例,其中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Oddi’s括约肌)切开术(EST)证实20例,胆总管探查术证实27例,分析其CT及ERCP特点。结果43例患者见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肝内胆管从肝门向被膜方向均匀扩张,39例轻中度肝外胆管扩张,两者扩张不成比例。41例被膜下胆管末端呈囊状或杵状扩张。38例胆囊扩大,9例胆囊内可见软组织团块影。13例见胰腺肿胀,8例见胰管扩张。20例ERCP中16例见肝外胆管轻中度扩张,18例见肝内胆管呈迂曲扩张延伸,末梢呈囊状扩张,可见肝内扩张小胆管突然中断征象,在胆管内可见泥沙样、絮状不规则充盈缺损。3例见肝囊肿与扩张胆管相通。同时20例行EST术,成功解除梗阻。结论急性梗阻性黄疸患者,CT显示肝内胆管均匀弥漫扩张,肝内胆管末端呈囊状改变,伴或不伴肝外胆管扩张,可诊断肝吸虫性梗阻。ERCP可通过抽取胆汁,找到肝吸虫或其虫卵而证实,并可通过EST术解除梗阻。
李鹏赵欣曾红辉龙健张浩张兴敏李金茂潘壬清陈正云张键梁琴珍张燕玲杨六成黄宝裕李晓林
关键词:肝吸虫梗阻性黄疸ERCP急性梗阻性黄疸CT肝外胆管扩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X线与CT特征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X线平片与CT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为SARS的X线平片与CT表现。结果 X线平片显示双肺受累12例,CT显示13例。X线平片与CT共显示双肺受累15例,受累肺叶46叶,受累肺段103个。14例病变主要表现在肺的周边部,且以下叶多见。9例病变进展迅速。结论 SARS的影像表现是肺内出现浸润性病变,分布在肺周边部,下叶多见,进展迅速。结合临床可提供诊断依据。
李鹏赵欣曾红辉龙健张浩张兴敏李金茂潘壬清陈正云张键梁琴珍杨燕陈亚利霍敏琴卢家强崔羽林伟革陈绍辉邓统生黄锦文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X线平片CTSAR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