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晓
- 作品数:1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 拉伸速率对GH2909高温拉伸测试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研究了应变速率和横梁位移速率对GH2909高温拉伸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Rm、RP0.2、A和Z都不断提高,Rm、A和Z在应变速率大于10^(-3),RP0.2在在应变速率大于10^(-5)都趋于一个稳定的值;高温拉伸试验中:测定RP0.2时应变速率选择GB/T228.2-2015中的范围1或者范围2均可;测定Rm时应变速率应选择GB/T228.2-2015中的范围3或者范围4;横梁位移速率为1 mm/min时的测试值与应变速率控制的测试值最为接近。横梁位移速率无论如何调节,都不能够实现RP0.2、Rm、A和Z这4个指标的测试值与采用应变速率控制的测试值完全匹配,因此高温拉伸应优先采用应变速率控制方式。
- 汪红晓
- 关键词:高温拉伸应变速率
- 测量系统分析简介及在实验室的应用
- 2019年
- 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量系统分析的分辨力、偏倚、线性、精确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和稳定性五个评价指标。根据多年经验讨论了实验室如何对这五个指标进行分析和控制,并重点论述了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汪红晓
- 关键词:六西格玛测量系统稳定性
- 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D低温冲击脆性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研究了化学成分、TiN夹杂、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D棒材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标准范围内C≤0.13%、Mn≥1.2%、Ti≤0.06%,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完全满足标准要求;Ti≥0.49%时,会出现大量的TiN夹杂,严重降低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加热温度≥950℃,晶粒明显变粗,低温冲击吸收能量急剧下降;在0.5℃/min~空冷的冷却速度范围内,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低温冲击吸收能量逐步增加。
- 汪红晓
- 关键词:Q345D化学成分加热温度
- 试样加工对CT344A锻制模块冲击韧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 2022年
- 本文通过CT344A冲击试验研究了宽度方向取样位置、厚度方向取样位置、缺口方向以及缺口加工方式对冲击韧性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方向取样位置对冲击韧性检测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宽度方向边缘部位冲击韧性最高,1/2宽度部位的冲击韧性次之,中间部位的冲击韧性最低;缺口开在侧面的冲击韧性检测值比缺口开在正面的高;线切割+光学曲线磨床铣刀组合加工方式的检测结果的波动小,数据的稳定性更好。
- 汪红晓
- 关键词:冲击韧性
- T8Ni冷轧调质带钢试生产讨论
- 2003年
- 本文对T8Ni冷轧带钢调质生产中的淬火油温、淬火压板、调质热处理工艺。
- 汪红晓
- 关键词:冷轧带钢调质处理
- GH2132高温持久性能检测影响因素探讨
- 2019年
- 本文研究了试验温度、保温时间、电偶位置、过冲温度、试验中断时间对GH2132持久蠕变断裂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结合GB/T2039-2012提出了各个试验参数的控制范围。通过试验参数的精确控制,将检测数据的误差控制在了±10%以内。
- 汪红晓
- 关键词:高温持久保温时间
- 试样加工方式对超高强度钢300M室温拉伸检测结果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了四种不同的试样加工方式对300M超高强度钢室温拉伸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坯车成M12×Φ6.0半成品试样,然后热处理,最后磨削加工成Φ5.0的成品试样,其室温拉伸强度指标最低、塑性指标最高,能最大程度地表征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应选用该加工方式制作300M超高强度钢的室温拉伸测试试样,其他三种加工方式强度指标偏高,均不能准确表征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
- 汪红晓
- 关键词:室温拉伸
- 一种硅钙合金或硅铁合金中硅含量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钙合金或硅铁合金中硅含量的检测方法,其具体为:将硅钙合金和硅铁合金中的一种、无水碳酸钠和第一过氧化钠混合,再在得到的混合物表面覆盖第二过氧化钠,升温至熔融,再加入盐酸酸化,水稀释后得到母液;将所述母液采...
- 杨道兴汪红晓
- 一种合金中硼含量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金中硼含量的检测方法,其以混合酸溶解试料,移取试液干燥,在硫酸‑冰乙酸介质中,硼与姜黄素反应,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用草酸络合共存金属离子,用含乙醇的乙酸铵溶液酸化,用(1+1)乙醇溶液稀释定容,在分光...
- 杨道兴汪红晓
- 一种钢中钼含量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中钼含量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将钢试样与酸液混合,反应至钢试样分解,再加入水和硫酸亚铁铵溶液,加热冷却后稀释,得到母液;B)将母液平均分成第一份和第二份;在所述第一份中加入磷酸水溶液,再用水稀...
- 杨道兴汪红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