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琳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性状
  • 3篇重组自交系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小麦
  • 2篇重组自交系群...
  • 2篇QTL
  • 2篇QTL定位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位点
  • 1篇水培
  • 1篇水培条件
  • 1篇穗部
  • 1篇穗部性状
  • 1篇千粒重
  • 1篇籽粒
  • 1篇籽粒性状
  • 1篇位点
  • 1篇粒重
  • 1篇苗期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国农村技术...

作者

  • 3篇陈永兴
  • 3篇吴秋红
  • 3篇刘志勇
  • 3篇周升辉
  • 3篇傅琳
  • 2篇王振忠
  • 2篇韩俊
  • 2篇张德云
  • 2篇陈娇娇
  • 2篇王国鑫
  • 1篇梁荣奇
  • 1篇尤明山
  • 1篇张艳
  • 1篇王立新
  • 1篇肖尧
  • 1篇王丽丽
  • 1篇于美华
  • 1篇王令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麦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在正常和盐胁迫水培条件下苗期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7
2016年
小麦苗期性状能够指示品种的耐盐性。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品系北农6号衍生的230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利用2013年3个不同时间的水培试验数据和已经构建的SSR和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对正常和盐胁迫条件下根数和最长根长等7个苗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利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ICIM)共检测到69个加性效应QTL(LOD≥2.5),分布于除1A染色体外的所有2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70%~19.00%。有46个QTL的增效效应来自于燕大1817,有23个QTL的增效效应来自于北农6号。有12个QTL能够在3个或3个以上的环境中被检测到,在燕大1817中定位到稳定的多分蘖主效QTL QTn.cau-7BS.1和盐胁迫条件下特异表达的根数QTL QRn.cau-2A,解析了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的繁茂性和抗逆性遗传基础,为解析小麦品种耐盐遗传机制和耐盐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重要信息。
周升辉吴秋红谢菁忠陈娇娇陈永兴傅琳王国鑫于美华王振忠张德云王令王丽丽张艳梁荣奇韩俊刘志勇
关键词:小麦重组自交系苗期数量性状位点
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7
2015年
小麦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优良品系北农6号衍生的269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在北京和河北石家庄的2年田间试验数据,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高密度SNP和SSR遗传连锁图谱进行穗长、穗粒数和穗粒重 QTL定位。采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9个穗部性状加性效应 QTL,其中10个穗长QTL分布于1B、2D、3A、3B、4A、5A、5B、6A和7D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96%~9.63%, QSl.cau-4A.2在所有5个环境中均能被检测到,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89%~9.62%,另有7个QTL能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8个穗粒数相关QTL分布于1A、3A、3D、4A和5B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06%~11.17%,为单个环境QTL。11个与穗粒重相关QTL分布于1A、1B、2A、2D、3A、4D、5A、5B和6B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79%~16.12%,其中QGws.cau-1B、QGws.cau-3A和QGws.cau-6B.2在2个或者2个以上环境中能被检测到。另外,鉴定出6个分布于1A、2D、3A、4A和5B染色体上的QTL富集区段。
吴秋红陈娇娇陈永兴周升辉傅琳张德云肖尧王国鑫王振忠王立新韩俊袁成国尤明山刘志勇
关键词:小麦重组自交系穗部性状QTL
利用Infinium 9KiSelect芯片构建小麦高密度SNP连锁图谱及籽粒性状QTL定位
籽粒性状(粒重、长度、宽度和厚度等)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与此同时还与小麦的磨粉产量及市场价值直接相关.本研究以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超高产小麦品系北农6号选育的270个F8∶9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利用Infini...
吴秋红陈永兴周升辉傅琳刘志勇
关键词:小麦重组自交系千粒重QT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