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运庆

作品数:31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0篇骨折
  • 9篇疗效
  • 8篇股骨
  • 7篇内固定
  • 5篇手术
  • 5篇髓内
  • 5篇髓内钉
  • 5篇切口
  • 4篇置换术
  • 4篇撕脱
  • 4篇胫骨
  • 4篇锚钉
  • 4篇骨干骨折
  • 3篇带线
  • 3篇带线锚钉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随机对照研究
  • 3篇锁髓内钉
  • 3篇椎体
  • 3篇椎体后凸

机构

  • 31篇双流县第一人...

作者

  • 31篇陈运庆
  • 28篇李海波
  • 19篇伍星
  • 16篇苟永胜
  • 13篇李良
  • 6篇王勇
  • 6篇徐琳
  • 5篇李蓉
  • 4篇罗大辉
  • 4篇刘文全
  • 1篇付柏林
  • 1篇滕林
  • 1篇欧阳亮

传媒

  • 6篇第二届海峡两...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四川医学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髋臼骨折48例治疗方法的选择
<正>目的总结髋臼骨折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 1999-2004年对无移位的16例和移位的3例髋臼骨折进行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29例髋臼骨折及时切开复位,分别选用松质骨螺钉,可吸收螺钉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
陈运庆
文献传递
髋臼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1999~2004年对无移位的16例和移位的3例髋臼骨折进行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29例髋臼骨折及时切开复位,分别选用松质骨螺钉,可吸收螺钉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行CPM锻炼.结果48例全部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6个月.手术复位效果按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10例,一般复位4例.临床效果评估按matta临床评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保守治疗19例中,骨折无明显移位的16例,临床效果良好,3例骨折移位明显,未手术治疗,效果差.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只要病情允许,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精确的骨折复位,有效的内固定,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陈运庆刘文全伍星
关键词: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18例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总结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10-01—2014-06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18例,11例选择前入路,7例选择后入路。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个月,无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无废用性肌萎缩、创伤性关节炎、肩峰撞击征、冻结肩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根据肩胛盂损伤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明显缓解肩关节的疼痛,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李良李海波陈运庆伍星苟永胜
关键词: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不同骨水泥注射剂量的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两种不同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共搜集筛选合格、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分配到A组...
苟永胜李海波何小翠陈运庆车峥梁继鸣李蓉徐琳
可吸收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性骨折22例
目的 总结可吸收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上下极撕脱性骨折22例,其中髌骨上极骨折2例,髌骨下极骨折19例.结果 本组均得随访,平均12月,22例切口一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平...
李良李海波陈运庆伍星罗大辉
关键词:髌骨撕脱性骨折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
锚钉治疗髌下极撕脱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锚钉髌骨环形固定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美国施乐辉公司生产的5.5 mm钛质双固定钉(锚钉),行髌骨环形固定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58例,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未发现骨折分离移位。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4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6.55%。结论采用锚钉行髌骨环形固定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能有效复位固定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6.55%。此方法安全简便易掌握,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李海波苟永胜陈运庆梁继鸣
关键词:锚钉
钉合与缝合技术应用于肩肘部位手术切口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钉合与缝合技术应用于骨科肩肘部位手术切口中的疗效观察,探讨1次性皮肤缝合器在骨科骨科肩肘部位皮肤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骨科肩肘部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7例,术中采用1次性皮肤缝合器缝合切口,对照组73例采用常规丝线缝合切口。分别对2种缝合方法在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炎性反应(红肿)、分泌物、坏死、过敏反应、术后3个月切口"蜈蚣症"的发生率,缝合速度,拆线(钉)时的疼痛程度,9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在缝合速度,拆线(钉)时的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切口"蜈蚣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在拆钉时比对照组拆钉时有较高的疼痛程度;但有更快的缝合速度;术后3个月随访,切口瘢痕"蜈蚣症"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5.61%;2组在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炎性反应(红肿)、分泌物、坏死、过敏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钉合技术(1次性皮肤缝合器)相对于缝合技术(常规丝线)在缝合骨科肩肘部位皮肤切口有更快的缝合速度及更好的美容效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李海波苟永胜徐琳陈运庆李蓉
关键词:骨科肩部肘部切口
浮肘损伤28例治疗体会
2012年
目的总结28例浮肘损伤治疗经验,探讨浮肘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浮肘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6年(平均3.5年),按日本骨科协会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死亡1例,失访1例,26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25例骨折愈合(其中1例畸形愈合),1例骨不连,再骨折。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14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为81.5%。结论浮肘损伤是一种严重不稳定损伤,高处坠落伤是一种常见病因,正确把握手术时机,3周内完成手术,根据肱骨和尺桡骨骨折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和固定材料,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肘关节功能、预防肘关节僵直及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李良陈运庆李海波伍星
关键词:浮肘损伤骨折固定术
骨水泥注射量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2种不同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1-10—2013-10诊治的并筛选合格、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A组和B组。A组:骨水泥用量按照CT测定骨折椎上下椎体体积平均值的15%注入。B组:骨水泥用量按照常规用量即腰椎骨水泥注入量为6 ml;胸椎骨水泥注入量为4 ml。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6~30(9.9±1.2)个月。2组术后1周及6个月时VAS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及椎体高度恢复率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11例治疗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A组3例治疗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例发生神经损伤,2例末次随访时发生邻近椎体骨折;A组无一例发生神经损伤,1例末次随访时发生邻近椎体骨折,2组均无肺栓塞发生,2组上述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骨折椎体体积的15%注射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发症少、近中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苟永胜李海波何小翠陈运庆车峥梁继鸣李蓉徐琳
关键词:骨水泥并发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钉合与缝合技术应用于骨科不同手术部位皮肤切口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钉合与缝合技术应用于骨科不同手术部位皮肤切口中的疗效观察,探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在骨科不同手术部位皮肤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钉合组)和B组(缝合组),拆钉或拆线后平均随访6个月,分别对2种缝合方法的11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缝合方式在缝合速度,拆线(钉)时的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与6个月切口"蜈蚣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在拆钉时比B组拆线时有较高的疼痛程度,但有更快的缝合速度;在骨科脊柱手术部位组内,A组(钉合)有更高的钉道炎性反应发生率。结论钉合技术相对于缝合技术在缝合骨科皮肤切口有更快的缝合速度及更好的美容效果,但在缝合骨科脊柱手术切口有较高的钉道炎性反应发生率,因此不推荐将钉合技术应用于缝合骨科脊柱手术切口。
李海波苟永胜李蓉徐琳付柏林陈运庆伍星车峥
关键词:骨科切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