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刚
- 作品数:24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段骨折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传统切开复位术式与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的术式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胫骨远段骨折分为MIPPO组和传统切开复位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4~28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段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时间短等优势,疗效满意。
- 张炜吴义刚庞建忠
- 关键词:MIPPO技术锁定钢板胫骨远段骨折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18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为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裸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对18例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5~2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膝关节功能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6例,良2例。说明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一种理想的方法,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点。
- 张炜吴义刚李建国
-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骨折固定术交锁髓内钉
- 外固定架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急诊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GustiloⅡ、Ⅲ型胫腓骨骨折,均采用急诊清创、外固定架固定骨折、VSD技术覆盖创面,二期通过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和转移皮瓣等方法闭合创面.结果 21例获得随访6~24个月,1例皮缘坏死,1例针道感染,其余病例无皮肤坏死、感染和骨髓炎发生,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VSD技术急诊治疗GustiloⅡ、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能够早期闭合创面,明显减少软组织损伤的并发症.
- 吴义刚张炜赵龙张财庞建忠吕全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封闭式负压急诊
- 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小切口带线锚钉或结合空心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小切口带线锚钉或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16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小切口人路,带线锚钉或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 16例获得随访6~12个月,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可2例.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小切口带线锚钉或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人路简单,固定牢固,疗效满意.
- 吴义刚赵龙张炜张财庞建忠吕全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带线锚钉
- 后侧入路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1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36例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46 ~ 64岁,平均51.5岁.根据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部骨折18例,肩胛颈骨折14例,肩胛盂骨折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24例,采用后侧入路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和B组(12例,采用传统Judet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36例患者获随访6~ 24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切口总长度A组为(12.50 ±4.50) cm,B组为(27.95±5.20) cm(P<0.05);手术时间A组为(86.5±11.5)min,B组为(120.6±10.9) min(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200.0± 20.0) ml,B组为(420.0±20.0) ml(P <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为(10.0±1.0)周,B组为(12.0±1.5)周(P<0.05),A组均优于B组.根据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A组优15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1%;B组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P<0.05).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出现术区血肿、切口不愈合各1例,经引流换药切口愈合;肩胛上神经损伤1例,经治疗好转.B组并发症发生率(25%)高于A组(0)(P<0.05).两组均无内固定物断裂或骨折不愈合情况. 结论 与传统Judet入路比较,后侧入路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吴义刚李银山吴鹏张财庞建忠吕全
- 关键词:肩胛骨
- 49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
- 2003年
- 吴义刚刘宁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病例报告闭合复位外固定
-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并探讨予以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X线、CT等影像学诊断后确诊,均予以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手术后随访,对比治疗前后创伤椎体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科伯角度(Cobb’s角)。结果治疗后的Frankel分级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obb’s角为(20.43±2.07)°,椎体高度百分比为(82.19±6.54)%,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89%。结论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采取CT、X线等影像学检测的诊断效果确切,采取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纠正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椎体损伤,还可促进椎体康复、改善预后。
- 吴鹏刘宁吴义刚
- 关键词:急性脊柱创伤疗效
-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16例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3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87.5%。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吴义刚张财张炜赵龙庞建忠吕全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 颈椎前路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颈椎前路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61例,将其分为为2组,椎体次全切除组30例,常规组31例,常规组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椎体次全切除组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NDI评分、颈椎矢状位参数、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2组NDI评分降低,椎体次全切除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2组患者C2~7 Cobb角与手术节段Cobb角(S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C2~7 Cobb角与SCobb角增大,椎体次全切除组大于常规组(P<0.05)。椎体次全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有利于降低患者NDI评分,改善颈椎矢状位参数,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 吴鹏庞建忠刘宁吴义刚
- 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3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病例中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5个月。按Rowe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8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吴义刚张炜赵龙张财庞建忠
-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