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代忠

作品数:19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射频
  • 6篇射频消融
  • 6篇消融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胆管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胆囊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腔体
  • 2篇胆管造影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
  • 2篇导管消融术
  • 2篇电极针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引流

机构

  • 18篇达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8篇张代忠
  • 13篇孙建明
  • 11篇刘明忠
  • 10篇刘洪
  • 9篇张军
  • 9篇赵宇
  • 8篇甘雪梅
  • 6篇余华
  • 5篇熊杰
  • 3篇王翔翔
  • 2篇唐净
  • 2篇李绍英
  • 2篇陈磊
  • 1篇朱卓立
  • 1篇唐彤
  • 1篇胡兴莲
  • 1篇雄杰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24 h检测两组血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MDA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MDA水平较术后24 h较明显升高(P<0.05)。与OC组相比,LC组患者血MDA水平在手术结束即刻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24 h明显低于OC组(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SOD活性在术后24 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 h明显升高(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血GSH-Px活性在术后24 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LC组血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 h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由于CO2气腹导致氧化应激产生,但术后恢复速度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快。
余华刘明忠孙建明王翔翔赵宇雄杰张代忠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气腹氧化应激
一种射频消融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装置,其包括套管单元、射频消融组件以及供液组件;其中,套管单元包括内外嵌套固连的内管和外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围成有腔体,且该腔体的、用于伸入病人体内一段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构成腔体和外界...
刘洪甘雪梅孙建明张代忠柳凤玲杨中秋刘明忠张军
文献传递
腹腔镜下Kimura法与Warshaw法治疗对胰体尾良性病变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胰体尾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Kimura法与Warshaw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Kimura组49例与Warshaw组34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小板变化、免疫功能变化,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随访评价患者远期预后.结果:Kimura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Warshaw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生长抑素应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小板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mura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ar-shaw组术后1周CD3+、CD4+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同时间点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mura组术后脾梗塞发生率0.00%及并发症总发生率10.20%,均低于Warshaw组的11.76%、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37个月,均未见复发、再次手术病例.结论:腹腔镜下Kimura法与Warshaw法均是保脾胰体尾切除的有效方式,且对患者血小板、免疫功能影响相当,Kimura法虽耗时更长,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而Warshaw法更适合肿瘤范围大且与脾血管分离困难者.
柳凤玲朱卓立张代忠刘洪刘明忠
关键词:腹腔镜术后并发症
二次切除手术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二次手术切除和经皮射频消融方法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复发病例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58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其中二次手术切除的患者25例(二次切除手术组)、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33例(RFA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l8.0分析,两组生化指标等计量资料的比较使用独立t检验,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情况、生存状况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0.05,双侧概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LB、GGT指标RFA组均好于二次手术切除组(P<0.05);二次切除手术组患者并发症总的发生例次(34例次)明显高于RFA组(10例次)患者(P<0.05)。RFA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9.1%)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84.8%)均明显优于二次切除手术组(28.0%、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技术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优于二次手术切除,患者有更好的肝功能、肿瘤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及长期无瘤生存率。
张代忠刘明忠赵宇
关键词:肝细胞再手术导管消融术
ERCP在梗阻性黄疸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治价值。方法:75例病因不确切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ERCP检查,并与MRCP对比分析ERCP诊治结果。结果: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符合率84.0%(63/75),明显高于MRCP诊断符合率53.3%(4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MRCP对胆系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1%(35/38)、78.9%(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系结石以外的病因所致梗阻性黄疸,ERCP诊断符合率为80.0%(28/35),明显高于MRCP28.6%(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ERCP下取石成功。结论:在明确梗阻性黄疸病因方面的作用,目前MRCP尚不能取代ERCP。ERCP对于部分梗阻性黄疸患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余华孙建明张代忠刘明忠赵宇李绍英唐净
关键词:胆管阻塞黄疸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75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相关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施行的75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ERCP成功率为89.3%(67/75),出现并发症22例(29.3%),ERCP术后胰腺炎(PEP)6例(8.0%),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3例(17.3%),胆道感染3例(4.0%),无胆道出血及胆道穿孔病例。未出现与ERCP术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诊治性ERCP并发症大多经保守治疗能够治愈,且高淀粉酶血症/PEP主要与胰管显影、插管困难、ERCP操作时间过长等有关。
余华孙建明张代忠刘明忠赵宇李绍英唐净
关键词:胰腺炎并发症
射频消融保脾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3例应用体会被引量:8
2013年
回顾性分析行射频消融保脾治疗的23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全部保脾成功,其中单纯射频消融14例,脾部分切除加射频消融9例,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3~25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3例随访18个月以上,血液学检查、免疫学功能测定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CT扫描和B超检查示保留脾显像良好。适宜的外伤性脾破裂采用射频消融保脾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保脾方法。
余华王翔翔刘明忠孙建明赵宇熊杰陈磊张代忠
关键词:脾破裂射频消融保脾手术
一种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装置,涉及胆囊引流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胆囊穿刺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导致病人大出血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管体组件、供液组件和液体回收单元;管体组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的针芯、引流管和...
刘洪甘雪梅孙建明张代忠杨中秋赵宇柳凤玲张军
精准肝蒂解剖技术辅助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效果及对炎症免疫应激、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精准肝蒂解剖技术辅助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效果及对炎症免疫应激、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达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11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7)与精准组(n=57)。2组均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切除肝脏,精准组采用精准肝蒂解剖技术切除肝脏。比较2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炎症-免疫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肿瘤因子[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胸苷激酶1(TK1)]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1 a,统计2组1 a复发率、生存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常规组,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1 d、3 d、7 d血清IL-6、CRP、TNF-α、ALT、AST、γ-GT、TBIL水平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精准组低于常规组(P<0.05),血清IgA、IgM、IgG水平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精准组高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3个月血清AFP、CA19-9、TK1水平低于术前,精准组低于常规组(P<0.05);精准组并发症发生率5.26%(3/57)低于常规组17.54%(10/57)(P<0.05);随访1 a,精准组失访2例,常规组失访1例,精准组1 a复发率25.45%(14/55)低于常规组44.64%(25/56),1a生存率85.45%(47/55)高于常规组62.50%(35/56)(P<0.05)。结论精准肝蒂解剖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能优化手术情况,减轻炎症免疫应激与肝功能损伤,减少并发症,还可明显抑制肿瘤因子表达,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陈磊唐彤张代忠柳凤玲杨中秋严欢
一种肝门阻断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肝门阻断装置,涉及肝门阻断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腹腔镜下肝门阻断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外套管、顶紧单元和阻断带;其中,顶紧单元包括顶推杆和顶紧件;顶推杆可滑动的穿设在外套管内,且顶紧件固设在顶推杆的内...
刘洪甘雪梅蔡道翠孙建明张代忠杨中秋柳凤玲张军熊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