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班秀丽

作品数:26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松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5篇加权成像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MRI
  • 3篇营养风险
  • 3篇营养支持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瘤
  • 2篇血性
  • 2篇营养
  • 2篇营养不足
  • 2篇脂肪
  • 2篇套扎
  • 2篇套扎术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梗死
  • 2篇住院

机构

  • 24篇松原市中心医...
  • 2篇白城市医院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白城市中心医...
  • 1篇松原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班秀丽
  • 5篇程志才
  • 4篇李娇妍
  • 3篇张殿臣
  • 3篇王超
  • 2篇于康
  • 2篇王扬
  • 2篇蒋朱明
  • 2篇刘君
  • 1篇李小萌
  • 1篇孙毅
  • 1篇聂海洋
  • 1篇周晓光
  • 1篇谭海军
  • 1篇提正太
  • 1篇王丽娟
  • 1篇王敏
  • 1篇李磊
  • 1篇王凯波

传媒

  • 11篇中国社区医师...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吉林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199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2例,根据曲张静脉形态及大小选择组织胶注射和套扎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3例,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术后4周复查,对剩余曲张静脉进行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所有患者在8周后复查胃镜,食管静脉曲张总有效率91.2%,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82.6%,无异位栓塞发生,1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再次行组织胶注射,其余患者均无再出血。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在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实用性。
程志才班秀丽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组织胶
螺旋CT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2004年
班秀丽
关键词:螺旋CT髋臼骨折股骨头多平面重组三维重建创伤性
评价MRI对老年性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MRI对老年性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X线平片及CT检查未显示骨折但MRI显示有外伤性骨挫伤的老年性膝关节外伤患者影像学资料,观察其骨挫伤病灶的部位.病灶数.MRI表现以及合并韧...
班秀丽杨久波
髂腰肌囊扩张的MRI表现特征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B超导引下穿刺抽吸和/或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具有典型MRI表现的13例髂腰肌囊扩张患者的MRI表现。结果:13例扩张髂腰肌囊均发生于单侧,右侧5例,左侧8例,出现于全部或部分髋臼层面上,上下范围最大径线约为7.0cm。为圆形、卵圆形、倒水滴状或不规则分房状囊性肿物,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外或股动静脉外后方和髂腰肌(腱)内侧。MR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平扫囊壁难以辨认。13例中,2例为单纯性滑膜炎症,11例伴髋关节病变。结论:MRI扫描为外科医师提供了诊疗的重要信息。
班秀丽李娇妍提正太
关键词:髂腰肌囊扩张体层摄影术X线核磁共振成像
动脉瘤实性变一例
颅内动脉瘤相对比较常见,尤其示鞍旁动脉瘤。但是鞍旁动脉瘤实变较为少见,文献报道也较少。本文对1例动脉瘤实变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演变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病例资料 患者,女,47岁,间断性头痛10余年,时而呈跳痛...
程庚哲班秀丽李娇妍程秀梅
关键词:个案报道
吉林省中小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营养支持现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抽样调查吉林省中小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状况。方法:对吉林省相对发达地区(长春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松原地区)、欠发达地区(白城地区)等6家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进行连续采样,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工具对上述采集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相关参数调查。结果:上述地区普外科采集患者4625例,存在营养风险743例,营养风险发生率16.1%;接受营养支持23.6%,未接受营养支持76.4%;无营养风险3882例,其中接受营养支持7.6%,未接受营养支持92.4%。4625例患者中营养不足226例,肥胖470例。结论:吉林省中小医院普外科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国部分中小医院筛查的平均水平;营养支持以肠外营养为主,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内肠外联合应用较少,不规范营养支持占很大比例。
苑志新林东来王超程庚哲班秀丽杨卫东刘君于永江张殿臣周晓光
关键词:营养风险营养支持
吉林省五家中小医院胃肠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状况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调查吉林省3个地区5家中小医院胃癌、结直肠癌(病组I)及胃肠溃疡、肠梗阻、克罗恩病(病组1/)两病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状况。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长春地区、松原地区、白城地区等5家中小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普外科住院患者4330例,排除年龄〈18岁或〉80岁、住院时间不足24h或次日8时前手术、神志不清、拒绝参加本研究、不符合预定诊断的、符合预定诊断且未手术的病例后,筛选出诊断为胃结直肠癌、胃溃疡、肠梗阻、克罗恩病等患者687例,其中病组Ⅰ140例、病组Ⅱ547例,被纳入的患者入院后24h内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营养不足发生率并记录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两病组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167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4.3%;两病组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占73.7%,未接受营养支持的占26.3%;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为520例,接受营养支持的占8.8%,未接受营养支持的占91.2%。病组Ⅰ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占64.3%,病组Ⅱ营养风险发生率占1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687例患者中以体重指数〈18.5kg/m^2计算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2%,而以营养状况评分≥3分计算营养不足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5家中小医院符合纳人标准的患者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24.3%,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3.2%-8.3%,低于大医院的营养不足发生率。5家中小医院均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尚未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
林东来王超王扬程庚哲苑志新班秀丽王敏刘君于久江张殿臣李小萌孙毅于康蒋朱明
关键词:营养风险营养支持营养不足
肠外营养支持对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吉林省5家中小医院普外科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由于营养风险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住院时间等,观察营养支持对普外科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在本项队列研究中,收集了吉林省长春地区、松原地区、白城地区等5家中小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普外科住院患者4349例,排除年龄<18或>80岁、住院时间不足24h或次日8时前手术、神志不清、拒绝参加本研究、不符合预定诊断的、符合预定诊断且未手术的病例后405例的住院患者的资料,资料主要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肠内肠外营养应用情况、手术名称、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上述地区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405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170例,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为235例,总并发症26例,有营养风险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后并发症发生率4.9%,未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7%;平均住院时间13d。结论营养支持可减少有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无营养风险应用营养支持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
苑志新林东来王超王扬程庚哲班秀丽王敏刘君于久江张殿臣于康蒋朱明
关键词:营养风险并发症营养支持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换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班秀丽李娇妍
关键词:影像表现缺血性脑梗死特征性继发出血梗死范围
True Fisp序列和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评估
2009年
目的:评价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序列和胰胆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学及定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ree Fisp序列多方位扫描成像及核磁共振MRCP成像对5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MRI检查,根据MRI表现进行病变的定位及病因学诊断,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Tree Fisp序列和M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学及定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二种序列组合均定位诊断。对于胆道及胆道内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True Fisp序列的诊断符合率为80.2%,MRCP为85.3%,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于胆道外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True Fisp序列的诊断符合率为85.2%,MRCP为29.5%,前者优于后者。对于各种原因所致梗阻性黄疸,联合运用2种成像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为90.2%,明显优于MRCP。结论:True Fisp序列的准确性高于MRCP,能较准确地对梗阻原因作出定性诊断,或提示临床进一步做何种检查有效,如果再结合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于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将会有更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班秀丽
关键词:MRCP成像梗阻性黄疸价值评估病因学诊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