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兰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视光
  • 6篇近视
  • 5篇校企
  • 5篇角膜
  • 5篇教学
  • 4篇眼视光学
  • 4篇视光学
  • 4篇屈光
  • 4篇角膜塑形
  • 4篇角膜塑形镜
  • 3篇实践教学
  • 3篇视疲劳
  • 3篇近视患者
  • 3篇框架眼镜
  • 2篇少年
  • 2篇视觉
  • 2篇视觉训练
  • 2篇青少年
  • 2篇校企联合
  • 2篇斜视

机构

  • 20篇西安医学院
  • 3篇解放军第45...
  • 2篇攀枝花学院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刘文兰
  • 18篇王莉
  • 17篇杨扬
  • 13篇闫瑾
  • 4篇刘珍
  • 3篇李鹏
  • 1篇李鹏
  • 1篇刘意
  • 1篇李雷
  • 1篇杨杨

传媒

  • 7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图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屈光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调节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和配戴框架眼镜后调节反应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0~16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240眼,根据屈光矫正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和对照组(配戴单光框架眼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120眼,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戴镜前和戴镜后1、3、6、12mo的调节反应。结果:共有113例患者226眼完成该研究,其中试验组54例108眼,对照组59例118眼。两组患者戴镜前和戴镜后的调节反应均表现为调节滞后,且调节滞后量随着配戴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3、6、12mo的调节滞后量分别为(1.22±0.47、0.91±0.39、0.77±0.40、0.65±0.32、0.51±0.22)D、(1.23±0.48、1.05±0.41、0.90±0.49、0.83±0.46、0.69±0.33)D;测量时间对各组调节滞后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F=195.229、142.361、323.484,P<0.05),组别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调节滞后量的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F=11.222,P<0.05),但眼别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调节滞后量的影响均没有统计学意义(F=0.025、0.023,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戴镜前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试验组戴镜后1、3、6、12mo的调节滞后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7、-2.241、-3.522、-4.587,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配戴框架眼镜都能改善调节反应,减少调节滞后量,但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效果要优于配戴框架眼镜。
杨扬王莉刘文兰闫瑾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镜框架眼镜
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眼视光应用型技术人才,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探索有效的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2011级眼视光技术专业1班作为实验组(30人),在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对其进行实践教学,选取2011级眼视光技术专业2班作为对照组(30人),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授课,通过比较两组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实习带教老师评分,评价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自我评价及实习带教老师评价均优于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对照组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刘文兰王莉杨杨刘珍
关键词:实践教学眼视光专业
框架眼镜配戴方式对低度近视患者视功能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框架眼镜不同配戴方式对低度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及视疲劳的影响,以指导低度近视患者选择科学的矫正方式。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在西安医学院临床专业2012级学生中,按框架眼镜配戴方式不同,选取低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3.00Ds)60例,并按全矫且持续戴镜、全矫间断戴镜、未矫正从不戴镜分为三组,每组20例。采用视疲劳定量分析问卷(visualqualityscale,VQS)调查受试者视疲劳情况,综合验光仪检查屈光状态及双眼视功能参数,应用双眼视功能综合分析法分析各受试者视功能情况。各组间视功能异常率及视疲劳患病率的差异比较,采用r检验分析结果。结果各类视功能异常者总数在全矫且持续戴镜组、全矫间断戴镜组及未矫正从不戴镜组分别为6、15、17例;未矫正从不戴镜组、全矫间断戴镜组与全矫且持续戴镜组间视功能异常率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79,P=O.001;r=8.120,P=0.010),未矫正从不戴镜组与全矫间断戴镜组间视功能异常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r=0.625,P=0.695)。视疲劳患者总数在全矫且持续戴镜组、全矫间断戴镜组及未矫正从不戴镜组分别为5、13、14例;未矫正从不戴镜组与全矫且持续戴镜组间视疲劳患病率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8.120,P=0.010);未矫正从不戴镜组与全矫间断戴镜组、全矫间断戴镜组与全矫且持续戴镜组间视疲劳患病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r=6.465,P=0.025;r=0.114,P=1.000)。结论与全矫且持续戴镜者相比,不戴镜矫正者及间断戴镜矫正者的双眼视功能更易受累、更易发生视疲劳,而双眼视功能异常类型主要为集合不足、调节不足及调节灵活度下降等。建议低度近视患者持续戴镜矫正屈光不正。
刘文兰王莉杨扬刘珍
关键词:低度近视双眼视功能视疲劳
基于校院企合作的西安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21年
西安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充分发挥医工结合的专业特色,以校、院、企合作为基础,通过确立专业实践能力、共建线上线下合作平台、共建“双师双岗”型的教学团队保障实践教学的运行,进而通过优化基础实践内容和场所、设置两级专业综合实践、开展创新与社会实践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最终构建了校院企协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
杨扬李军王莉刘文兰闫瑾朱丹李雷
关键词:实践教学眼视光学
眼部分屈光要素对大学生近视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眼球的部分屈光要素(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检查,了解其对大学生近视的影响。方法:对在校456例912眼近视学生采用睫状肌麻痹验光和检影验光测得静态屈光度且测定患者的角膜曲率及测定眼轴长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近视学生456例912眼中,屈光度在-3.00DS以下者有524眼(57.5%),-3.25^-6.00DS有265眼(29.1%),-6.25DS以上有123眼(13.5%);高度近视与中低度近视眼轴长度平均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两个年龄组的不同屈光度组中,角膜垂直径线和水平径线屈折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学生近视以低度近视为最多,占57.5%,女生近视多于男生,可能与女生青春发育期较男生早有关。中、低度组的学生近视并不是由于眼轴延长所致,可能是各屈光要素的曲率及匹配失调不平衡所致;在高度近视组中,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眼轴增长的结果。
王莉杨扬刘文兰闫瑾李鹏
关键词:近视大学生角膜曲率眼轴长度
校企共建一周一案例教学法在接触镜学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校企共建一周一案例教学法在接触镜学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2012级眼视光专业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8人,采用校企共建一周一案例教学法;对照组28人,采用传统的一周一案例教学法。采用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简答题成绩、案例分析题成绩和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校企共建一周一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交往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满意度六个方面都显著优于传统的一周一案例教学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在参与性、准备工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企共建一周一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一种结合接触镜学课程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杨扬王莉刘文兰闫瑾
关键词:校企共建教学效果
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无调节紊乱症状的近视儿童调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orthokeratology combined with visual training,OCVT)对无调节紊乱症状的近视儿童调节功能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20例无调节紊乱症状的近视儿童,平均年龄(11.18±1.89)岁,平均等效球镜度(-3.17±1.13)D。方法120例儿童根据临床上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被分为OCVT组(37例)、角膜塑形镜组(orthokeratology,Ortho-k,43例)和单光框架眼镜组(single vision spectacle lense,SVL,4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儿童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的调节功能变化,并对OCVT组按照年龄中位数进行进一步的分层比较。主要指标调节幅度(accommodative amplitude,AA)、调节灵敏度(accommodative sensitivity,AS)、调节滞后量(accommodative lag,Lag)、负相对调节(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和正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结果共103例儿童完成试验(OCVT组31例,Ortho-k组37例,SVL组35例)。OCVT组干预前的AA、AS、Lag、NRA、PRA分别为(14.21±2.05)D,(8.87±1.80)cpm,(0.71±0.38)D,(1.80±0.38)D,(-1.85±0.42)D,干预后1年分别改善为(15.34±2.16)D、(11.16±2.18)cpm、(0.31±0.27)D、(2.15±0.35)D、(-2.08±0.45)D,其对调节功能的改善显著优于Ortho-k组和SVL组(P均<0.05)。分层比较显示,OCVT组低于年龄中位数者的AA、AS、Lag、NRA、PRA改变量与高于年龄中位数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无调节紊乱症状的近视儿童,OCVT是一种较好的改善其调节功能的方法,但最佳的视觉训练类型和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杨扬李军王莉李鹏刘文兰闫瑾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视觉训练儿童
2种屈光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反应性AC/A率影响的对比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佩戴角膜塑形镜和佩戴框架眼镜后反应性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ratio,AC/A ratio)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试验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3至5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10~16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3、6、12个月的反应性AC/A率,并对每种矫正方式下不同屈光度的AC/A率进行分层分析。组间数据比较和组内不同屈光度的分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组间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结果:共113例患者完成该研究;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分别为(4.52±0.58)、(3.40±0.46)、(3.48±0.42)、(3.54±0.42)、(3.63±0.44)D,(4.54±0.64)、(4.46±0.65)、(3.88±0.64)、(4.11±0.61)、(4.48±0.64)D;矫正方式对AC/A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F=43.737,P=0.000),近视程度对角膜塑形镜组AC/A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F=3.468,P=0.068),但框架眼镜组的AC/A率会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明显增加(F=5.211,P=0.026);2组戴镜后的AC/A率相对于戴镜前均明显下降(F=94.037,F=168.559,F=26.661,均P=0.000),组别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AC/A率的影响也有统计学差异(F=36.226,P=0.000),但近视程度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AC/A率的影响均没有统计学差异(F=0.814,P=0.502,F=0.288,P=0.814);经Bonferroni校正后,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的AC/A率与框架眼镜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140,P=0.889),但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均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8,t=-3.859,t=-5.748,t=-8.093,均P=0.000);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均明显小于戴镜前,但戴镜后各时间点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框架眼�
杨扬王莉刘文兰闫瑾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镜框架眼镜
西安医学院三年制眼视光学教育现状及思考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眼科视光学专业人才。我们主要对三年制眼视光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从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改进对策。
王莉杨扬刘文兰刘珍
关键词:眼视光学教育
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儿童近视的干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比较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orthokeratology combined with visual training,OCVT)、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rtho-k)和单光框架眼镜(single vision spectacle lense,SVL)三种方式对儿童近视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6-09/10在陕西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中低度近视儿童120例,其中37例进入OCVT组,43例进入ortho-k组,40例进入SVL组。分析并比较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和干预后1a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的改变量。结果:本研究共103例儿童完成试验(OCVT组31例,ortho-k组37例,SVL组35例)。三组间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干预前后的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VL组受试者各参数的改善效果均低于ortho-k组和OC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CVT组受试者各参数的改善效果均略优于ortho-k组,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OCVT组受试者干预后1a裸眼视力大幅提高(P<0.05),等效球镜度显著降低(P<0.05),眼轴无显著增加(P>0.05);ortho-k组受试者裸眼视力显著提高,等效球镜度显著降低,眼轴明显增加(P<0.05);SVL组受试者裸眼视力显著下降,眼轴和等效球镜度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儿童近视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视觉训练的时机、方法、时长和频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扬王莉李鹏刘文兰闫瑾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视觉训练近视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