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呼肠孤病毒
  • 6篇病毒
  • 5篇病理
  • 5篇病理学
  • 5篇雏鸭
  • 4篇免疫
  • 3篇免疫器官
  • 3篇感染雏鸭
  • 3篇病理学观察
  • 2篇肉鸭
  • 2篇脾脏
  • 2篇脾脏损伤
  • 2篇自然感染
  • 2篇理学诊断
  • 2篇RIG-I
  • 2篇病毒分布
  • 2篇病理变化
  • 2篇病理学诊断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子

机构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广东莱恩医药...

作者

  • 10篇赵赫
  • 7篇程国富
  • 7篇胡薛英
  • 6篇张万坡
  • 6篇谷长勤
  • 3篇李美霞
  • 3篇刘波
  • 2篇李爽
  • 2篇杨军
  • 1篇刘晓丽
  • 1篇项玉
  • 1篇何莉
  • 1篇张鑫
  • 1篇薛明珠
  • 1篇黄平华

传媒

  • 2篇2013年中...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对雏鸭致病性的动态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7日龄雏鸭为动物模型,旨在建立动态疾病病理模型,观察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AL101002菌株)对雏鸭的致病性.方法和结果:感染后5d,雏鸭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52.38%(2...
李美霞杨军赵赫朱旭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胡薛英
关键词:雏鸭感染病理模型
文献传递
TLR3与RIG-I相关信号分子在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鸡免疫器官中表达变化研究
鸭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感染雏鸭后,主要侵害雏鸭免疫系统,如脾、法氏囊、胸腺,引起雏鸭免疫器官损伤,从而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天然免疫系统中有很多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病毒核酸,从而激活机体的抗病毒反...
赵赫
关键词:抗病毒反应
文献传递
DRV感染雏鸭后炎性相关因子与脾损伤之间的动态关系
分析鸭呼肠孤病毒JZ061214株人工感染雏鸭后病毒的复制、NF-κB、TNF-α、IL-6与脾脏损伤之间的动态关系,初探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机制和病毒与宿主之间的作用关系,为DR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试验运用...
刘波朱旭赵赫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胡薛英
关键词:脾脏损伤炎症反应
文献传递
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后炎症因子与脾脏损伤之间的动态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分析鸭呼肠孤病毒(DRV)人工感染雏鸭后病毒的复制、NF-κB、TNF-α、IL-6与脾脏损伤之间的动态关系,初步探讨DRV感染机制和病毒与宿主之间的作用关系,为DR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运用HE染色对脾脏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免疫组化定位病毒所在位置,并运用qRT-PCR检测分析DRV、NF-κB、TNF-α及IL-6的相对表达量。HE染色结果显示,DRV感染后1d脾脏出现肿胀、出血,感染后5d出现坏死,随后形成“肉芽肿”结构,坏死灶较小的已经完全机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RV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qRT-PCR结果显示,NF-κB和TNF-α相对表达量均是在感染后5d达到峰值,IL-6从感染后3d开始上调,且感染后7d表达上调显著。结果表明,雏鸭感染DRV后病毒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且脾脏损伤与病毒的复制呈正相关;细胞因子NF-κB、TNF-α和IL-6在感染过程中表达上调,进而引发炎症反应,说明DRV感染雏鸡后引起脾脏损伤的过程中NF-κB、TNF-α和IL-6起着重要作用。
刘波朱旭赵赫赵赫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
关键词:脾脏NF-ΚBIL-6
犬组织细胞瘤的病理学诊断
根据现在的组织细胞瘤研究相关进展表明,组织细胞瘤来源主要包括2 类,一类是具有抗原处理能力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另一类是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树突状细胞,包括滤泡树突状细胞,郎罕氏细胞和指突状细胞。本实验应用常规组织病理学和免...
葛佳峰聂露张鑫薛明珠项玉赵赫程国富胡薛英
一例犬肺腺癌的病理学诊断
2015年
为了确定动物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更好的在临床上对肺癌进行诊断,分别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犬肺癌进行鉴别诊断。组织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沿肺泡壁生长,呈片状占满肺泡腔,癌细胞呈高柱状,细胞核深染,癌变明显,属于典型的肺腺癌的亚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组织学特征。对CK、Vimentin、NSE、CEA、p63和TTF-1共6种肿瘤标记物的免疫组化染色表明,肿瘤细胞的染色结果是CK(+)、Vimentin(-)、NSE(-)、CEA(+)、TTF-1(+)和p63弱阳性,表明该病变属于恶性癌变,来源于上皮组织,符合肺腺癌的特点。从而可以诊断为肺腺癌的亚型—肺泡癌。
刘波赵赫杨军李美霞黄平华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胡薛英
关键词:肺肿瘤免疫组化细支气管肺泡癌
鸭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肉鸭的病毒分布与病理学观察
目的:了解2006-2010年湖北省地区爆发的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地域性特点.方法: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鸭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病鸭进行研究.结果: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肝、脾表...
赵赫李爽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刘晓丽胡薛英
关键词:自然感染病理变化
文献传递
鸭源呼肠孤病毒与沙门菌共感染雏鸭的免疫器官的动态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观察了鸭源呼肠孤病毒与沙门菌共感染对雏鸭脾、法氏囊的病理损伤及法氏囊IgY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鸭源呼肠孤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和免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雏鸭被分成4组,即对照组、呼肠孤病毒感染组、沙门菌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于8日龄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雏鸭接种鸭源呼肠孤病毒,13日龄对沙门菌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雏鸭接种鸭源沙门菌。分别于13、14、16和20日龄每组剖杀6只,观察各组脾、法氏囊和胸腺的病理变化、法氏囊IgY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呼肠孤病毒感染后脾、法氏囊和胸腺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组织内出现明显坏死灶,之后出现肉芽肿结构,法氏囊固有层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混合感染组的病变明显重于其他单独感染组,法氏囊IgY抗体生成细胞数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后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增大了细菌的继发感染。
赵赫何莉李美霞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胡薛英
关键词:法氏囊IGY
TLR3与RIG-I相关信号分子在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免疫器官中表达变化研究
鸭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感染雏鸭后,主要侵害雏鸭免疫系统,如脾、法氏囊、胸腺,引起雏鸭免疫器官损伤,从而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天然免疫系统中有很多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病毒核酸,从而激活机体的抗病毒反...
赵赫
关键词:RIG-ITRIF
文献传递
鸭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肉鸭的病毒分布与病理学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2006-2010年湖北省地区暴发的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地域性特点,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鸭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病鸭进行研究。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肝、脾表面出现大量黄白色病灶,组织学病变为肝、脾出血、坏死与肉芽肿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感染病鸭脾均出现特异性阳性信号,而肝和法氏囊仅部分出现阳性信号。由以上结果推测可知湖北省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特征表现为肝脾坏死。
赵赫李爽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刘晓丽胡薛英
关键词:自然感染病理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