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 作品数:13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航天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应用重庆卒中评分预测腔隙性卒中患者短期不良预后风险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重庆卒中评分(CQSS)对腔隙性卒中(LS)患者的短期不良预后及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在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LS患者294例,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并进行CQSS评分;主要结局事件为出院时不良预后(改良Rankin评分≥3分),次要结局事件为出现END;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断CQSS对结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出院时的m 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58例,预后良好组236例;预后不良组的首次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首次CQSS评分、CQSS评分增幅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且首次CQSS评分和NIHS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earson系数=0.914,P<0.001)。CQSS对LS患者在出院时存在不良预后的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AUC=0.760,95%CI 0.692-0.829,P<0.001),截断值为5分。CQSS评分对于出现END事件的预测准确度较低(AUC=0.613,95%CI 0.538-0.689,P=0.007)。结论:CQSS评分对LS患者短期不良结局发生风险预测价值较高,评分越高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对于发生END的风险预测价值一般,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以提高对END事件的预测效能。 金迪 李芹 吴月霞 朱慧 单勇 刘海超 王起 张绿明 王培福 杨静关键词:腔隙性卒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加服丁苯酞软胶囊。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50%比10.00%,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杜伟 王起 韩秀秀 朱宗红 司玉静 姚东坡 王国祥关键词:依达拉奉 脑梗死 丁苯酞软胶囊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B)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确诊为NB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文献总结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有明确的牛羊接触史。病例1以发热、听力下降起病,逐渐出现肢体力弱表现。病例2出现缓慢进展性双下肢无力,病程后期出现腰背痛。病例3以卒中起病,病程中出现关节痛及脊髓损害表现。3例患者脑脊液常规均白细胞轻度升高,蛋白升高,葡萄糖及氯化物降低,1例布氏杆菌培养阳性。3例患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均阳性。2例患者MRI出现异常信号。2例患者规律治疗后病情改善,1例患者复发。搜索既往报道的NB患者310例,以外周神经受累多见,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慢性脑膜炎最常见。结论:NB临床较少见,对于有疫区居住及牛、羊接触史,症状出现反复发热,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体征的患者,应考虑本病,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联合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 杨静 王起 朱慧 赵静 王培福关键词:布氏杆菌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预后 12例短暂性全面遗忘症临床分析及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2例经过临床确诊的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病例,从临床表现、EEG结果、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多为急性起病的顺行性遗忘,症状多在24h内缓解,EEG结果未发现异常。1例患者头颅MRI检查可见双侧海马区异常信号。1例患者临床发作两次,预后好。结论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发病机制不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用来鉴别其他疾病。 王起 温宏峰 王凌霄 王培福关键词: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发病机制 鲍曼不动杆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9年 异质性耐药是指细菌的不同亚群对某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多报道于对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近年来,在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中这一现象不断地被揭示,并且被逐渐认识到其可能是导致抗感染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细菌一旦出现异质性耐药,在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下,即使是小部分的耐药亚群也可表现出高水平的表型耐药,从而导致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的失败。异质性耐药体现了细菌群体从部分耐药向完全耐药转变的过程。研究异质性耐药对于认识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的发展过程,以及评估治疗方案和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鲍曼不动杆菌异质性耐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方云 王起 柏长青 李璞媛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甲状腺素水平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甲状腺素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2例(中枢神经感染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将4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分组比较:①根据临床表现对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分为轻中度感染亚组23例和重度感染亚组19例;②根据预后分为无后遗症亚组29例和后遗症亚组13例。探讨FT3、FT4、TSH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FT3、FT4、TSH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各种病原体感染者间FT3、FT4、TS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中度感染亚组与重度感染亚组FT3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 FT4、TSH差异无显著性(P>0.05)。后遗症亚组患者FT3、FT4、TSH水平明显低于无后遗症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程度及后遗症之间具有相关性,可敏感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助于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 王起 杨静 杜继臣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和微栓子信号的研究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狭窄(ICA)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和微栓子信号(MES)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ICA≥50%患者92例,并根据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55例和无症状组37例。采用TCD检查评估ICA狭窄程度及斑块形态,评估血管运动反应性(VMR)、脑血管运动储备(CRC)、呼吸抑制指数(BHI)等参数和MES监测。并根据TCD检测结果分为ICA狭窄50%~69%组和ICA狭窄≥70%组;根据斑块灰度中位数(GSM),分为低回声(GSM≤25)斑块组和高回声(GSM>25)斑块组;根据有无溃疡斑块,分为溃疡性斑块组和非溃疡性斑块组。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ICA狭窄≥70%及溃疡性斑块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1)。症状组、ICA狭窄≥70%组、溃疡性斑块组及低回声斑块组的MES检出率较无症状组、ICA狭窄50%~69%组、非溃疡性斑块组、高回声斑块组均增高(均P<0.05)。症状组VMR、CRC显著低于非症状组(均P<0.05);ICA狭窄≥70%组VMR、CRC和BHI显著低于ICA狭窄50%~69%组(均P<0.05)。结论:MES是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之一;CVR降低与ICA狭窄程度及临床症状相关。 贾继明 王起 肖天祎 曹守明 丁胜超 李继来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内动脉狭窄 脑血管反应性 微栓子信号 6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脑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16-01-01—2018-01-31作者医院收治的6例确诊LGI1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腰椎穿刺和血生化检查等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6例LGI1抗体脑炎患者平均年龄(62.8±11.7)岁(48~75岁),男女比为5∶1。6例患者首发症状各异,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BDS)、近记忆力下降、睡眠增多、痫性发作等。4例头颅MRI表现异常,主要累及双侧颞叶、海马。6例血及脑脊液LGI1抗体结果均为阳性,3例出现低钠血症。所有患者行肿瘤筛查均未发现肿瘤。6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预后好,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近记忆力减退、FBDS及低钠血症是LGI1抗体脑炎的主要特征性表现,通过脑脊液或血清学抗体检测可明确诊断,如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王起 杨静 才丽娜 王凌霄 王培福关键词:边缘叶脑炎 内因子抗体阳性并颅内病变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一例报道 被引量:3 2015年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脊髓后索和侧索损害为主,严重者也可累及大脑白质、视神经、脊髓前索、脑干及小脑。现报道1例内因子抗体阳性且有颅内病变的SCD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5岁,因"渐进性双下肢无力、麻木1年半"于2013-12-26入院。患者于2012-07上楼梯时发现双下肢发沉,步态稍不稳,伴膝关节以下轻微发木感。上述症状缓慢进行性加重。 王起 武雷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 头颅CT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头颅CT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6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头颅CT检查阴性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SAH 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3例分别因发热、头痛4 d,突发一过性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发热2 d,以及头痛14 d、肢体抽搐伴意识丧失3 h入院。3例临床表现均不典型,2例有发热及精神障碍,1例为癫痫持续状态,且就诊时头颅CT检查均阴性,皆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后经完善其他影像学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后确诊SAH。后1例病情稳定,2例死亡。结论 不典型SAH易误诊,头颅CT检查可无明显异常。对此类患者应尽早行其他影像学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王起 徐晓彤 杨静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误诊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脊椎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