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萍
-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8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应用于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对远期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 周燕萍沈洁范蓉
-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自我管理能力
- 五步式叙事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五步式叙事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参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五步式叙事护理。比较2组的免疫球蛋白、神经因子、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周及1个月后,2组的血清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球蛋白M及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高于干预前,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神经因子、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组间比较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五步式叙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行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周燕萍沈洁范蓉范丽婷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免疫功能
- 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
- 目的:气管切开可畅通呼吸道,是脑出血患者急救过程中重要步骤,但易继发感染,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需行特殊护理.集束化护理是运用循证医学将目前已证实有效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等措施集合在一起,使患者得到最好的处置.方法:在相...
- 范蓉吴海峰王亚琴周燕萍
- SBAR沟通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床边交接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床边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2015年7月~2016年7月实施SBAR前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7月实施SBAR后的患者35例为观察组。在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与实施1年后对护理服务质量和交接班效果进行评价。护理服务质量采用《中文版护表》(NASR)进行测评。结果SBAR实施后《中文版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SERVQUAL)响应性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及总表得分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SBAR后NASR各维度得分与总表得分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及护士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观察病情及护理能力,有利于护理工作人员的交流,值得临床推广。
- 周燕萍周伟益陶惠芳范蓉
- 关键词:沟通模式重度颅脑损伤护理床边交接班
- 重症颅脑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循证护理干预策略
- 2024年
-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因素,并制订循证护理干预策略。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收治的22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且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VAP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循证理论支持下的循证护理干预策略。结果:年龄>70岁、机械通气≥48 h、物品与环境管理、手卫生、吸痰操作规范、体位管理与口腔清洁、气道管理、密闭式吸痰等为重型颅脑损伤呼吸治疗发生VAP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发生VAP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应对年龄>70岁、机械通气≥48 h、床边物品与环境管理、手卫生、吸痰操作、体位管理与口腔清洁、气道管理、密闭式吸痰等独立风险因素重点关注,在循证理论支持下形成循证护理干预策略,对临床护理重症颅脑损伤呼吸机治疗患者预防VAP具有借鉴作用。
- 钱文君周燕萍王燕吕花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循证护理重症颅脑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鼻肠管与鼻胃管经输液泵肠内营养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鼻胃管和鼻肠管经输液泵肠内营养治疗脑卒中的并发症及营养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合并有意识障碍或球麻痹患者随机分成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予输液泵滴注肠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2周内发生呕吐、返流,腹泻,误吸,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在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第7天、第14天时分别观测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鼻肠管组发生呕吐、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明显少于鼻胃管组(P<0.01);两组发生腹泻并发症机率无明显差异。肠内营养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第7天时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第14天时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肠内营养前;鼻肠管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肠内营养前(P<0.05),而鼻胃管组血红蛋白水平与肠内营养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且明显高于同时段经鼻肠管组水平(P<0.05)。结论 2种肠内营养方法在降低并发症方面,鼻肠管优于鼻胃管;而在能量代谢方面,鼻肠管与鼻胃管对血清白蛋白代谢改变无明显差异,但长期应用鼻肠管可能影响铁的吸收,有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可能。
- 危慧敏黄海燕周燕萍
- 关键词:鼻肠管鼻胃管输液泵肠内营养脑卒中
- 风险评估联合护理分级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联合护理分级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89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风险评估联合护理分级。比较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生存质量、负性情绪。结果:实验组不安全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采用风险评估联合护理分级,可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改善健康状况,疏导不良情绪。
- 诸瑶范蓉周燕萍
- 关键词:神经外科危重症风险评估护理分级
- 神经外科ICU的护理风险和护理干预
-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ICU的护理风险和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神经外科ICU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护理风险及处理措施.结果:护士熟悉各种神经外科疾病的发作征兆,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监护,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协助...
- 王亚琴吴海峰范蓉周燕萍徐芳
- 引流管固定组件
- 一种引流管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床边固定结构和引流服;床边固定结构包括套设在病床床栏上的卡套、与卡套固定连接的U形卡口、与U形卡口卡接匹配的供引流管穿过的套管;引流服为背心式结构,包括衣领、前片和后片;前片为开扣式设计,...
- 周燕萍胡梅仙范蓉
- 文献传递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期护理
- 王亚琴范蓉吴海峰周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