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华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再上皮化
  • 4篇上皮化
  • 4篇前列腺
  • 3篇术后
  • 3篇创面
  • 2篇增生
  • 2篇商环
  • 2篇尿液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切除
  • 2篇细胞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环切
  • 2篇环切术
  • 2篇基底
  • 2篇基底细胞
  • 2篇包茎
  • 2篇包皮
  • 2篇包皮过长
  • 2篇包皮环

机构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丁华
  • 4篇唐小虎
  • 3篇孙兆林
  • 3篇罗光恒
  • 2篇曹颖
  • 2篇柳浩
  • 2篇方茜
  • 2篇杨秀书
  • 2篇罗蕾
  • 2篇张鹏
  • 2篇赵俊华
  • 1篇张伟
  • 1篇卢艺

传媒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商环包皮组织剪切除术与电刀切除术治疗男性包皮过长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商环包皮组织剪切除术与电刀切除术治疗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接受商环包皮组织剪切除术或电刀切除术共5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手术时疼痛评分、术后24h内疼痛评分、去环前24h疼痛评分、去环时疼痛评分、去环后离开疼痛评分、伤口愈合天数、术后水肿的发生率、切口裂开发生率。结果:组织剪切除术与电刀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0—72(59.99±5.39)S和30~52(39.94±4.94)s(P〈0.05),电刀组速度更快;手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0~3(1.02±0.74)分和0—3(1.08±0.59)分(P〉0.05);术后24h内疼痛评分分别为5~9(6.74±1.01)分和5—9(6.56±1.06)分(P〉0.05);去环前24h疼痛评分分别为0~3(1.14±0.69)分和0~3(1.10±0.64)分(P〉0.05);去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5(3.56±0.47)分和4~6(4.77±0.58)分(P〈0.05);去环后离开疼痛评分分别为2—5(2.73±0.74)分和2~4(2.85±0.75)分(P〉0.05)。手术时疼痛评分、术后24h疼痛评分、去环前24h疼痛评分、去环后离开疼痛评分无差异,去环时疼痛评分电切组较组织剪组高。伤口愈合天数分别为11~17(14.11±1.26)d和21~58(39.78±7.55)d(P〈0.05),组织剪组较电刀组愈合时间短;术后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分别为4.03%(17/422)和9.17%(11/120)(P〉0.05)。在术后外观方面,前后两者的受术者满意率均为100%。结论:电刀切除术与组织剪切除术相比速度更快、切缘创面外观更整齐,组织剪切除术相比电刀切除术去环时疼痛更轻、伤口愈合时间更短,更推荐组织剪切除法。
唐小虎张鹏丁华赵俊华唐兰澜方茜
关键词: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环切术
商环包皮切除术治疗男性包皮过长不同去环时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切除术治疗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不同去环时间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商环包皮切除术共4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去环前24 h疼痛评分、去环时疼痛评分、去环后离开疼痛评分、伤口愈合天数、切口裂开发生率。结果: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15(9.99±0.15)]min、[5~10(9.97±0.38)]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手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0~3(0.99±0.83)、0~2(1.00±0.7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分别为5~9(6.72±1.03)、5~9(6.76±0.9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去环前24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为0~2(1.26±0.71)、0~3(1.12±0.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去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5(3.54±0.47)、3~5(3.57±0.4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去环后离开疼痛评分分别为2~4(2.74±0.74)、2~4(2.72±0.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1~17(14.19±1.27)]d、[12~17(13.98±1.29)]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切口裂开发生率分别为4.4%、3.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环包皮切除术治疗男性包皮过长7 d去环优于10 d去环。
唐小虎张伟丁华张鹏赵俊华卢艺刘淑滢唐澜南方茜
关键词: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环切术
尿液对前列腺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再上皮化影响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犬2μm激光单纯前列腺切除术及2μm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加做输尿管皮肤造瘘尿液转流前列腺部尿道创面膀胱镜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尿液对人前列腺增生细胞 BPH-1细胞株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尿液对前列腺术后前...
丁华
关键词:尿液前列腺术体内外实验
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修复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2μm激光犬经膀胱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模型,探讨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再上皮化的修复机制。方法对15只成年雄性中华田园犬行2μm激光经膀胱前列腺汽化切除术,于术后3d、1、2、3及4周行膀胱镜镜检观察前列腺部尿道的修复情况。对创面进行序贯取材,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创面细胞integrinα2β1、CD133、CD44和Sca-1的表达,电镜下观察再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膀胱镜检显示术后1周可见少量再生上皮,未发现膀胱颈尿路上皮与尿道创缘呈爬行生长的现象。术后2周再生上皮逐步增多,至术后3~4周创面被其覆盖。HE染色可见创面坏死组织下前列腺上皮增殖、迁移和分化,将创面覆盖。术后4周创面再上皮化完成,整个修复过程未观察到创面两端正常上皮向创面爬行生长。免疫组化提示创面下增生细胞不表达integrin α_2β_1、CD133、CD44和Sca-1。术后2、3周透视电镜下增生细胞核仁显著,胞质内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未见前列腺小体及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2μm激光犬经膀胱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再上皮化很可能是由创面下残余的前列腺组织完成,而其中的基底细胞可能是再上皮化的重要来源。
丁华罗光恒罗蕾曹颖唐小虎柳浩杨秀书孙兆林
关键词:再上皮化基底细胞前列腺干细胞
尿液对犬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再上皮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尿液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再上皮化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成年雄性中华田园犬分为两组,每组9只。实验组接受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瘘术+膀胱造瘘术,对照组仅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每组分别于术后1、3、4周处死3只并留取前列腺部尿道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再上皮化的情况。结果术后1周,对照组再上皮化开始,出现新生细胞向创面生长形成少量再生上皮;实验组创面未见再生上皮,仅见残余前列腺组织增生并部分鳞化。术后3周,对照组创面完全覆盖5~6层再生上皮,表面见伞细胞,细胞开始呈极性排列;实验组可见到部分新生上皮与创缘下增生前列腺上皮细胞团相延续。术后4周,对照组创面完全覆盖5—6层再生上皮,细胞极性排列,创面下前列腺增生细胞团减少;实验组仍有多灶创面未见再生上皮覆盖,可见新生上皮与创缘下增生前列腺上皮细胞团相延续现象。结论尿液可以促进前列腺切除术后犬前列腺部尿道创面的再上皮化过程,但尿液的种子细胞作为创面再上皮化来源的可能性较小。
丁华罗光恒曹颖罗蕾唐小虎柳浩杨秀书孙兆林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尿液再上皮化
前列腺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细胞来源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修复的细胞来源。方法:12只成年雄性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对照组仅膀胱切开后缝合。于术后3 d、1周和2周处死动物留取前列腺部尿道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前列腺部尿道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CK34、PSA表达。结果:HE染色示术后1周散在新生上皮形成,术后2周时基本覆盖创面。免疫组化显示术后3 d前列腺部尿道创面未见CK34、PSA表达;术后1周创面出现新生散在、岛状分布的CK34阳性细胞,未见PSA阳性细胞;术后2周新生上皮覆盖创面,CK34表达阳性,与正常尿道上皮相延续,但仍未见新生PSA阳性细胞。结论:创面下残余前列腺组织是前列腺切除术后修复来源,基底层CK34阳性细胞是参与该修复的细胞来源,而PSA细胞未直接参与。
丁华罗光恒孙兆林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再上皮化基底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