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亮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6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情况,以及SIBO与其肝功能状况、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B级、C级三组,并人选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SIBO情况,同时检测并比较分析肝硬化患者各组的HBV-DNA水平及其SIBO阳性率。[结果]肝硬化各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均随着Child—Pugh分级低下而呈渐进性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各组间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HBV-DNA〉10^3时均明显高于HBV-DNA≤10^3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常存在SIBO,且随着肝功能恶化、HBV-DNA拷贝数增加,其SIBO加重,由此推测防治SIBO,可能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改善、乙肝病毒清除有益。
- 冷明芳王为周国华刘明亮韩龙
- 关键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 微生态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初次就诊仅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期溃疡且幽门螺杆菌阳性,并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常规四联疗法(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常规四联疗法+双歧三联活菌胶囊,C组:常规四联疗法+乳酸菌素片;3组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后2周、4周,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和小肠细菌生长情况,于治疗6个月时检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1溃疡愈合情况:治疗2周时,愈合总有效率:C组(96.43%)>B组(85.71%)>A组(78.57%),治疗4周时,愈合总有效率:C组(100%)>B组(89.29%)>A组(82.14%),C组与B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肠细菌生长情况:治疗2周时,3组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时,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治疗6个月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C组(92.86%)>B组(82.14%)>A组(5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快速、稳定地促进溃疡愈合,并能有效降低肠道菌群失调,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应用死菌制剂(乳酸菌素片)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王为徐爱蕾黄毅周国华宁继余葛妍芹刘明亮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溃疡微生态制剂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