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梅

作品数:45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滇牡丹
  • 8篇生物信息
  • 8篇生物信息学
  • 7篇活性
  • 7篇基因
  • 6篇生物信息学分...
  • 6篇种子
  • 6篇抗菌
  • 6篇抗菌活性
  • 6篇基因表达
  • 5篇聚酮
  • 4篇地衣
  • 4篇地衣型真菌
  • 4篇蒜头果
  • 4篇内生真菌
  • 4篇萌发
  • 4篇聚酮合酶
  • 4篇类黄酮
  • 4篇活性研究
  • 4篇共生萌发

机构

  • 41篇云南省林业科...
  • 13篇西南林业大学
  • 11篇云南省森林植...
  • 10篇国家林业局
  • 6篇云南大学
  • 3篇云南省林业和...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45篇华梅
  • 34篇原晓龙
  • 30篇陈剑
  • 30篇王毅
  • 28篇王娟
  • 16篇杨宇明
  • 13篇陈中华
  • 9篇呼延丽
  • 8篇谭芮
  • 7篇缪福俊
  • 6篇王四海
  • 6篇马惠芬
  • 6篇杨卫
  • 6篇孔继君
  • 5篇王娟
  • 4篇蒋宏
  • 3篇向振勇
  • 3篇毕玮
  • 3篇王娟
  • 2篇李云琴

传媒

  • 18篇西部林业科学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广西植物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北方园艺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6篇2019
  • 19篇2018
  • 1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绿僵菌属真菌是一种具有很强致病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广泛地寄生于多种昆虫体内。以冬虫夏草、蛹虫草为代表的昆虫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绿僵菌能产生多种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本研究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技术,对4种绿僵菌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培养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绿僵菌初提物。采用抑菌圈法评价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对13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对相应致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表明,经液体培养后的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4种绿僵菌提取物均对蜡样芽孢杆菌和缓慢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贵州绿僵菌提取物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达到6.45mg/m L,对溶血性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23mg/m L。棕色绿僵菌初提物均对蜡样芽孢杆菌、缓慢芽孢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藤黄微球菌产生抑制效果,对藤黄微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达到13.9mg/m L。本研究为虫草绿僵菌抗菌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华梅王垚肖支叶原晓龙王娟王娟杨宇明
关键词:绿僵菌抗菌活性
不同夹带剂条件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油用牡丹及成分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油用牡丹籽油,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牡丹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夹带剂及用量条件下对油用牡丹籽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35 MPa、CO_2流量为25 g/min、时间2 h、温度40℃的萃取条件下,不同夹带剂使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油用牡丹带壳油脂提取率均有提高,乙酸乙酯提高了16.72%,石油醚提高了6.52%,正己烷提高了12.85%;综合考察3种夹带剂及其用量,乙酸乙酯的提高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为10%;牡丹油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牡丹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尤以α-亚麻酸的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8.95%。
华梅马惠芬陈中华原晓龙杨卫呼延丽杨宇明杨宇明
关键词:超临界CO2流体GC-MS脂肪酸夹带剂
牛樟芝中一个新型还原型聚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8年
为了研究牛樟芝中PKS基因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通过对牛樟芝基因组分析获得牛樟芝聚酮合酶基因,以此序列为模板设计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的特异引物并以牛樟芝c DNA为模板克隆获得一个高度还原型PKS(HR-PKS)基因全长,命名为AcPKS2;对AcPKS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比较该基因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cPKS2全长7 842 bp,有24个内含子,其外显子共编码2 613个氨基酸,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3.5 kDa,理论等电点pI为5.78。用CDD分析其结构域显示,该基因属于HR-PKS,其结构域组织排列为KS-AT-DH-MT-ER-KR-ACP-TE,8个结构域其活性位点分别为β-酮基合成酶(DTACSSSL)、酰基转移酶(GHSIGETA)、脱水酶(RNDGSTSPL)、甲基转移酶(SFDIITAFDV)、烯酰还原酶(HAGVSSPAA)、酮基还原酶(GSPGQANYTAA)、酰基转移酶(YGLDSLTSVRL)、硫酯酶(KQPNGPY)。系统发育树显示AcPKS2与其他化合物未知的HR-PKS蛋白聚为一支,结构域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可能编码一种新的含TE结构域高度还原型聚酮合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糖和果糖能够诱导该基因的表达。
原晓龙华梅陈剑王娟杨宇明王毅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牛樟芝鲨烯合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解牛樟芝三萜类生物合成、调控机理,以多孔菌科真菌茯苓(Wolfiporia cocos,AFR13032.1)的SQS基因为模板对牛樟芝基因组数据进行本地Blast,分离获得牛樟芝鲨烯合酶(AcSQS)基因.以该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引物Ac SQSF0和Ac SQSR0,通过PCR扩增得到Ac SQS c DNA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不同碳氮源添加物的培养基上该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基因为牛樟芝鲨烯合酶(Ac SQS),该基因含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外显子拼接总长1 803 bp,编码600个氨基酸;其蛋白序列的1~17位为信号肽位点,具两段跨膜结构,可能定位于内质网;位于该蛋白189~204位的CHYVAGLVGEGLTRL和225~238位的MGLMLQKTNIIRDY的保守基序为鲨烯合酶识别位点,DTIEDD和D(Y/F)RED为FPP绑定位点;蛋白网络分析显示其位于三萜类化合物的代谢网络中;聚类分析显示Ac SQS蛋白和茯苓、硫磺多孔菌、拟蜡菌、灵芝、云芝等的SQS蛋白聚为一支;不同碳氮源添加物培养基上的表达分析显示:果糖诱导该基因表达的能力最强,而不同氮源添加物诱导该基因表达的能力无明显差异.
原晓龙赵能华梅陈剑杨宇明王娟王毅
关键词:鲨烯合酶基因克隆
一个新型牛樟芝PR-PK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解牛樟芝中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理及聚酮合酶基因功能,从牛樟芝基因组挖掘并克隆得到一个部分还原型PKS(PR-PKS)基因(AcPKS3),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AcPKS3(GenBank登录号:MG988206)DNA全长8 286 bp,有22个内含子,其外显子共编码2 285个氨基酸;结构域依次为KS-AT-KR-ACP-SDR,各结构域的活性保守位点为β-酮基合成酶(DTACSS)、酰基转移酶(GHSAGETA)、酮基还原酶(YLLVGGIG)、酰基转移酶(YGLDSITSA)、短链醇脱氢酶与NAD(P)H结合的N端保守序列(ITGTTGSFG)及活性保守位点(YTESK);AcPKS3与6-甲基水杨酸合成酶的亲缘关系较近;不同碳源中葡萄糖,不同氮源中牛肉浸粉、酪蛋白胨、土豆蛋白胨可促进AcPKS3基因表达。本研究为牛樟芝聚酮合酶功能研究及牛樟芝基因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原晓龙华梅陈剑王娟杨宇明王毅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地衣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抗菌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地衣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药物,能产生多种具有活性的物质。该研究对地衣型真菌(Xanthoria elegans,Myelochroa indica,Ramalina peruviana,Cladonia macilenta,Nephromopsis pallescens,Cladonia coccifera)进行液体培养,2个月后,培养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初提物。该研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地衣型真菌初提物对7种致病细菌(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cereus,Vibrio parahaemolyticus,Str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Pseudomonas aeruginosa,Staphylococcus aureus,Micrococcus luteus)的抗菌活性,并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6种地衣型真菌的初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不同培养基对地衣型真菌产生抗菌物质有显著影响。其中,R.peruviana在MY液体培养基中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铜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效果,但在YMG培养基中所得初提物对供试7种致病细菌不具有抑菌效果。X.elegans在YMG培养基中所得初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明显抗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可达17.77 mm。该研究证实不同地衣型真菌液体培养初提物具有抗菌活性,不同的培养基也直接影响地衣型真菌抗菌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地衣型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及民族药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赵能原晓龙华梅李苏雨王娟王毅
关键词:地衣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抗菌活性
滇牡丹类黄酮5-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以野生黄花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一个具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类黄酮5-O-葡萄糖基转移酶(Pd5G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模式分析,以期为研究滇牡丹花色素形成机理,滇牡丹糖基转移酶功能鉴定及花卉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410bp,编码46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ARA67364);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d5GT蛋白C末端含有PSPG盒子,其氨基酸序列为WCSQVEVLSHPSLGCFVTHCGWNSTTESLVCGVPVVAFPQWTDQGTNAKL,与已知功能的5GT蛋白序列聚为一类;该基因在茎、叶中微弱表达,在花中大量表达,在不同颜色的花瓣中均可大量表达。综上所述Pd5GT基因可能编码5-O-糖基转移酶,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花色特异性不明显。
原晓龙陈剑陈中华华梅王毅
关键词:滇牡丹糖基转移酶克隆基因表达分析
环境因子对白木香结香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调查取样,结合实验分析,探讨了白木香结香质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土壤相关的因子中,发现与结香质量相关性较高的土壤因子有p H值、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结香质量较好的样品中,有3/4的生长在阳坡,1/2的生长在平地,这也说明充足的光照和平缓的地势对白木香的结香质量是有利的。本研究初步证实环境因子与白木香结香质量有一定关联性,其有深入、系统研究的价值,为探讨环境因子与白木香结香质量相关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马惠芬郑科王卫斌肖支叶华梅谷丽萍
关键词:白木香环境影响
一种滇牡丹的种子繁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滇牡丹的种子繁育方法,属于种子繁育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选地步骤、种子准备步骤、播种步骤、播种后管理步骤和移栽步骤;选地时要选择土壤疏松、日照时间长、通风、排水良好和水源充足的地段作为苗圃地,9月采摘成熟的...
谭芮王娟杨卫原晓龙呼延丽华梅王毅陈剑陈中华王四海
文献传递
牡丹花瓣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以不同引种地不同品种的9个新鲜牡丹花瓣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9个不同引种地不同品种牡丹花瓣样品中的化学成分。液相色谱条件为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乙酸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为35℃。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国家药典委员会)进行相似度分析,建立9个样品牡丹花瓣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牡丹花瓣产品质量提供新方法。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9个引种牡丹花瓣样品指纹图谱共有6个主要共有峰,可作为鉴别引种地牡丹花瓣质量的主要依据。
华梅原晓龙王毅杨卫陈剑马惠芬呼延丽杨宇明杨宇明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