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

作品数:36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1篇政治法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土地利用
  • 5篇城乡
  • 4篇行政
  • 3篇洞庭湖流域
  • 3篇行政体制
  • 3篇养老
  • 3篇养老保险
  • 3篇政体
  • 3篇生态
  • 3篇土地利用总体
  • 3篇土地利用总体...
  • 3篇土地利用总体...
  • 3篇农村
  • 3篇主义
  • 3篇流域
  • 3篇湖流
  • 3篇环境影响
  • 3篇环境影响评价
  • 3篇耕地
  • 3篇规划环境

机构

  • 18篇南京农业大学
  • 15篇江苏省社会科...
  • 14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35篇王婷
  • 7篇欧名豪
  • 7篇郑俊鹏
  • 3篇章新平
  • 2篇毛德华
  • 2篇刘娜
  • 1篇张赐成
  • 1篇张新主
  • 1篇李忠武
  • 1篇杨延
  • 1篇廖梦思
  • 1篇刘琼
  • 1篇周国华
  • 1篇关华德
  • 1篇李放

传媒

  • 3篇学海
  • 2篇学术界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广东土地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大众科技
  • 1篇行政论坛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农业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基础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洞庭湖流域无雨日数的变化特征研究
2015年
利用近34年洞庭湖流域38个气象站点1980~2013年的降水数据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对洞庭湖流域无雨日数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34年,区域内年无雨日数最多的季节为秋季,最少为春季。年无雨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季节无雨日数来看,春季、夏季、秋季呈上升趋势,冬季无雨日数呈下降趋势。突变分析表明:年无雨日数可能在1981年、1991年和2006年发生了突变。无雨日数空间分布明显,流域站点春季无雨日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夏季由东部向西部递减;秋季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增加;冬季无雨日数以东部站点居多。就各个站点来看,流域站点多年平均无雨日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年无雨日数最大值出现在永顺,最小值出现在资兴。
王婷覃欣欣
关键词:突变分析洞庭湖流域
共享发展的历史探索与现实逻辑被引量:6
2016年
共享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价值追求,无产阶级运动的终极目标是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共享。共享发展的提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新阶段,凸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发展理念。当前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战略部署,在以"人民性"为核心的政治战略引导下,既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又要积极推进各个层面的制度建设。
王婷
关键词:共享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政策试析被引量:3
2014年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中具有全局性的关键环节,其中公共政策的有效践行具有基础性作用。通过对苏州城乡社保一体化政策的调研,我们发现"一体化"的政策环境与政策变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生态契合,而政策结构则是这种契合的理性外显;政策结构的良性运作依托于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政治生态,随着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交互融合于"一体化"政策过程中,反过来又为优化公共政策、维系政策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完善我国城乡社保一体化政策,有赖于三个方面的策略选择:优化城乡社保一体化的政策环境,创建良性契合的政策运行生态;拓展城乡社保一体化的政策结构,形成动态均衡的政策治理格局;创新城乡社保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建立民主参与的政策管理程序。
王婷
关键词:政策环境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行政体制改革的中国语境与中国命题被引量:8
2015年
现代性的叙事文本构成了中国行政体制变迁的宏大背景,并界定了其理论思维与实践走向,在此过程中,行政体制经历了一场从机构改革向行政体制综合改革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改革的话语变迁,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战略性转型。行政体制的发展轨迹始终植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既被现代化的进程所塑造和改变,又为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只有立足于现实的中国语境之中,方能正确把握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正确定位中国行政体制发展的未来走向,从而超越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境。
王婷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中国语境
政策问题建构研究——基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验证被引量:5
2017年
政策问题的建构历经问题感知、问题搜索、问题界定、问题详述四个层次的演化过程。通过问题感知把握问题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政策情境,这些政策情境作用于政策行动者的主观感知,进而产生不同的政策诉求;通过问题搜索,综合不同政策主体的政策诉求以获取元问题;通过问题界定,将元问题进行概念化的分析处理,进而形成实质问题;通过问题详述,对实质问题的价值根源、目标导向、形成机理等进行更详细、更具体的表达,最终确立正式问题。本文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问题建构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问题感知、问题搜索、问题界定、问题详述四个逐级推进的层次,试图揭示我国政策问题建构过程的动态演化和内在机理,以求为政策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提供整体分析的研究图景。
王婷
先导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依据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服务价值原理,利用先导区2008~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计算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和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土地利用结构、GDP与生态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3年先导区除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呈增长趋势外,其余地类面积均不断减少,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水域,下降了3.16%;2)先导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呈现小幅增大趋势,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呈现小幅下降趋势;3)先导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同时各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4)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和均匀化有利于提高先导区生态服务价值;5)先导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服务价值之间处于正向协调状态,且生态服务价值的增长速度小于GDP的增长速度,两型社会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郑俊鹏刘震宇王婷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服务价值先导区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卷化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在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中,差序伦理造就的人情化关系网络构建了强大的个体性社会资本,使其成为整合传统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所在。这一历史轨迹的延伸,直接渗透于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微观权力运作中,成为基层政权内卷化背后的隐性逻辑。现代性权力的运作机制唯有脱离传统的"统治-臣服"型二元模式,形成公共理性基础上的合作共治,方能实现基层政权边际收益的递增,从而终结内卷化的趋势。
王婷
关键词:内卷化权力公共理性
中国耕地有效供给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近年来,我国耕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供给,增强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分析框架,利用1998-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经济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对各省市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历史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发现,1998-2008年间,全国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基本稳定在1左右,基本实现有效耕地供需平衡,其中中部8省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历年均高于东部和西部,东部11省耕地有效供给水平下降最快。在归纳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受农业投入与技术进步、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强调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耕地利用的农业投入与技术进步、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的有效供给体系。
王婷欧名豪刘琼郑俊鹏
关键词:耕地影响因素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时空匹配格局被引量:8
2019年
农业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水土资源空间匹配关系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为了解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本文从虚拟水、虚拟耕地角度出发,定义了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系数的概念,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台湾、香港和澳门数据尚未收集)1998、2005、2011和2017年4种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时空匹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全国主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在增减交替中有所增加,其中4种粮食作物增减交替变化波动幅度大.东中部地区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的总量高于西部地区,总量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②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总量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地区构成特征明显,区域内部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系数呈现多样化.北方地区匹配程度总体优于南方地区.同时根据地区匹配系数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节水节地的现代高效农业、健全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相关法律制度和建立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等提高地区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王婷王芝潇毛德华
关键词: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
关于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马歇尔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现代自由主义社会由于形式上的政治平等与广泛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之间的冲突及失衡而面临的种种政治合法性危机,在古典自由主义的平等转向中,通过将社会权利的思想整合进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框架之中,实现了公民身份对于社会权利的收编,进而借助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的整合促进了自由主义自由原则与平等诉求的适度平衡。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公民身份体系与资本主义阶级体系之间的共谋。深入解读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对于科学勾勒公民身份的现实走向、揭示阶级统治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王婷
关键词:公民身份自由主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