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板式拉拔试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车致振动模拟试验方法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模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式拉拔试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车致振动模拟试验方法;本发明的车致振动模拟试验方法中,通过预制梁板,在梁板中并列的埋设多根拉拔钢筋,先浇段区域的拉拔钢筋中套设有保护套管,保...
- 富志鹏于利存 石旻昊 杜进生李星 袁朝华
- 文献传递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交通拥堵路段改造方案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在日益增多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既有高速公路交通拥堵路段改造常常是改扩建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拥堵路段改扩建方案的确定除考虑工程相关因素外,还需结合保通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交通仿真运行验证改扩建方案的合理性。依托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清湖立交-坂澜立交拥堵段的改造工程,介绍高速公路改扩建中交通拥堵路段的改造方案确定过程,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 李星张立
-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仿真
- 基于车辆悬挂系统的高速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路段车辆稳定性仿真被引量:4
- 2021年
- 曲线路段较其他路段更易发生交通事故,曲线路段上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为研究在高速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情况下的车辆稳定性问题,提升道路安全水平,针对经典的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模型中(简称刚体模型)对稳定性与安全性考虑不充分的情况,根据实际市场上主流车型的分布特点及动力参数,创新性地引入车辆悬挂系统。结合车辆在圆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指标,构建了基于车辆具有悬挂系统的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模型(简称悬挂模型)。以驾乘人员的舒适度为依据,对模型中横向力系数进行了修正,就各种设计速度对应的公路最小圆曲线半径给出推荐。最后,基于CarSim以及TruckSim创建的仿真,对刚体、悬挂模型稳定性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悬挂系统的车辆能保持稳定于小半径平曲线,对高速公路的过弯、转向情况适应能力更强。由悬挂模型计算的公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偏小,且目前规范中极限最小半径能保证车辆按照设计速度安全行驶,且有足够的安全余量。
- 王佐王贵山李星吴善根王松
- 关键词:交通安全动力学仿真
- 基于行车稳定性的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方式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针对目前公路线性超高过渡段存在行车稳定性不足以及小坡断面排水不良等问题,对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方式进行研究。基于动力学软件CarSim仿真平台,构建了3种曲线型超高渐变仿真模型,如三次抛物线、上半波正弦型、下半波余弦型曲线;同时,以高速公路的平曲线为仿真道路模型,分析了横坡为0处的超高渐变率,验证了不同超高渐变方式下的行车稳定性,并输出了相应的稳定性参数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多次抛物线、上半波正弦型、下半波余弦型缓和曲线超高渐变模型的超高渐变率最大值均大于线性过渡方式,分别超出50%,100%及57%。与线性渐变率为一定值不同,采用曲线型超高过渡方式进行过渡的渐变率为连续变化的值,上述超高渐变方法都在回旋线中点达到临界值,且渐变率关于中轴对称。曲线型渐变过渡起终点附近的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曲线较为平滑。通过对3类曲线型过渡形式下的排水长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三次抛物线的过渡形式更有助于超高过渡段的排水。建议超高过渡段中最大超高渐变率与零坡断面位置相结合,以此降低横向排水不畅路段的长度,增强路面排水能力。采用曲线型超高渐变模型对改善多车道高速公路长缓和曲线渐变段的稳定性及排水性能有重要意义。
- 屈强李星吴明先潘兵宏王贵山
- 关键词:交通安全动力学仿真行车稳定性排水性能
- 高速公路内侧车道小客车停车视距合理取值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停车视距不足路段交通运行仍然较为平稳的问题,提出多车道高速公路内外侧车道停车视距计算参数采用不同取值方法。当车辆在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驶入较小的圆曲线路段时,驾驶员处于有预期的高警惕性驾驶状态,如果前方发现障碍物所做出紧急制动停车决策的反应时间要短于其他车道上的车辆;基于汽车制动减速度与高速公路路面摩阻力系数计算方法的反应时间:有预期的高警惕性驾驶状态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可取1.5 s,计算得到的停车视距称为"紧急制动停车视距",适用于高速公路内侧车道;舒适制动反应时间取2.5 s,计算得到的停车视距称为"舒适制动停车视距",其值与规范值基本一致,适用于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除外的其他车道。结果表明:当设计速度为80 km/h时,紧急制动停车视距所需要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值与规范中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基本一致,结合既有高速公路所谓停车视距不足路段交通运行平稳的调查,认为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采用紧急制动停车视距较为合理;当设计速度为100 km/h或120 km/h时,紧急制动停车视距所需要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较规范中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大较多,不满足紧急制动停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应采取限速等措施。
- 林宣财王科李涛李星
- 关键词:交通安全最小圆曲线半径
- 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采用紧急制动停车视距安全风险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由于规范规定的停车视距所需要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较规范规定的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大得多,使规范指标如何执行成为争议的焦点问题。根据高速公路内侧车道小客车停车视距合理取值的研究,认为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采用紧急制动停车视距较为合理,但紧急制动停车视距较规范值小,针对采用紧急制动停车视距究竟有没有安全风险或安全风险究竟多大这一问题,从高速公路内侧车道被占概率、停车视距不足时可能碰撞速度与风险,以及换道行为的可能性与换道概率等多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内侧车道被占可能性仅有3种,但概率都非常小;而且如果内侧车道仅被占半个车道时换道可能性较大,在2级服务水平时换道概率超过65%,最高达79.4%,3级服务水平时换道概率在50%左右;根据紧急制动停车视距与规范值相比较分析,即使出现碰撞事故,但经计算可能的碰撞速度低于20 km/h,碰撞造成的可能风险与损失较小;根据紧急制动停车视距与汽车刹车试验得到的刹车距离进行比较,刹车距离明显短于紧急制动停车视距,安全富余度较大;根据路面横向力系数验算,圆曲线最小半径远小于规范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本研究认为山区高速公路采用紧急制动停车视距是合理的,安全风险非常小。
- 李星王科林宣财李涛王佐
- 关键词:交通安全山区高速公路
- 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修正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使下坡路段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更加符合货车制动毂温度变化规律,提高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指导连续下坡路线纵断面设计,基于连续下坡路段货车制动毂温升机理,通过对长下坡路段主导车型的行车动力学以及热力学分析,对同济大学制动毂温升模型进行修正,在同济模型以三轴载重货车为主导车型的基础上,采用与规范和实际中更符合的东风六轴铰接列车为主导车型,并在发动机辅助制动工况条件下,利用雅西高速3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对该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实车验证。结果表明:修正温升模型得到的温升曲线与实测温升曲线更贴合,且修正模型预测的温度与实测温度间的差异随坡长的增加逐步减小,平均差异为16.5℃,低于修正前模型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平均差异41.5℃。制动毂在3段下坡的预测温度与实测温度间的平均温差分别为21,12.4,21.4℃,均未超过25℃,且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修正后的温升预测模型精度更高,货车制动毂温升修正模型能更好地预测连续下坡路段的货车制动毂温升状况。
- 潘兵宏牛肖白浩晨林宣财李星
- 关键词:交通安全高速公路实车试验连续下坡路段
- 匝道横断面宽度及加宽位置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基于国内外对于匝道横断面及其各组成部分宽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对我国运营车辆进行调研,提出了不同车型的分类标准,结合我国当前常见车型对规范中车型尺寸进行了修正。在选定小客车与大型车代表车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横断面宽度影响模型,使用被多国规范所采纳的斯特拉霍夫经验公式和波良可夫经验公式对不同车型专用匝道车道的宽度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匝道车道宽度推荐值。基于驾驶员心理特性和停车视距的因素,在考虑侧向余宽、车身宽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满足驾驶人停车视距需要的不同圆曲线半径对应的匝道侧向净距值计算模型。结合匝道车道设计宽度,提出了左侧硬路肩宽度推荐值。从硬路肩紧急停车的功能出发,建立了满足紧急停车需求的匝道右侧硬路肩宽度计算模型,提出了不同设计速度下的右侧硬路肩宽度推荐值。根据车辆的转向和转动半径,建立了车辆行驶轨迹的几何模型。以大型车宽度为最不利条件,在车辆转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圆曲线设计半径和匝道车道数计算了匝道加宽位置和加宽值宽。根据驾驶员视点位置和车辆运行特征建立了曲线内侧车道视距计算模型,从而得到了不同设计速度的侧向余宽。综合考虑匝道车道宽度和路肩宽度研究结果,提出了匝道总体断面宽度推荐值。
- 吴明先周永涛李星潘兵宏李赞勇
- 关键词:交通安全匝道车道硬路肩
- 新形势下西安市交通问题及治理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21年
- 西安市已经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十大最拥堵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西安长远发展的顽疾,2020年初以来,西安市的交通问题有进一步恶化态势,为了缓解这座城市的交通压力,保障城市竞争力,本文针对当前西安市交通亚健康程度严重、停车位严重短缺、交通通勤时耗过长等问题,剖析了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梁静李星
- 关键词:交通拥堵智慧交通
- 板式拉拔试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车致振动模拟试验方法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模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式拉拔试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车致振动模拟试验方法;本发明的车致振动模拟试验方法中,通过预制梁板,在梁板中并列的埋设多根拉拔钢筋,先浇段区域的拉拔钢筋中套设有保护套管,保...
- 富志鹏于利存石旻昊杜进生李星袁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