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秋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新闻
  • 5篇宪法
  • 3篇新闻自由
  • 3篇政治
  • 3篇领土
  • 2篇舆论
  • 2篇民主
  • 2篇高校
  • 1篇新闻出版
  • 1篇新闻传递
  • 1篇新闻发表
  • 1篇新闻评论
  • 1篇新闻素材
  • 1篇新闻性
  • 1篇形式主义
  • 1篇行政
  • 1篇行政诉讼
  • 1篇行政诉讼法
  • 1篇行政行为
  • 1篇修正案

机构

  • 12篇西南政法大学
  • 3篇湘潭大学

作者

  • 15篇吴晓秋
  • 4篇黄建军
  • 1篇吴頔

传媒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政法论坛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岭南学刊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商务职业...

年份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宪法上的领土原则被引量:5
2015年
宪法对领土的调整和保护着重于领土原则的确立,主要包括领土的完整性、排他性和人民自决三大基本原则。领土完整性原则的内涵主要有领土组成部分的完整性、领土权利与权力的统一性、领土与领土上的资源不可分割性和领土与领土上人民的不可分离性。领土的排他性原则作为一项古老的国际法原则,在19世纪被各国宪法普遍接受,主要包括领土主权的排他性和领土权力的排他性等内涵。人民自决原则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才成为宪法上的一个新兴的领土原则。它最初只是选择民主的方式决定部分领土归属的一种方法,后来演变为国际法上的一个决定领土归属的原则,最终被众多国家的宪法所确认,但同时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就现代宪法的规定来看,它已经由一个领土独立自治原则演变为领土变更的限制原则。这些宪法原则,都应当成为我国宪法对领土保护的基本原则,以示我国对外反对领土侵略、对内反对领土分裂的坚定意志。
吴晓秋
关键词:完整性排他性
论宪法上的领土表达
领土是人类的依存之所,也是国家的屹立之地。领土观念萌生较早,但领土概念的形成相对较晚。领土的基础性概念是地理意义上的,但在国家生活中又被赋予丰富的政治法律内涵。自18世纪末期至今,领土已成为宪法规定的重要内容,自然领土问...
吴晓秋
关键词:宪法
文献传递
新闻自由要素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新闻自由是公民利用和直接从事新闻活动的自由 ,是公民利用新闻媒介知晓信息和表达意见或思想的基本权利。与其他自由权利不同 ,新闻自由是一个由众多自由要素所构成的复合自由体。如果以新闻的形成和运作的基本环节为经线 ,以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众两个层面为纬线来确定新闻自由的结构 ,那么新闻自由的结构要素应当包括 :获取新闻素材的自由、新闻传递自由、新闻发表和出版的自由、阅读和收听新闻的自由和新闻讨论和评论的自由。新闻自由正是由它们共同构成的自由实体。
吴晓秋
关键词:新闻自由新闻素材新闻传递新闻发表新闻出版新闻评论
论人的自由本性及其新闻渴求被引量:1
2003年
自由既是人类的天性 ,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诉求。对个体而言 ,它往往成为人们能够求知和求得真知的基本条件 ;对社会而言 ,它架起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同时 ,它还是社会舆论监督的保障和新闻事业勃兴的基石。
吴晓秋
关键词:新闻人性社会舆论
新闻自由的性质之辨被引量:7
2006年
在理论界,新闻自由的性质、内涵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有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之争,有个人权利和制度性权利之争,还有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之争。我们认为,以自由权利的内容和主体行使权利的身份判定,新闻自由是一种社会自由;以新闻自由确立的初衷和普遍意义来看,它应当是一种个人权利;从新闻自由的内涵和目的来看,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等概念都不能涵盖新闻自由,新闻自由不仅是公民意见和思想的表达权,同时也是公民获得资讯、信息的知情权。
吴晓秋
关键词:新闻自由政治自由社会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法律应对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前,我国应对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法律机制存在着立法不完善、《宪法》对事件中权利的限制与扩大规定的不足、行政执法程序与监督上存在缺陷、信息公开不及时准确等问题。因此,应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法的先进作法,完善相应立法和法律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完善各部门联动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以此健全我国的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法律机制。
吴頔吴晓秋
关键词:社会安全突发事件
论通过新预算法的宪法实施
2015年
通过新预算法修订的宪法实施体现为两者内在的价值的一致与外在形式的统一,预算法修订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完善,更是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新预算法保障了公民基本的财产权利,规范了政府的财政权力,加强了人大监督职能,提升了民众的宪法观念,具有明显的宪法性,是我国迈向法治国家、建设法治社会目标的制度安排,是落实宪法精神与价值的具体体现。同时,新预算法也在相当程度上要求宪法的呼应,以在宪法层面予以修改与完善。
吴晓秋黄建军
关键词:宪法实施
试论高校校报的新闻性
2001年
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过分强调校报的思想性、指导性 ,而忽视其新闻性 ,致使校报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校报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作者认为 ,校报具有的宣传教育功能、舆论引导功能、信息传播功能 ,必须借助它的新闻性方得以充分发挥。因此 ,增强校报的新闻性显得尤为重要 ,校报人员在增强校报的新闻性上应当做到选材求精、角度求新、报道求深、写作求短。
吴晓秋
关键词:新闻性新闻高校校报
宪法学视野下的税收法定及其实现
2014年
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维系国家公共服务得以正常运行的经济基础,更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博弈平衡的政治基础。而税收法定不仅结合了宪法理念与法治实践需要,更统一了限制政府权力与保障公民权利的要求,税收法定对推进政府的依法行政以及实现和保障公民的权利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税收法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我国税收法定的制度重构应着力于税收授权、人大税收立法能力、税收调整法定性及税收评价四个方面,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历史和现实以及宪法要求及法治规律的路径。
吴晓秋黄建军
关键词:税收法定宪法理念税收立法权
公法上领土概念的形成与建构被引量:1
2015年
领土作为古今政治和法律的重要概念,皆以领土的地理概念为基础。在法律上,最初的领土概念只是私法意义的一个权属概念,即领土为君主或国王所有和控制的地理范围。但伴随着主权概念从君主主权演变为国家主权之时,领土概念也就由私法上的权属概念演变为公法上的权属概念,其国家权力属性日益彰显,并衍生出三种国家领土学说:主权对象或客体说、国家的构成要素说和统治范围说。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反主权学说,又将国家领土带入了另一个认知领域,即一些公法学家拒绝了主权概念所支撑的积极主义或实质主义的领土观,走上了一条消极主义或形式主义的领土解释之路。他们要么把领土看成是对统治权力的一种地域限制,要么将领土与国家统治权的关系割断,把领土解释成纯粹的法律的效力空间,从而奠定了当今公法学上并行的两种领土概念:实质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领土概念。
吴晓秋
关键词:公法实质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