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丽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4篇PDCA循环
  • 3篇梗阻
  • 3篇肠梗阻
  • 2篇新生儿病房
  • 2篇循环法
  • 2篇炎性
  • 2篇炎性肠梗阻
  • 2篇抑素
  • 2篇早期炎性
  • 2篇早期炎性肠梗...
  • 2篇生长抑素
  • 2篇术后
  • 2篇护理
  • 2篇PDCA循环...
  • 2篇病房
  • 1篇导管治疗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新生儿室
  • 1篇性感

机构

  • 7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冯丽娟
  • 5篇孟宪静
  • 4篇王希柱
  • 4篇李敏
  • 4篇张茹
  • 4篇李丹
  • 3篇李丽
  • 3篇孙亚军
  • 3篇苗桂杰
  • 3篇李燕梅
  • 2篇周金平
  • 2篇沈丹薇
  • 2篇孙国华
  • 2篇刘会静
  • 2篇邵建富

传媒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DCA模式在提高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质量中的运用被引量:8
2015年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医疗干预行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侵入性治疗以及激素、抗生素、免疫抵制剂等药物的大量、不规范运用,导致院内感染率居高不下,有报道显示,每年全球由院内感染所致的病死率已经超过20%[1]。而在我国,院内感染控制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质量较低。有学者调查指出[2],我国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在4.6%-11.5%,而在总体院内获得性感染事件中,新生儿占到59.5%,由此可见,提高新生儿病房的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刻不容缓。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病房的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将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模式运用于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李丹王希柱张茹沈丹薇孟宪静李敏冯丽娟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率PDCA模式院内感染控制院内获得性感染PDCA循环
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行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有效率。记录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恶心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33%(P<0.01)。治疗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恶心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术后EPISBO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较好,治疗临床广泛应用。
李丽李燕梅冯丽娟孟宪静邵建富
关键词:老年早期炎性肠梗阻生长抑素疗效
多层螺旋CT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的价值,以及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MSCT表现。方法 选取于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检查与MSCT检查。统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MSCT表现。将所有患者的手术或者临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式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检出率,以及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效能。结果 MSCT检查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主要表现包括:(1)显现出肠壁水肿增厚;(2)出现广泛的积液渗出或者局部的积液渗出;(3)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4)无明确的梗阻点,也无明确的粘连扭折点;(5)在MSCT的增强扫描中显现出局部环形强化,或者在延迟强化的增强扫描中出现延迟强化,或者无明显的强化出现。MSCT诊断结果与手术或者临床随访结果的一致性高于DR(spearman系数分别为0.925、0.684)。MSCT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灵敏度高于DR(P<0.05),特异度与DR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体的诊断准确性高于DR(P<0.05)。结论 MSCT检查不仅能够有效检出腹部手术后的肠梗阻,且可有效鉴别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充分掌握该疾病在MSCT检查中的表现,可有效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
李丽李燕梅冯丽娟孟宪静邵建富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MSCT
PDCA循环在新生儿院内感染质量控制的应用
李丹苗桂杰王希柱李敏吴丙美沈丹薇孟宪静张茹孙亚军冯丽娟
该研究在国内首次制定出新生儿科的PDCA循环方案,并提出了详细、完整的护理策略,自行调控新生儿病房及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工作执行情况,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新生儿室护理人员的培训,通过不断...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
PDCA循环法在新生儿室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方法收集护理人员的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名。试验组按照PDCA的循环步骤进行培训,并要求护理人员对培训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进行熟悉和了解,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正确的方法进行巩固,形成责任护士-主管护士-护士长的三级质控网络,同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培训结束后进行再次循环直到护理人员独立完成所有护理内容,之后获得准入新生儿室的资格,并进行严格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的培训,准入和管理。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0.6%,试验组的发生率为4.6%,2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到新生儿室的日常培训和管理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降低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李丹李敏苗桂杰吴丙美王希柱孙国华刘会静冯丽娟张茹孙亚军周金平
关键词:PDCA循环法新生儿护理
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结肠恶性梗阻的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结肠恶性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功能指标、机体炎症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唾液酸(SA)、铁蛋白(Fe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P<0.01)。观察组的腹胀腹痛缓解率、排气恢复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肠恶性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肠道功能指标,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燕梅李丽冯丽娟孟宪静邵建富
关键词:生长抑素
探视指导联合PDCA管理模式在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为了控制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和提高护理质量,采用PDCA循环法的管理模式,同时联合进行家属探视的指导管理,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行PDCA循环法之前的新生儿53例为对照组。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行PDCA循环法之后的新生儿6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探视指导,观察组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探视指导的健康教育措施。比较2组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9.4%,观察组的发生率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模式进行探视指导,能够减少患儿的院内感染,提高患者家属的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李丹李敏苗桂杰吴丙美王希柱孙国华刘会静冯丽娟张茹孙亚军周金平
关键词:PDCA循环法新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