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磊
- 作品数:42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实现HMGCR基因敲除的方法
- 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实现HMGCR基因敲除的方法,是设计两个针对HMGCR基因的CRISPR/Cas9靶标序列,体外合成gRNA单链,经过退火处理获得两个gRNA双链DNA目的插入片段,并分别插入PX459...
- 王爱兵 刘谭彬郭时印谭磊 雷新诺王乃东胡意 李亚兰杨凌宸杨毅
- 文献传递
- 孔雀源蛔虫分子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 2022年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遗传变异探讨孔雀源蛔虫与其他蛔虫种群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中,以湖南省益阳市楠蓝孔雀生态养殖场的8只孔雀小肠中采集蛔虫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方法对其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pcox1)序列和nad1基因部分(pnad1)序列以及核糖体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利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基于3个基因位点构建孔雀源蛔虫和其它蛔虫的进化树,分析其种系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8只孔雀源蛔虫样品的pcox1、pnad1和ITS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442、512、1023~1029 bp,碱基差异分别为0.00%~0.45%、0.00%~0.39%和0.00%~0.87%,系统进化分析均显示8只孔雀源蛔虫与已知鸡蛔虫分离株聚类形成同一分支,与其他蛔虫所属分支分隔较远,说明本研究获得的8只孔雀源蛔虫均被鉴定为鸡禽蛔虫(Ascaridia galli),其研究结果可为孔雀蛔虫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 贺峻琳龚腾芳谭磊李芬刘伟
- 关键词:线粒体DNA
- 芷江鸭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解芷江县鸭寄生虫种类以及寄生虫病流行特点,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文章采用完全蠕虫学剖检和粪便检查两种方法,对芷江县的小河口、吴家垄、麻英塘、公平、蟒塘溪、冷水溪六个鸭场不同日龄雏鸭、成鸭共计120只进行寄生虫病学检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地区鸭群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多数存在复合感染,其感染主要以吸虫和绦虫为主,吸虫、绦虫、线虫感染率分别为68.33%、70%、41.7%。
- 侯强红谭磊王先坤邓兴珍刘伟
- 关键词:寄生虫感染率流行病学
- 基于LAMP-CRISPR/Cas12a可视化检测PCV2核酸的试剂盒及方法
- 一种基于LAMP‑CRISPR/Cas12a可视化检测PCV2核酸的试剂盒,包括CRPSPR‑Cas12检测体系和LAMP扩增引物,是将LAMP检测方法和CRPSPR‑Cas12检测方法相结合,建立的可实现猪圆环病毒2型...
- 王爱兵谭磊廖帆雷磊段德勇杨毅湛洋王乃东雷红宇邓治邦王玉格胡意
- 一种检测曼氏迭宫绦虫的引物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曼氏迭宫绦虫的引物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引物组包括:外引物cox1‑F3:TTTACTGTGGGGTTGGAC;外引物cox1‑B3:CAAGCAGAAAGAATTATACCAGT;内引物co...
- 刘伟高帅鹏靳元春柳亦松李昌恒谭磊
- 文献传递
- 犬乳头瘤病毒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21年
- 犬病毒性乳头瘤(Canine viral papillomatosis)是由犬乳头瘤病毒(Canine papillomavirus,CPV)引起的一种犬传染病,主要感染犬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如口腔、唇周、生殖器及皮肤),表现为疣或“花椰菜样”的乳头状瘤,恶化时可转化为鳞状细胞癌。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病毒的基础、预防及临床研究甚少,对该病毒及所致疾病的认识不足,因此,对CPV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现有报道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检测方法以及目前预防性疫苗研发状况进行综述,为未来深入研究CPV理论基础、临床检测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 李亚兰冯园杨雅娣胡意谭磊谭磊杨凌宸邓治邦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临床症状预防性疫苗
- 稳定干扰IFITM1表达的细胞系建立及对PRV、PCV2、TGEV在细胞内复制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为构建稳定干扰(IFITM1)基因表达的猪空肠上皮细胞系J2-KD(knockdown,KD),并研究干扰IFITM1表达后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影响。应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LKO.1-EGFP-Puro-IFITM1重组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产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表达IFITMshRNA的慢病毒,48 h后收集病毒上清。用收获的慢病毒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J2细胞)后,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及细胞有限稀释法,通过RT-PCR鉴定后,获得稳定干扰IFITM1基因的细胞系,并由MTT法验证干扰IFITM1表达对J2细胞生长无影响,将成功构建的干扰IFITM1表达的J2稳定细胞系命名为J2-KD。分别用PCV2、PRV和TGEV感染J2-KD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的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稳定干扰IFITM1表达的J2细胞系(J2-KD);在J2-KD细胞中PCV2和TGEV病毒复制拷贝数出现升高,而PRV出现降低的现象。表明,干扰IFITM1基因明显抑制PRV病毒复制,而促进TGEV和PCV2的复制,这为进一步研究猪源IFITM1蛋白功能及阐明其抗病毒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贺佳怡王爱兵杨凌宸颜可欣谭磊王教顺袁晓民
- 关键词:稳定细胞系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 羊多头蚴病综合防治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羊多头蚴病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广泛流行,是危害养羊业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潜在威胁。文章主要对多头蚴的临床表现、诊断技术、防治药物等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头蚴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 谭磊孙悦周湘刘伟
- 关键词:多头蚴病
- 湖南省蛇源裂头蚴线粒体nad4和nad5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蛇源裂头蚴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生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湖南省7株蛇源裂头蚴线粒体nad4基因和nad5基因部分序列(pnad4和pnad5),扩增产物测序后用DNAMAN 7.0、Meg Align、Dna SP 5.0和MEGA 5.0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湖南省7株蛇源裂头蚴pnad4和pnad5基因序列长度分别约为578 bp和484 bp,其碱基变异率分别为0~2.8%和0~0.8%;均检测到4个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810±0.016和0.905±0.011,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6±0.005和0.004±0.003,平均核苷酸差异为3.960和1.905。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7株裂头蚴分离株与来自不同地区或不同宿主的猬迭宫绦虫同在一个分支,属于猬迭宫绦虫;与阔节迭宫绦虫相隔较近,与其他绦虫相隔较远。结论湖南省蛇源猬迭宫绦虫遗传变异程度低,pnad4基因和pnad5基因均可作为检测猬迭宫绦虫的分子遗传标记。
- 龚腾芳贺峻琳谭磊谢李星刘伟
- 基于ITS基因分析蛇源裂头蚴种系进化关系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研究蛇源裂头蚴种系发育关系,本研究对大王蛇裂头蚴湖南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扩增与测序,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绘制种系进化树,分析蛇源裂头蚴与其它带科绦虫的种群遗传关系。结果显示,12个蛇源裂头蚴分离株ITS基因序列长度差异较小,为1 386 bp^1 404 bp;各分离株之间ITS-1和ITS-2差异分别为0.2%~1.3%和0.4%~2.2%,与Gen Bank中登录的其它带科绦虫相比,同源性均分别低于66.3%和52.1%。表明蛇源裂头蚴ITS基因序列在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可以作为蛇源裂头蚴的分子遗传标记。分离株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分离株与欧猬迭宫绦虫位于同一大分支,与其他带科绦虫得到了很好的鉴别。本研究为蛇源裂头蚴的鉴别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 靳元春刘进辉孔小鲜谭磊刘伟
- 关键词:核糖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