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杨
-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滇西兰坪盆地茅草坪脉状Cu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来源
- 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石英(A1和A2脉)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成分分析,以及A1脉石英H-O同位素、黄铜矿S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成矿流体分布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茅草坪脉状Cu矿床成矿流体是一套富CO2、中...
- 程杨宋玉财黄世强
- 关键词:脉状铜矿床成矿流体
- 文献传递
- 滇西茅草坪脉状Cu矿床形成于剪切变形末期-脉体构造与定年的证据
- 本文以滇西脉状铜矿带南段新发现的茅草坪脉状铜矿床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矿脉的构造观察和矿物云母定年,建立成矿和剪切变形的关系。研究表明,矿床热液矿物以三种形式出现:热液蚀变晕、平行剪切面理的热液脉(A1脉)、横切剪切面理...
- 程杨宋玉财薛传东黄世强
- 关键词:脉状铜矿床成矿机制
- 文献传递
- 滇西茅草坪脉状Cu矿床形成于剪切变形末期-脉体构造与定年的证据
- <正>兰坪盆地位于云南省西部兰坪-思茅地块北部,系特提斯构造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受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影响,发生了强烈的成矿作用。盆地西缘发育大量构造控制的脉状铜矿床,构成一条近南北向展布、长达100多公里的铜矿带...
- 程杨宋玉财薛传东黄世强
- 文献传递
- 滇西茅草坪脉状铜矿床脉体构造与成矿时代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西南三江造山带兰坪盆地西缘发育一条重要的脉状铜矿带,通常认为其成矿与盆地演化有关,而忽略了同处于盆地西缘的崇山剪切带和成矿的关系。茅草坪是近来在该带南段新发现的一例脉状铜矿床,本文通过详细野外工作厘定矿床地质特征,重点开展露头及镜下尺度的含矿脉体构造观察,在此基础上,分选成矿期热液白云母开展40 Ar/39 Ar定年,进而探讨成矿与剪切变形的关系。研究表明,矿床热液矿物以3种形式出现:热液蚀变晕、平行剪切面理的热液脉(A1脉)、横切剪切面理的热液脉(A2脉)。以上不同脉体中的矿物不仅有连续生长的特点,而且存在一定的交切关系,反映它们大致同期形成,但矿物沉淀顺序由早到晚变化。蚀变晕形成于早期,主要由电气石和石英组成,矿物呈强定向排列,长轴平行于剪切面理,为将挤压剪切应变下形成;A1脉形成略晚于蚀变晕,主要由电气石、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白云母、黄铜矿等组成,矿物弱定向排列,长轴近平行于剪切面理,为弱挤压剪切应变下形成;A2脉形成最晚,脉内矿物与A1脉相似,矿物无定向性、张性充填,反映形成时剪切变形已停止,可能为变形后应力松弛阶段形成的张性脉。因此,茅草坪矿床矿化形成在剪切作用由强变弱、直至停止的过程中,为剪切作用末期的产物。A1脉体中的白云母40 Ar/39 Ar坪年龄为20.34±0.19 Ma,可以代表矿床形成年龄,表明茅草坪地区的剪切作用结束于20Ma。综上表明,茅草坪矿床形成在崇山剪切带区域剪切走滑期间(末期),矿化受与剪切变形末期相关构造控制,是一个与崇山剪切带演化有关的脉状Cu矿床。因此,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矿带矿床成因应充分考虑与崇山剪切带演化的关系。
- 程杨宋玉财薛传东黄世强
- 关键词:脉状铜矿床兰坪盆地
- 滇西茅草坪脉状Cu矿床电气石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意义
- 脉状Cu矿床是发育在滇西兰坪盆地的一种重要的铜矿类型。该矿床在赋矿脉体和与其接触的围岩中产出了大量的电气石,通过野外露头和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电气石与矿化之间具有很好的关联性。鉴于电气石对流体研究的卓越性能,通过展开对电气...
- 黄世强宋玉财程杨
- 关键词:脉状铜矿床成矿流体电气石化学成分分析
- 文献传递
- 滇西兰坪盆地茅草坪脉状Cu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兰坪盆地西缘发育一条重要的脉状Cu矿带,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对该矿带南段新发现的茅草坪矿床进行流体包裹体和H-O-C-S同位素研究,结合前人发表的该矿带矿床的同位素数据,探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来源。茅草坪矿床早(A1脉)、晚(A2脉)两期含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为含CO2盐水包裹体,可细分为含石盐子晶、富液相(水溶液相)、富气相(CO2相)包裹体等不同类型。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共生特点,将其划分为3组包裹体组合:(1)第I组,出现在A1脉石英中,为富液相(I-W型)、富气相(I-C型)和含石盐子晶(I-S型)包裹体共生;(2)第Ⅱ组,同样出现在A1脉石英中,为富液相(Ⅱ-W型)和富气相(Ⅱ-C型)包裹体共生;(3)第Ⅲ组,出现在A2脉石英中,为富液相(Ⅲ-W型)和富气相(Ⅲ-C型)包裹体共生。测温结果显示:I-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在293~370℃之间,流体盐度为30.06%~39.76%Na Cleqv;Ⅱ-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在302~490℃之间,流体盐度为1.23%~18.63%Na Cleqv;Ⅲ-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在263~400℃之间,流体盐度为1.20%~11.34%Na Cleqv。同一组内,包裹体气/液相比高度变化,表明包裹体捕获时的流体呈不均一态,此时包裹体均一温度中低值部分近似代表该组包裹体真实的捕获温度。因此,从I组到Ⅲ组,包裹体分别捕获于280~320℃(I组、Ⅱ组)和260~280℃(Ⅲ组),结合盐度数据,反应初始成矿流体发生沸腾作用,伴随石盐子晶析出,流体盐度下降,随后温度降低。茅草坪矿床成矿流体富CO2的特点与区域内其他脉状Cu矿床一致,但盐度明显偏高。矿床热液石英的δDV-SMOW值变化在-94.6‰^-56.2‰之间,计算的流体的δ18OV-SMOW值集中在+8.1‰^+9.6‰之间,与区域其他脉状Cu矿床相似,数据主要落在原生岩浆水区域的下方,表明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但经历了开放系统下的脱气作用,没有盆地流体或大气降水的贡献;热液碳酸�
- 程杨宋玉财侯增谦薛传东黄世强韩朝辉庄亮亮
-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兰坪盆地
-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角砾岩及含角砾砂岩分类、特征及成因被引量:8
- 2016年
- 兰坪盆地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广泛发育特征特殊的角砾岩和含角砾砂岩,前人对其成因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矿区岩相构造填图的基础上,根据岩石角砾、杂基、胶结物成分和结构特点,划分出以下8类岩石:(1)层状含灰岩角砾砂岩,(2)方解石胶结灰岩砾角砾岩,(3)石膏/硬石膏胶结灰岩砾角砾岩,(4)铁泥质胶结灰岩砾角砾岩,(5)混杂状砂质胶结灰岩砾角砾岩(或称含灰岩角砾砂岩),(6)膏砂泥胶结复成分砾角砾岩,(7)砂质胶结复成分砾角砾岩,(8)含矿石砾角砾岩。其中,含矿石角砾岩形成于矿后,而其它角砾岩形成于矿前且可能近同期形成。角砾岩均处于下部"原地"和上部"外来"地层系统之间。研究认为含矿石砾角砾岩为矿后垮塌成因,其它角砾岩为(含砂)膏盐底辟成因,或含砂膏盐底辟破碎围岩、携带角砾流动的产物。目前角砾岩砂质杂基间的方解石胶结物和灰岩角砾间的方解石胶结物,可能为后期含有机质流体与先存的、作为胶结物的膏盐反应形成。这一过程同时产生H2S,对后期成矿具有重要意义。角砾岩的矿化与膏盐底辟体有关,具"单中心"分带、"多中心"叠加的特点。矿化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热液矿物交代角砾岩间或砂质杂基间的方解石胶结物,角砾本身弱/无矿化。比较而言,层状含灰岩角砾砂岩为含矿最普遍,次为方解石胶结灰岩砾角砾岩、铁泥质胶结灰岩砾角砾岩、含矿石砾角砾岩,混杂状砂质胶结灰岩砾角砾岩局部含矿。
- 庄天明宋玉财侯增谦薛传东韩朝辉张翀程杨王哲翟忠保
- 关键词:角砾岩兰坪盆地
- 滇西兰坪盆地茅草坪脉状Cu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来源
- 2014年
- 中国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是为一套中新生代红层盆地,北部的兰坪盆地发育了一系列脉状Cu矿床和砂岩型Cu矿床。砂岩型Cu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得到了一致的认可,认为成矿流体来自盆地卤水;而脉状Cu矿床的成矿流体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条成矿带北段的金满连城Cu矿床,其次是科登涧、小格拉、水泄Cu矿床等,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认为成矿流体来自盆地卤水。然而。
- 程杨宋玉财黄世强
- 关键词:兰坪盆地成矿流体特征矿床滇西CU
- 中亚造山带东缘迪彦庙俯冲增生杂岩带早二叠世洋内弧岩浆作用及构造背景被引量:24
- 2019年
- 洋陆转换岩石学证据(洋内弧)的发现使识别、重建、研究洋盆转化为大陆成为可能.对中亚造山带东缘迪彦庙俯冲增生杂岩带内蛇绿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Sr Nd同位素以及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识别出一套洋内弧火成岩组合.MORB Like玄武岩锆石U Pb谐和年龄为286.1±6.1 Ma,代表洋内初始俯冲时代;HMA锆石U Pb谐和年龄为283.7±4.7 Ma,代表首次岩浆作用后、俯冲程度加深的岩浆作用时代;岛弧拉斑玄武岩(IAT)锆石U Pb谐和年龄为241±5 Ma,指示古亚洲洋早三叠世逐渐向着正常岛弧岩浆作用转换的大陆化方向发展.从MORB-Like玄武岩到HMA再到IAT的岩石组合序列代表了洋内俯冲作用由浅到深的递进演变以及洋盆向大陆边缘岛弧逐步演化的洋陆转换过程.
- 程杨程杨肖庆辉李廷栋李岩范玉须李岩
- 关键词:ND同位素中亚造山带
- 滇西茅草坪脉状铜矿床电气石的发育特征、成分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位于滇西兰坪盆地西缘的茅草坪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脉状铜矿床,与该区其他脉状铜矿不同,它发育大量热液电气石。本文对矿床电气石的发育特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以此探讨电气石生长和成分的控制因素、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茅草坪矿床铜矿体由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及伴生的热液蚀变晕组成。电气石可分为两类:较早沉淀的蚀变晕电气石(T1)和较晚沉淀的脉体内电气石(T2)。T1电气石与石英共生,出现在变碎屑岩(T1-Q)和大理岩(T1-M)中,矿物强烈定向生长,长轴平行于围岩的剪切面理,颗粒相对细小,此阶段无含铜硫化物生成;T2电气石伴有黄铜矿生成,矿物长轴多与围岩的剪切面理斜交、呈弱定向生长,或不定向地生长,矿物颗粒相对粗大。由此反映在矿床热液矿化过程中,控制热液矿物生长的构造应力由强剪切到弱剪切及剪切停止的趋势变化。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电气石均属于碱性族,主体为镁电气石。T2电气石在背散射图像下存在明暗环带,与Ti、Fe、Mg含量的差异有关,也反映该期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呈波动变化。茅草坪电气石的化学组成主要受流体成分控制,但T1-Q电气石相对富Al,T1-M电气石相对富Ca,表明围岩对蚀变晕电气石成分有一定影响。矿床以镁电气石为主的特征,暗示成矿流体不可能直接来自未经历水-岩相互作用的壳源花岗岩岩浆水。T2电气石较T1电气石具有高的Fe^(3+)/(Fe^(3+)+Fe^(2+))值,表明矿床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可能是一个氧逸度升高的过程。结合区域脉状铜矿流体特征、金属组合、围岩和蚀变特征,推测茅草坪矿床及滇西脉状铜矿床迁移Cu的流体可能是CO_2缓冲p H值的还原性流体,在矿化部位流体氧逸度升高很可能是含铜硫化物沉淀的重要机制之一。
- 黄世强宋玉财程杨薛传东韩朝辉庄亮亮
- 关键词:电气石流体脉状铜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