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
- 作品数:55 被引量:53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35~74岁成人肥胖发病率及其可控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 了解我国成人肥胖的发病率,并探讨肥胖相关可控危险因素.方法 以1998年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200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27 020名35 ~ 74岁成人的调查作为基线,进行平均7.9年的前瞻性随访,收集肥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标;以BMI (kg/m2) 24.0~27.9作为超重,≥28.0作为肥胖,分别计算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南北方、城乡等基线相关因素后,计算各危险因素对于肥胖发病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我国35 ~ 74岁成人肥胖年发病率为6.97‰,女性(7.74‰)高于男性(6.10‰),北方(9.29‰)高于南方(5.10‰),农村(7.28‰)高于城市(6.52‰),超重年发病率为24.83‰.多因素调整后,与高中(12年教育)以下学历人群相比,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肥胖发病风险降低18%;中等收入人群肥胖发病相对风险是低收入人群的1.28倍;与从事中-重度体力工作人员相比,从事轻度体力工作和非在岗(家务劳动和退休)人员发病风险分别增加32%和63%;常饮牛奶和食用中等量水果,分别可以降低38%和19%的肥胖发病,而食用较多红肉可增加肥胖发病风险,常饮花茶者肥胖发病相对风险是不饮茶者的1.34倍.结论 我国35~ 74岁成人肥胖发病率达6.97‰.为了预防与控制肥胖流行,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鼓励喝牛奶,适量食用水果,减少红肉的摄入和花茶的饮用,尤其是在低学历和中等收入人群中.
- 李建新樊森李莹陈纪春曹杰黄建凤赵连成刘小清俞玲邓颖陈娜萦郭东双阮连生顾东风
- 关键词:肥胖发病率可控危险因素
- SCNN1B和SCNN1G基因多态性与冷加压试验血压反应的关联研究
- 目的:研究阿米洛利敏感的内皮钠通道基因SCNN1B和SCNN1G的单核苷酸多态(SNP)与冷加压试验(CPT)血压反应的关联关系。方法:在631个家庭的1998例中国汉族个体中进行冷加压试验,分别在基线和冷加压试验后0分...
- 王倩倩李立华刘雪会鲁向锋陈恕凤曹杰李建新刘冬华黄建凤顾东风
- 关键词:血压冷加压试验单核苷酸多态
- 文献传递
- 吸烟和体质指数与肺癌发病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吸烟和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对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1974、1979和1980年,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首都钢铁公司5137名年龄≥18岁男性工人进行心血管疾病基线调查,于1982、1987、1993和2001年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和不同BM I水平与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以1974、1979和1980年资料作为基线,进入队列950、1163和3024人,共5137人。以肺癌发病作为观察终点,共随访了103715人.a,实际随访4986人,失访151人,每个观察对象平均随访20.8a,随访率97.06%。此期间发生肺癌106人,其中97人已死亡,肺癌发病率为102.2/10万人.a。肺癌组年龄、吸烟率、饮酒率均高于非肺癌组,BM I低于非肺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等因素后,大量吸烟可增加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R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BM I的增加,肺癌发病率逐渐降低。调整年龄等因素后,吸烟工人中的肺癌发病RR随BM I升高顺序依次为1.00,0.57和0.33;剔除随访5a新发的10名肺癌患者后,吸烟工人的肺癌发病RR依次为1.00,0.52和0.33,均呈随BM I增加而发病危险降低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按吸烟与否和不同BM I分组,经调整年龄、饮酒情况后,以吸烟+低体重组为参照,不吸烟+正常体重组、不吸烟+超重和肥胖组、吸烟+正常体重组与吸烟+超重和肥胖组肺癌发病R R分别为0.25(95%CI:0.08~0.84,P<0.05),0.16(95%CI:0.04~0.74,P<0.05),0.45(95%CI:0.46~1.24,P>0.05)和0.23(95%CI:0.07~0.77,P<0.05)。结论吸烟和低体重人群增加肺癌发病危险,戒烟和保持正常体重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 陈纪春吴锡桂段秀芳于学海郑润平王建华李建新顾东风
- 关键词:肺肿瘤吸烟
- 新疆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健康成年人脂蛋白(a)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我国塔吉克族和哈萨克族健康成年人脂蛋白(a)[Lp(a)]水平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5—10月和2022年3—6月,分别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富蕴县收集2637名塔吉克族[男1010人,年龄(40.08±14.74)岁;女1627人,年龄(38.27±12.90)岁]和1911名哈萨克族[男720人,年龄(42.10±12.26)岁,女1191人,年龄(40.30±10.28)岁]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样本,检测空腹血糖(FBG)、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p(a),描述Lp(a)水平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塔吉克族和哈萨克族Lp(a)水平,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两民族Lp(a)水平相关因素。结果塔吉克族人和哈萨克族人Lp(a)水平分布均呈偏态分布,Lp(a)水平范围分别为0.40~1229.40 mg/L和0.62~2108.58 mg/L,Lp(a)水平分别为78.90(38.60,190.20)和103.30(49.57,234.2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塔吉克族男性和女性Lp(a)水平分别为77.45(39.80,187.10)和79.90(38.60,192.30)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哈萨克族男性和女性Lp(a)水平分别为109.42(50.49,230.38)和99.01(49.11,237.25)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将两民族数据合并分析,调整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血压、血糖等因素后,Lp(a)水平与LDL-C水平(标准偏回归系数0.136,P<0.001)和民族(标准偏回归系数0.066,P=0.008)相关。结论塔吉克族和哈萨克族健康成年人Lp(a)水平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哈萨克族Lp(a)水平高于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和哈萨克族不同性别间Lp(a)水平均无差异,LDL-C和民族是Lp(a)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 金梦龙马吾苏木·马木特合巴丽·沙帕尔买买提李建新曹杰孟凡华赵倩李华垠姬虹宇贾林·阿布扎力汗阿布都哈力克·艾盖西鲁向锋付真彦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塔吉克族
- 从新闻“一包烟的温暖”反思媒体对控烟工作的导向被引量:1
- 2013年
- 2013年2月4日,央视《新闻1+1》栏目播出了"春节,带什么回家?!",片中一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带给父亲最珍贵的礼物是一包中华烟,在烟草已成为我国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的当前,央视作为主流媒体,将一包烟视作最真挚的感情,并在全国范围大加宣传,
- 李建新
- 关键词:吸烟控烟媒体
- 生活方式对中国35~74岁成年人中心型肥胖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调查我国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生活方式对中心型肥胖发病的影响.方法 2007-2008年,对1998年和2000年建立的两个队列中27 020名35 ~ 74岁成年人进行随访,收集腰围及生活方式等相关指标;以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和≥80 cm作为中心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计算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基线相关变量(性别、年龄、南北方、城乡及生活方式等)后,计算生活方式对中心型肥胖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 我国35 ~ 74岁成年男性中心型肥胖(腰围≥90 cm)标化年发病率为2.19%,65岁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使用腰围≥85 cm和≥80 cm标准,女性中心型肥胖标化年发病率分别为2.64%和4.06%,更年期后(55 ~ 74岁)发病率明显升高.多因素调整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发病的相对风险较低[RR =0.84(95% CI:0.74 ~0.96)];中心型肥胖发病风险随着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升高而升高;与中-重度体力工作者相比,非在岗者(从事家务劳动和退休者)的发病风险较高[RR=1.17 (95% CI:1.01 ~ 1.36)];饮酒[RR=1.15(95%CI:1.01 ~ 1.32)]、饮花茶[RR=1.49(95%CI:1.28 ~ 1.72)]可以增加中心型肥胖的发病风险,而喝牛奶[RR =0.85(95% CI:0.74 ~0.97)]、饮红茶[RR =0.74(95% CI:0.58~0.95)]可以降低其发病风险.结论 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中心型肥胖最有效的途径,应在全社会中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摒弃不良习惯,以遏制中心型肥胖的流行.
- 李建新李莹陈纪春曹杰黄建凤赵连成刘小清俞玲邓颖陈娜萦杨军杨小平顾东风
- 关键词:发病率中心型肥胖
- 与冠心病易感性关联的易感区域chr4q3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与疾病易感性相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特别涉及一种与冠心病易感性关联的易感区域chr4q3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在评估冠心病易感性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是位于染色体4q32上...
- 顾东风黄建凤李建新鲁向锋王来元李宏帆
- 文献传递
- 罗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与期望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分析与服务需求相关的因素,为制订家庭医生服务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月通过"罗湖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对罗湖区居民开展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网络调查,共收集有效答卷14487份。问卷主要内容为居民基本情况、期盼的家庭医生服务、支付方式、签约方式、医生团队信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首诊和健康档案等。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罗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64.01%的调查对象希望有一个随时咨询的医生朋友,23.79%的调查对象希望政府全额购买服务,仅17.68%选择完全自付费用,67.22%的居民选择通过社区签约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医院就诊签约,65.43%的调查对象希望了解家庭医生团队的专业专长,53.59%的人希望知道家庭医生的电话、微信等联系沟通途径,80.47%的签约对象愿意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首诊,83.13%的调查对象愿意为了健康自行到附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自己健康档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22)更希望政府全额支付家庭医生服务;企业员工(OR=1.15)和个体工商户(OR=1.22)、在罗湖居住或工作5~9年者(OR=1.12)、与其他家庭成员同住者(OR=1.40)以及深圳医保二档(OR=1.54)和三档者(OR=1.38)的网络签约意愿较高;女性(OR值分别为1.41、1.49)、<45岁(OR值分别为1.44、1.46)、企业员工(OR值分别为1.16、1.20)、罗湖居住≥10年(OR值分别为1.51、1.42)、与直系亲属同住(OR值分别为1.53、1.46)更倾向于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首诊和更愿意主动登记建立健康档案(P<0.05)。结论罗湖区中青年人群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多样,应关注男性、年龄大、收入低、没有深圳医保一档人群的需求意愿,以期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和优质�
- 林锦春李笑丛黄文静刘芳超王箭李建新黄永平曹杰程蕊容鲁向锋陈纪春孙喜琢顾东风
-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
- 首都钢铁公司男工主要死亡原因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首都钢铁公司男工队列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对1974、1979和1980年入选的5137名平均年龄在45岁的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男工进行了全死因及冠心病、脑卒中发病死亡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0.8年。疾病死亡登记按MONICA方案进行。用观察人年计算死亡率,并采用我国2000年人口构成进行年龄调整。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用校正的相对危险度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死亡事件760例,全因死亡率为732.9/10万人年,年龄标化死亡率为643.0/10万人年。排序在前3位的死亡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脑卒中和心脏疾病,其年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31.3/10万人年、139.3/10万人年和96.4/10万人年。因恶性肿瘤、脑卒中和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4%。在恶性肿瘤死亡中肺癌的死亡居第一位,在心血管疾病死亡中排在前列的死因分别是脑卒中、冠心病、肺心病和心衰。经多因素调整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总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440(1.174-1.765)、1.615(1.370-1.904)和1.274(1.057-1.537),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是24.4%、16.5%和4.5%。结论癌症和心脑血管病是首都钢铁公司男工的主要死因,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是增加总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 段秀芳吴锡桂于学海郑润平李建新王建华陈纪春顾东风
- 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
- 2024年
-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联。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1 113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8~2009年、2013~2014年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测,并于2013~2014年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累积空腹血糖水平(至少两次空腹血糖的10年加权累积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50.0 mmol/L组(n=495)、50.0~55.9 mmol/L组(n=345)、56.0~69.9 mmol/L组(n=176)及≥70.0 mmol/L组(n=97)。CAC评分>0分定义为存在CAC。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对CAC的影响,并根据性别、年龄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 113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9.7±6.4)岁,其中男性523例(47.0%),478例(42.9%)存在CAC。随着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CAC比例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累积空腹血糖水平<50.0 mmol/L组相比,50.0~55.9 mmol/L组、56.0~69.9 mmol/L组及≥70.0 mmol/L组研究对象存在CAC的OR (95%CI)分别为1.43 (1.04~1.98)、1.92(1.24~2.99)和2.79(1.35~5.77)(Ptrend<0.05)。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CAC风险增加34%(OR=1.34,95%CI:1.12~1.59,P<0.05)。在各亚组中,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的CAC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CAC的危险因素,提示长期维持健康血糖水平的重要性。
- 李晨阳刘芳超陈恕凤李建新曹杰黄克勇赵连成李莹黄建凤吕滨鲁向锋顾东风
-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