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新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纤维品质
  • 1篇棉花

机构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王友华
  • 1篇周治国
  • 1篇陈兵林
  • 1篇陈吉
  • 1篇马伊娜
  • 1篇刘敬然
  • 1篇吕丰娟
  • 1篇张新新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温光互作对棉花不同空间部位纤维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为采取适宜栽培措施减轻花铃期不适宜温光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度敏感性差异较大的科棉1号(低温弱敏感型品种)和苏棉15号(低温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4月25日、5月25日、6月10日)播种和花铃期遮阴(相对光照率CRLR为100%、80%、60%),形成花铃期不同的温光条件,研究温光互作(用铃期内累积辐热积PTP表示)对棉花不同空间部位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1)铃期内日均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是造成棉纤维品质差异的主要气象因子,棉株不同空间部位各气象因子值纵向随果枝数增加、横向随果节数增加均逐渐降低。(2)纤维品质指标中马克隆值对温光互作最为敏感,其次为纤维比强度、纤维长度。(3)各空间部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随铃期内PTP的增加均呈抛物线型变化。各空间部位各纤维品质指标理论最大值,纵向比较内围果节以中部果枝最大,下部次之,上部最小,横向外围果节的理论最大值均小于其内围果节。中部内围铃各纤维品质指标达到优质棉A级、AA级时适宜PTP范围最广。低温敏感型品种各纤维品质指标适宜PTP范围皆低于低温弱敏感型品种。(4)纤维比强度的适宜PTP范围较小,是优质棉A级的主要限制因素;马克隆值和比强度适宜PTP匹配性差,是优质棉AA级的共同限制因素。棉纤维品质在PTP 183.5—633.7 MJ·m-2(科棉1号)、229.0—589.6 MJ·m-2(苏棉15号)时达到优质棉A级,在304.7—452.9 MJ·m-2(科棉1号)、346.6—357.8 MJ·m-2(苏棉15号)时达到优质棉AA级,两年试验中除6月10日播期CRLR60%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达到优质棉A级;而达到优质棉AA级的只有4月25日播期CRLR80%、CRLR60%处理和5月25日播期CRLR80%处理。【结论】棉花各纤维品质指标均有其适宜的PTP范围,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是各空间部位达优质棉的
张新新陈吉刘敬然吕丰娟马伊娜王友华周治国陈兵林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