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珺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球化
  • 2篇轴承钢
  • 2篇贝氏体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碳化物
  • 1篇退火
  • 1篇退火工艺
  • 1篇球化退火
  • 1篇球化退火工艺
  • 1篇化物
  • 1篇滚动接触疲劳
  • 1篇AL

机构

  • 2篇燕山大学

作者

  • 2篇单珺
  • 1篇张福成
  • 1篇郑春雷
  • 1篇张明
  • 1篇陈晨
  • 1篇赵敬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GCr15SiAlMo贝氏体轴承钢球化退火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对新型无碳化物贝氏体轴承钢-GCr15Si Al Mo的球化试验研究,优化出一种适于轴承钢的循环球化退火新工艺。利用扫描电镜对球化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用X射线衍射仪对碳化物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r15Si Al Mo无碳化物贝氏体轴承钢具有优良的碳化物球化特性。试样通过四周期的循环球化退火(大约6 h)后,组织中的碳化物基本球化完全,但是在700℃等温10 h的普通球化退火处理试样中仍存在大量的片状碳化物,由此证明,循环球化退火工艺比普通球化退火工艺的球化速度更快,球化更完全。球化处理后钢中碳化物的平均直径均达到了0.55μm以下,直径在1μm以下的碳化物百分比在93%以上,甚至达到99%。同时研究表明,Al可有效提高轴承钢的A1点,抑制球化过程中网状渗碳体的生成,并且适量的Al还能够改善轴承钢的球化特性,抑制碳化物的长大。
单珺郑春雷张福成张明赵敬陈晨
关键词:球化退火轴承钢贝氏体碳化物
含Al贝氏体轴承钢的快速球化工艺及接触疲劳性能研究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适用于新型含Al高碳铬贝氏体轴承钢的快速球化工艺,以缩短球化时间,降低球化成本。此外还研究了Al元素在轴承钢球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贝氏体轴承钢的疲劳性能。 通过对新型无碳化物贝氏体轴承钢-...
单珺
关键词:球化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