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洁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6篇血液透析
  • 6篇血液透析患者
  • 6篇透析患者
  • 5篇蛋白
  • 5篇血红
  • 5篇血红蛋白
  • 5篇红蛋白
  • 3篇血管
  • 3篇血管事件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事件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动静脉内瘘血...
  • 2篇动静脉内瘘血...
  • 2篇心脑
  • 2篇心脑血管
  • 2篇心脑血管事件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7篇张爱华
  • 7篇张丽洁
  • 6篇张枫
  • 6篇朱宁
  • 6篇范敏华
  • 3篇崔专
  • 2篇苏春燕
  • 2篇田信奎
  • 2篇庄震
  • 2篇庞欣欣
  • 1篇杨文领
  • 1篇阿拉塔
  • 1篇何莲
  • 1篇来璇
  • 1篇毕淑红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合理的高水平转铁蛋白饱和度有助于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持续达标
目的 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持续达标及不达标的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 收集2011年1月在北医三院肾内科血透室透析的116 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半年至2011年6月,男性62 例,女性64 例,平均年龄 6...
张爱华张丽洁庞欣欣崔专张枫朱宁苏春燕范敏华
子痫前期患者的肾脏远期预后随访调查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肾脏远期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5~2011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时诊断为子痫前期的患者,观察肾脏长期预后,分析遗留肾脏损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院时39.4%(121/307)的患者尿蛋白转阴,产后3个月仍有49.2%(151/307)患者尿蛋白未转阴。(2)截止到随访结束,307例子痫前期患者中,5例(1.6%)患者产后持续尿蛋白阳性,共18例(5.9%)患者仍遗留高血压,所有随访患者肾功能均正常。(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子痫前期患者产后3月尿蛋白未转阴的危险因素是产前尿蛋白定量≥3.0g/24h(HR=3.560,95%CI 1.694~7.482,P=0.001)、收缩压≥155mm Hg(HR=2.031,95%CI 1.049~3.934,P=0.036)、子痫前期分期为重度(HR=2.580,95%CI 1.166~5.708,P=0.019);远期遗留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产前收缩压≥160mm Hg(HR=7.875,95%CI 2.081~29.794,P=0.002)、血红蛋白≥123g/L(HR=3.517,95%CI1.170~10.577,P=0.025);但因病例数较少未能分析出远期遗留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结论绝大部分单纯子痫前期患者肾脏远期预后相对良好,仅少数子痫前期孕妇产后长期遗留持续蛋白尿(5/307例,1.6%)、高血压(18/307例,5.9%)。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产前尿蛋白定量≥3.0g/24h、收缩压≥155mm Hg、子痫前期分期为重度是子痫前期患者产后3月尿蛋白未转阴的危险因素;而产前收缩压≥160mm Hg、血红蛋白≥123g/L,是子痫前期患者远期遗留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由于远期遗留蛋白尿的病例数较少,尚没有发现远期遗留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子痫前期患者更远期的肾脏预后需要更大样本更长期的随访研究确定。
张丽洁张爱华
关键词:子痫前期蛋白尿随访
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及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关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及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及化验资料完整者116例,随访从2011年7月--2013年12月结束。男性62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3±13岁,随访记录至2013年12月时上述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以及全因死亡的终点事件,评估计算每位患者入选前半年血红蛋白的变异性(用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异系数=血红蛋白标准差(SD)/平均数×100%来计算)与心脑血管事件、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以及死亡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每位患者计算Charlson合并症评分。结果随访过程中全因死亡19例,心血管死亡9例,26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1例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行手术治疗好转,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红蛋白变异系数大于6.2%及血清白蛋白小于38.1g/L其心脑血管事件及内瘘堵塞的发生率明显增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红蛋白变异系数〉6.2%、血清白蛋白〈38.1g/L,Charlson合并症评分是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及内瘘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异性和低蛋白血症是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丽洁张爱华朱宁崔专田信奎庄震张枫苏春燕范敏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脑血管事件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血红蛋白变异性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吉内瘘堵塞及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心脑血管事件,内瘘堵塞及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收集2011年1月在北医三院肾内科血透室透析的116 名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至2013年12月,男性62 例,女性64 ...
张爱华张丽洁田信奎张枫阿拉塔朱宁范敏华
合适的转铁蛋白饱和度有助于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持续达标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持续不达标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1月在北医三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透析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半年血红蛋白及生化检验指标至2011年7月,男性62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63±13岁,每月检测血常规,每3月检测1次血清铁,总铁综合力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目标值范围定为:110-125 g/L。根据随访开始半年期间血红蛋白检测的每一个Hb值分为2组:持续达标组:观察期Hb检测值均在目标范围,非持续达标组。结果:在随访半年期间持续Hb达标组19例,各种非持续达标组94例。持续达标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异性(每个患者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数的标准差)明显低于其他非持续达标组(3.9±1.4比6.7±3.8,P〈0.01),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高于其他非持续达标组(32.8%±15.8%比24.4%±7.9%,t=-2.209,P=0.035)。结论合理的转铁蛋白饱和度(平均值32.8%)有助于血液透析患者维持血红蛋白持续达标。
庞欣欣张丽洁张枫朱宁崔专杨文领毕淑红张爱华范敏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转铁蛋白饱和度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低水平预测患者全因死亡
目的 尾加压素Ⅱ和与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文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水平与新发心血管事件负相关.但是否与全因死亡关系未明.我们假想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有关.方法 入选2011 年4-6 月在我院血透中心...
张爱华来璇张丽洁庄震何莲朱宁范敏华张枫
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及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关
张爱华陈冠仲张丽洁张枫朱宁范敏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