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以《论语》为范本看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
- 2013年
- 孔子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君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所言的君子是身份君子和德性君子的统一。在立足君子人格"德位一致"的基础上,在德性视野中,从仁义礼智信"五德"角度,孔子确立了君子人格的素质。
- 刘亚明
-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五德《论语》
- 王阳明恢复《大学》古本“亲民”意图考论
- 2022年
- 朱熹把《大学》三纲领之一的“亲民”改写为“新民”,王阳明则极力主张恢复《大学》古本“亲民”。这引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争议。王阳明对朱熹理论的挑战使他付出了学术上的不利声誉和巨大政治代价,但依然故我。王阳明恢复《大学》古本“亲民”之举有其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文献考据上返本复原,恢复《大学》古本原文;二是为打通经典与其良知心学的理论关隘,达到一种相互阐释的逻辑互证;三是出于“万物一体之仁”下伦理政治实践的需要,而从理论上建立根源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 刘亚明
- 关键词:亲民良知
- 从《论语》看孔子幸福观的特质被引量:2
- 2014年
- 孔子的幸福思想散见于《论语》等诸多典籍中,其幸福观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色彩,内容上包罗了从物质到精神、由内隐到外显,涉及个人与社会、世俗与超越等多个层面,有明显的伦理性与人格体验特质。
- 刘亚明
-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
- 佛教语境中的“宗教”及其对普适性宗教概念的启发
- 2021年
- 在中国佛教语境中,“宗”与“教”是意义密切关联的对应词,而二词结合形成的“宗教”一语的内涵显示出巨大的概念普适性,具有统合、概括中国宗教乃至世界一切宗教现象的潜质。其中,有着一般宗教普遍具有的信仰与崇拜的特点,又保持着很高的理性因素。这些都有助于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建立,也可以给中国宗教学理论走向世界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刘亚明
- 关键词:宗教概念信仰
- 作为大乘菩萨行法的“五法”忏悔
- 2011年
- 一、忏悔与"五法"忏悔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一说,忏悔是其中之一。忏悔是华梵合成词,"忏"即"忏摩"的略称,梵语ksama之音译,意思是请求被冒犯对方息瞋,容恕自己的过错,因为请恕必须用一定仪式表达,使对方能够感知并接受.所以“阡摩”具有仪式的特征;“悔”是中国固有之词,意思是追悔、悔过,即追悔过去之罪.强调对已做罪业的自责。
- 刘亚明
- 关键词:忏悔菩萨行大乘合成词仪式佛教
- 低碳消费伦理:自由与公正之张力被引量:7
- 2010年
- 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同为基本人权,都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所必需,具有同等的内在价值,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低碳消费伦理在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的关系中,更加倾向于对消费公正的关注,尤其是代际公正和生态公正,因而有削弱消费自由之嫌。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伸张消费自由,如何消解消费公正与消费自由之间的反向张力,就成为低碳消费能否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消费方式的关键,同时也是低碳经济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 刘亚明
- 关键词:消费伦理ETHICSFREEDOM基本人权代际公正
- 从佛教圆融思想看文化和谐之可能--以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圆融为例被引量:5
- 2009年
- 佛教圆融思想有深刻的文化和谐内涵。其中,无尽缘起蕴含着文化的共生协进;诸法融通体现了文化的互通无碍;绝待平等显现了文化的多元一体。在当今时代,这一文化圆融智慧具有深层次参考价值,值得为文化冲突而苦恼的人类所关注。若能汲取其精华并运用于社会文化交往中,欲达成文化间的和谐将非难事。
- 刘亚明胡敏燕
- 关键词:佛教圆融文化
- 《弟子规》诚信教育内涵及其特色被引量:1
- 2012年
- 《弟子规》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蒙学读本,一经成书便被广为推行,历经数百年,后虽有沉寂,但在20世纪末,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归又越来越受到热捧。诚信是《弟子规》伦理系统中之有机部分,其内涵与特色,足以解释作为童蒙读物,何以能在现代社会广为流传的原因。
- 刘亚明胡敏燕
- 关键词:《弟子规》弟子诚信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 2015年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高校设立的公共课,理应定性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可在"概论"中突出重点,以儒释道文化精神及理想人格为主,浓缩传统文化精神;教法上借鉴人本主义思想,对师生关系重新定位,以丰富多元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熏染人文人格。
- 刘亚明
-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素质理想人格
- 浅析教育管理伦理化的目标被引量:1
- 2010年
- 管理伦理化是近年教育管理思想的新发展。这是由教育管理本身所蕴含的伦理特征和其独特性决定的,是伦理道德向教育管理领域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教育管理的伦理目标,无论是从终极意义上还是当前来看,都应该至少包括公正价值、人本价值、民主价值和道德自律等。
- 刘亚明
- 关键词:管理伦理教育管理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