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麻醉下2微米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治疗高危老年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局麻)下2 μm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治疗高危老年膀胱癌患者的疗效。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64例高危老年膀胱癌患者,行局麻下2 μm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治疗30例(2 μm激光组),行椎管内麻醉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34例(TURBT组)。比较两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1年累计复发率等。
结果2 μm激光组较TURBT组ASA分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μm激光组术中患者疼痛部位:尿道痛53.33%(16/30)、膀胱区疼痛20.00%(6/30)及尿道痛+膀胱区疼痛26.67%(8/30),术中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2.50 ± 1.38)分,患者对术中疼痛耐受良好。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μm激光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TURBT组[(40.00 ± 19.06)h比(56.47 ± 14.55)h、(4.33 ± 1.40)d比(5.65 ± 0.93)d、(4.13 ± 1.51)d比(6.24 ± 0.75)d,P〈0.05或〈0.01]。2 μm激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BT组[13.33%(4/30)比64.71%(22/34),χ2=8.719,P=0.003]。两组术后生命质量较术前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随访期间均全部存活,2 μm激光组1年复发率为13.33%(4/30),TURBT组为23.53%(8/34),两组1年累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2 μm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治疗高危老年膀胱癌患者安全有效,与TURBT比较,并发症少,患者耐受良好,近期疗效满意。
- 杨彬张雁钢王靖宇张文瑾米振国程伟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激光
- 筋膜内与筋膜间保留双侧神经的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安全性和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筋膜内与筋膜间保留双侧神经的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ELRP)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比较筋膜内与筋膜间保留神经的ELRP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止2016年11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研究,共1 111例患者。Mate分析结果显示:病理pT2c期[OR=1.39,95%CI(1.05,1.83),P=0.02],筋膜间组优于筋膜内组。术后6个月[OR=2.38,95%CI(1.68,3.37),P<0.0001]和12个月[OR=2.36,95%CI(1.61,3.47),P<0.0001]勃起功能恢复率,对于≤65岁的患者术后6个月[OR=2.69,95%CI(1.61,4.48),P=0.0002]和12个月[OR=2.71,95%CI(1.51,4.87),P=0.0008]勃起功能恢复率,术后3个月[OR=0.21,95%CI(0.09,0.47),P=0.0002]和6个月[OR=0.17,95%CI(0.10,0.30),P<0.0001]重度尿失禁等方面筋膜内组优于筋膜间组。而pT2、pT3、pT2a、pT2b、pT3a、pT3c病理分期,总的、pT2、pT3期切缘阳性率,1年无生化进展生存率,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勃起功能恢复率(>65岁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轻度尿失禁,术后12个月重度尿失禁等方面筋膜内组与筋膜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筋膜内组术后控尿恢复时间短,年轻患者勃起功能恢复率高,而病理学分期、切缘阳性率、短期肿瘤效果方面与筋膜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兼顾肿瘤学的原则下,临床上对于≤65岁勃起功能正常的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优先推荐采用筋膜内保留神经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
- 杨彬王靖宇王晋垚郭强张雁钢
- 关键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META分析
-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纳米细菌感染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纳米细菌感染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其中76例为纳米细菌阳性,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SAS、SDS、SCL-90各项评分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纳米细菌感染致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抗菌治疗和心理干预为有效治疗提供了标本兼治的新思路。
- 王继永杨彬王靖宇张文瑾张华俊张雁钢
-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前列腺炎焦虑抑郁纳米细菌
- 电子输尿管镜联合2μm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镜联合2μm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山西大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采用电子输尿管镜联合2μm激光治疗尿道狭窄30例(长度1.0~2.5 cm,平均1.3±0.4 cm),术后6周拔除尿管,定期尿道扩张4~6次。结果本组30例,1次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4±9)min,拔除尿管后最大尿流率(Qmax)为15.9~25.5 ml/s,平均(21.2±3.2)ml/s。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尿道穿孔、假道形成、尿瘘、直肠损伤、尿失禁等并发症。随访4~12个月,29例术后无复发和再狭窄,最大尿流率(Qmax)均〉15 ml/s,膀胱残余尿量〈50 ml,1例术后3个月尿线变细,行膀胱镜下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电子输尿管镜联合2μm激光治疗尿道狭窄,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明显、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 杨彬尚吉文王靖宇武进峰刘红耀程伟姜焕荣张雁钢米振国袁帅
- 关键词:尿道狭窄输尿管镜2ΜM激光
- 慢性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纳米细菌的检测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利用不同方法对Ⅲ型前列腺炎(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纳米细菌的检测,了解纳米细菌(NB)在Ⅲ型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从临床78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和75例正常健康男性对照组的前列腺液中通过过滤方法分离纳米细菌,特殊培养基培养4 w后观察,分别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IFS法)和PCR进行检测。结果:Ⅲ型前列腺炎(CPPS)患者中,IIFS法鉴定纳米细菌阳性31例(39.7%),PCR法鉴定纳米细菌阳性37例(47.4%),对照组IIFS法及PCR鉴定纳米细菌均为5例(6.7%)。结论: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存在NB,并且有较高的阳性率,NB感染与CPPS发生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杨彬王靖宇郭强张文瑾袁帅张雁钢
- 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纳米细菌
-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纳米细菌的检测
- 目的 通过利用不同方法对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纳米细菌的检测,了解纳米细菌在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从临床78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和10例正常健康男性的前列腺液中过滤方法分离纳米细菌,特殊培养基培养4周...
- 杨彬王靖宇张雁钢张文瑾袁帅
- 关键词:前列腺炎纳米细菌
- 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的监测及冲洗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降低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住院期间施行留置导尿管患者1 2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冲洗对照组。从留置导尿管当日起,第3天和第7天按无菌操作收集尿液行尿常规、尿培养+菌落计数检查。结果:常规组留置尿管第3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9.75%,第7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0.25%,两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对照组留置尿管第3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0.00%,第7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0.24%,两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留置导尿时间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生理盐水膀胱冲洗不能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王莉莉王靖宇张雁钢张华俊程伟杨彬
- 关键词:导尿管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 围手术期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的监测及冲洗效果观察
-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围手术期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1年11月之后在我院住院期间施行留置导患者的临床资料,1200例需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及冲洗对照组,从留置导尿管当日起,第3天和第...
- 王靖宇张雁钢王晋垚程伟杨彬
- 关键词:导尿管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 文献传递
- TURBt联合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大体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评价TURBt联合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径≥3cm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直径≥3cm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期:T2~3N0M0)分为A、B两组,A组23例,单纯行TURBt,B组22例,行TURBt联合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生存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及复发率曲线。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61.2±8.3)min,出血量(55.8±3.7)ml,B组手术时间为(30±8.4)min,出血量(20.3±5.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A组为86.36%,B组为9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复发率,A组为54.55%,B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直径≥3cm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效降低了手术难度及术后复发率,近期效果满意。
- 杨彬张雁钢程伟刘宏耀武进峰米振国王靖宇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髂内动脉栓塞
- 布鲁菌病合并肾脓肿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17年
- 患者,男,46岁。2013年7月2日因右侧腰背部疼痛、间断发热15d入院。患者于外院使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抗炎治疗2周,效果欠佳。患者间断有侧腰痛剧烈,难以忍受,发热多以每日16:00明显,体温最高至38.9℃,呈波状热。既往未到过疫区,有家畜(牛)接触史。
- 王晋垚王靖宇杨彬程伟张雁钢尚吉文闫亮
- 关键词:布鲁菌病肾脓肿喹诺酮类抗生素腰背部疼痛抗炎治疗头孢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