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四川邛崃一批出土银元的分析与除锈保护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保护四川邛崃出土的一批银元,用SEM-EDS和XRD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银元及锈蚀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银元中除含主元素Ag之外,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Cu元素;表面锈蚀物大多数为铜的化合物——氧化亚铜和碱式碳酸铜,少量为角银。结合分析结果及试验,采用机械振动和5%EDTA二钠盐水溶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除锈,之后再缓蚀封护,并用有机玻璃制作的钱币专用盒封装存放。分析数据将为研究我国银元文物提供科学信息,保护方法将为银器类文物的保护提供应用实例。
- 杨颖东王宁
- 关键词:银元
- 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同盟村遗址M7出土玉石器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成都平原多处发现一种在人骨胸部放置玉石器随葬的商周时期墓葬,这类墓葬墓主级别一般不高。2011年发掘的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同盟村遗址M7亦属此例。本文通过对该墓出土玉石器的岩石成分(XRF)和矿物物相(XRD)分析,发现其中的玉器玉料材质为叶蛇纹石质软玉,与成都平原已出土玉器的主流材质——透闪石软玉不同,说明商周时期古蜀人对玉石材质有一定辨别能力,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等级要求和用途,选择相应材质的玉料制作玉器。这对探讨古代用玉制度,了解成都地区商周时期的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 杨颖东陈云洪
- 关键词:玉石器叶蛇纹石
- 2007年四川蒲江冶铁遗址试掘简报被引量:4
- 2008年
- 蒲江古石山、铁牛村、许鞋匾三处冶铁遗址的调查和试掘,发现炼炉、烧炭窑、灰坑、铁矿石、炉材、鼓风构件、生铁块、铁渣、玻璃质等遗迹遗物,说明这里在汉晋时期是重要的冶炼场所,并有较大的冶炼规模和较高的冶炼技术。选矿经验丰富,已出现炒钢技术和块状灰口铸铁。燃料主要为木炭。此次调查和试掘为西南地区冶铁历史和冶铸工艺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杨文成陈远福杨颖东苏奎苏奎周志清夏晖
- 关键词:冶铁遗址
-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阿梢垴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被引量:4
- 2017年
- 九寨沟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属高山峡谷地貌区。沟内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达2768米。在沟内高半山地带,分布有阶梯状的小型黄土阶坎(Terracette)。四川大学九寨沟联合实验室曾对九寨沟内阶坎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很可能与古今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经过广泛踏查,最终在古洼寨、尖盘寨、扎如寨附近发现了古代遗址的线索,其中以阿梢垴遗址堆积最为丰富(图一)。
- 吕红亮范永刚陈学志范永刚李永宪陈学志蔡永寿李永宪乔纲杨颖东罗雁冰玳玉张正为马志勇杨颖东
- 关键词:铁器汉代
- 成都十二桥遗址新一村一期出土漆彩绘陶的分析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探究成都地区漆器制造历史和工艺,对2010年度成都十二桥遗址新一村一期地点出土的一批彩绘陶残片样品采用包括: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测定(AMS-14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镜形貌观察(OM)、显微激光拉曼(Micro-Raman)、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XRF)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批陶器年代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陶胎以易熔粘土为原料而成;彩绘层是用生漆(大漆)分别加炭黑、朱砂调和结膜而成;髹漆工艺为先髹饰黑色底漆层,然后再用含朱砂的红色颜料漆勾勒图案,黑红相间形成鲜明对比,起到良好装饰效果。这批漆陶的发现表明成都平原地区大漆工艺的使用年代可到西周中晚期。
- 杨颖东何秋菊周志清崔剑锋
- 关键词:红外光谱
- 成都琉璃厂明墓出土石供桌彩绘的抢救加固
- 潮湿墓葬环境中出土的石刻彩绘,在出土后石刻干燥至稳定阶段,彩绘最容易掉粉、剥落.本文对成都琉璃厂明墓出土的一件石供桌彩绘文物进行了抢救保护.对彩绘进行了XRD分析,并通过色差检测、加固效果等试验工作,用筛选出的1﹪和10...
- 肖嶙杨颖东白玉龙
- 关键词:彩绘加固剂
- 文献传递
- 一件甬钟的保护修复与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的初步实践
- 保护一件青铜甬钟文物,经过病害调查、分析检测、病害评估三个环节,制定甬钟保护修复方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馆藏青铜器病害与图示》(WW/T0004-2007)绘制甬钟病害分布图;按照保护修复方案,对甬...
- 杨颖东李威
- 关键词:病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