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晨光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源
  • 2篇血小板源生长...
  • 2篇胃癌
  • 2篇胃炎
  • 1篇淫羊藿
  • 1篇淫羊藿苷
  • 1篇预防肠粘连
  • 1篇脂肪乳
  • 1篇脂肪乳剂
  • 1篇质谱
  • 1篇治疗白细胞减...
  • 1篇乳剂
  • 1篇升白
  • 1篇升白胶囊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并发症
  • 1篇术并发症
  • 1篇脾大部切除
  • 1篇脾大部切除术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王晨光
  • 2篇施水兰
  • 2篇刘小朋
  • 2篇张信
  • 2篇张国安
  • 1篇胡伟
  • 1篇魏斌
  • 1篇彭小斌
  • 1篇王榕娟
  • 1篇陈孟莉
  • 1篇蒋述均
  • 1篇娄熙彬
  • 1篇张信
  • 1篇张忠
  • 1篇李晨
  • 1篇唐力军

传媒

  • 3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00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脾大部切除术在肝硬化巨脾症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肝硬化巨脾症行脾大部切除保留部分脾脏的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对脾大部切除(研究组 )及脾切除 (对照组 )进行血细胞、免疫指标及促吞噬激素 (Tuftsin)的对比研究 ,并对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 (FPP)、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对照组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研究组提高明显 (P <0 .0 5~ 0 .0 0 1) ;研究组的IgA、IgM、Tuftsin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0 1) ;术后两组FPP改变无差异 ,对照组术后持续发热例数较多。结论 两组术后均能降低门静脉压力 ,保留部分脾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机体体液免疫功能 ,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一过性骤升 ,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晨光娄熙彬唐力军魏斌
关键词:肝硬化巨脾症脾切除术
脂肪乳剂链激酶预防肠粘连被引量:2
1998年
作者采用随机方法将开腹病人分成应用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脂肪乳剂链激酶混液及生理盐水,然后对因各种原因进行第二次腹部手术的病人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应用组有显著预防腹腔内粘连的作用(P<0.01)。
王晨光张信蒋述均王榕娟
关键词:脂肪乳剂链激酶肠粘连手术并发症
胃癌病变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表达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 18例胃癌、3 6例慢性胃炎和15例对照组 ,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thin starry法检测Hp ;采用细胞生物活性法测定胃癌、胃炎组织和胃癌细胞株MGC80 3培养上清液中的PDGF活性。结果 Hp感染率在胃癌组和胃炎组无显著性差异。胃癌、胃炎组织和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能测到PDGF活性 ,胃癌组要明显高于胃炎组。PDGF可明显促进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抗 PDGF抗体却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张国安张信施水兰张忠王晨光刘小朋
关键词:胃癌胃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胃癌和胃炎病变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表达
2000年
为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18例胃癌、36例慢性胃炎和15例对照组,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thin—starry法检测HP;采用细胞生物活性法测定胃癌、胃炎组织和胃癌细胞株MGc803培养上清液中的PDGF活性。结果HP感染率在胃癌组和胃炎组无显著性差异。胃癌、胃炎组织和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能测到PDGF活性,胃癌组要明显高于胃炎组。PDGF可明显促进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抗—PDGF抗体却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抗—PDGF抗体却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结果提示PDGF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病机理有关。
彭小斌张国安张信施水兰王晨光刘小朋
关键词:胃癌胃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基于UPLC-Q-Qrbitrap HR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轨道肼高分辨质谱(UPLC-Q-Qrbitrap HRMS)技术和整合网络药理学,探究苗药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每组9只。空白组ig蒸馏水1 mL,实验组ig芪胶升白胶囊混悬液1 mL(取芪胶升白胶囊的内容物,用蒸馏水超声溶解成混悬液),剂量为2.0 g/kg,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剂量为4.0 g/kg。末次给药后,用1%的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大鼠,于15、30、60、120、240 min从大鼠眼眶静脉丛和尾静脉交替取血,采集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运用UPLC-Q-Qrbitrap HRMS技术定性检测芪胶升白胶囊胶囊成分、含药血清成分和空白血清成分,比对分析得到芪胶升白胶囊的入血成分,再对入血成分构建网络药理学分析模型,通过成分拓扑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得到芪胶升白胶囊的关键成分、关键靶点和富集通路。结果检测出芪胶升白胶囊中的成分51种,包括淫羊藿苷、苦参碱、槲皮素等;入血成分58种,其中原型入血成分17种,代谢成分41种,包括金雀异黄酮、槲皮素、5,6,7-三甲氧基香豆素、碳环素、脱水淫羊藿素、亚油酸、咖啡酸等;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入血成分的靶点基因959个、白细胞减少症的靶点基因3346个,交集靶点404个,PPI分析预测出蛋白酪氨酸性磷酸非受体型11(PTPN11)、淋巴细胞特异蛋白酪氨酸激酶(LC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等核心靶点,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芪胶升白胶囊可以通过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叉头框蛋白O(FoxO)、造血细胞谱系、亚油酸代谢等信号通路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结论明确了芪胶升白胶囊的胶囊成
胡伟胡伟李晨陈孟莉
关键词:芪胶升白胶囊白细胞减少症淫羊藿苷
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修补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采用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因腹股沟嵌顿疝而行急诊手术病人,在剔除术中探查发现肠坏死、穿孔出现严重污染及延误病情导致局部极严重感染的病例后,符合疗效观察的共105例。随机分为应用补片(研究组)52例,未应用补片的53例为对照组。在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出血量、围手术用时等基本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研究。结果临床参数比较,研究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为(16.3±2.7)h、住院时间为(7.5±2.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0.5±5.4)h和(10.6±4.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术期出血量、手术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死亡病例。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及深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肿、慢性疼痛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随访时,研究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7例复发。结论在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手术中,采用补片进行腹股沟区的修补,在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王晨光徐臣炎谢昊玮吴燕浓
关键词:腹股沟嵌顿性无张力修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