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静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德勒兹
  • 3篇主义
  • 2篇哲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分析
  • 1篇学术
  • 1篇游戏
  • 1篇哲学思想
  • 1篇哲学意义
  • 1篇中介
  • 1篇人物传
  • 1篇人物传记
  • 1篇萨特
  • 1篇上帝
  • 1篇社会主义
  • 1篇视域
  • 1篇逃逸
  • 1篇全球化视域
  • 1篇资本主义
  • 1篇自由哲学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吴静

传媒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德勒兹的自由哲学意义及其局限性被引量:3
2011年
德勒兹哲学直接指向一种与生成变化条件相关、而与个人主体无关的自由。这种自由既不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权,也不是攫取的权力;它是一种创造新关系的能力或潜力。这种自由旨在恢复被康德的道德哲学所压抑的自由的积极主动方面,从而创造出能够逃脱同一化辖制的、真正的差异。不过,德勒兹的自由,它所提供的摆脱同一化辖制的出路并不能避免现实社会中的总体化。但即便如此,德勒兹的自由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过程,不断地扩大了社会对于差异的包容力度,对今天的激进政治学研究仍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吴静
关键词:德勒兹自由哲学
德勒兹建构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被引量:2
2012年
继大卫.哈维和亨利.列斐伏尔选择从空间的社会性入手来看待其发展过程及在当代社会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德勒兹和加塔利也在哲学与地理学之间作了一个有机的嫁接,创造出了一个他认为是"块茎"结构的理论构架。这一构架提供了一种以虚拟力量形式存在的、无法穷尽的空间。该空间不仅仅是对传统的欧几里得几何式空间的挑战,更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兼顾了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物质性构架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了对哈维和列斐伏尔的超越。在他们那里,通过游牧而完成的空间生产不但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要素之一,反而抵御了强大的资本逻辑的整合作用。这种生产使得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本身获得了活力和流动性。
吴静
关键词:德勒兹建构主义
最后的阿尔都塞被引量:6
2002年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阿尔都塞在国内学界已不再陌生。但熟知并不等于真知 ,特别是在面对后现代语境中阿尔都塞所具有的巨大的理论辐射力时 ,我们往往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原因在于 ,过去对阿尔都塞的研究 ,主要停留于具体的理论成果 ,如他用结构主义方法对马克思哲学史的理解 ,以及他对人本主义的批判上。但阿尔都塞是从什么样的理论前提出发 ,这些前提又是何以得出我们所知道的那些理论成果的 ,这对国内学界来说 ,仍然是个未解的谜。鉴于阿尔都塞哲学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众所周知的重要性 ,本刊这一期特组织了以下这组笔谈 ,试图通过对阿尔都塞 6 0年代文本群的研究 ,凸显阿尔都塞思想深层的方法论构架 ,揭示出构成其理论平台的问题式、症候阅读法、认识论断裂、意识形态等概念的深层内涵 ,以及他在研究方法上的自醒意识 ,并由此而从方法论的角度为国内学界关于阿尔都塞及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讨论提供一些新的理论思考点。
吴静
关键词:人物传记心理分析阿尔都塞
德勒兹的“块茎”与阿多诺的“星丛”概念之比较被引量:13
2012年
块茎和星丛这一对概念,分别是德勒兹和阿多诺用来取代既定体系的理想模式。这两种模型互有异同,其中最关键的重合点在于它们都聚焦在新事物的产生过程。同时,这两种关系模型都打破了传统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同一性逻辑,转而提倡一种非等级化的关系。然而,在对关系的强调中,它们各自的重点却有所区别:块茎强调逃逸线,而星丛则更关注成员之间的共存于互相中介的关系。这种区别造成了这两种生产性的关系模式在异质性生产方面的巨大的区别。德勒兹的"块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批判理论的悲观性的超越。而理解这一区别,对于如何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将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结合十分重要。
吴静
关键词:块茎中介
隐蔽的上帝:关于存在的游戏——论戈德曼悲剧观的形上意义
2001年
“隐蔽的上帝”是戈德曼悲剧观最重要的前提,由此导引出了他全部理论的核心——“打赌”。在对“此在”意义的发问中,它恢复了人与世界的统一,赋予了向希腊时期就被抛弃了的古典主义回复的希望,因而使得人的模棱两可的存在具有了有意义的悖谬性质。被打赌存在的“上帝”其实是一种关系,一种随着历时性发展而不断被建构的批判性反思关系。这才是悲剧观的全部意义。
吴静
关键词:存在主义古典主义戈德曼悲剧观
“全球化视域中的资本主义”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0年
吴静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辩证理性批判》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辨析被引量:3
2004年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主持的这组笔谈 ,是关于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重要论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的文本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 ,萨特主要是作为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 (195 0年以前作为法国存在主义学者的“第一个萨特”)而被解读的 ,人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 (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的“第二个萨特”)。笔谈讨论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思想转变的特定历史语境 ,并分别讨论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一批最重要的学术范畴 ,如作为萨特对所谓辩证理性的独特定位、作为他的存在哲学个人本体论关键的谋划概念、历史进程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构成的辩证法与被构成的辩证法的关系 ,等等。此组笔谈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的重要学术讨论。
吴静
关键词:《辩证理性批判》总体性哲学思想萨特马克思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