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亚娟

杨亚娟

作品数:25 被引量:159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7篇水土
  • 12篇水土保持
  • 10篇黑土
  • 9篇水土流失
  • 9篇黑土区
  • 7篇生态
  • 6篇坡耕地
  • 6篇耕地
  • 5篇生态环境
  • 3篇东北黑土
  • 3篇东北黑土区
  • 3篇冻融
  • 3篇冻融作用
  • 3篇农业
  • 3篇黑土区坡耕地
  • 2篇治理措施
  • 2篇生态建设
  • 2篇水土流失治理
  • 2篇土壤
  • 2篇农业可持续发...

机构

  • 23篇黑龙江省水土...

作者

  • 23篇杨亚娟
  • 9篇刘绪军
  • 9篇王亚娟
  • 4篇刘丙友
  • 1篇杨薇

传媒

  • 8篇水土保持应用...
  • 3篇山西水土保持...
  • 3篇水利科技与经...
  • 2篇水土保持科技...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东北水利水电
  • 1篇黑龙江水利科...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波状起伏台地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以克山县古城项目区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波状起伏台地黑土区因其主要耕作土壤为肥力较高的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被视为我国北部粮仓的主要支柱。然而,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逐渐威胁到黑土的持续利用,乃至粮食安全。通过综合调查和典型小流域比选,分析了古城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成因和危害,明确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配置。
刘丙友崔润利杨亚娟
关键词:黑土坡耕地水土流失
波状起伏台地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效益——以克山县古城项目区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综合论述了东北黑土区古城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类型、成因和危害,确定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目标任务与措施配置,并进行了治理效益分析。
刘丙友崔润利杨亚娟
关键词:黑土区坡耕地治理措施
黑土区胡枝子林地土壤蓄渗性能
2011年
胡枝子是一种水土保持灌木,由于其较耐干旱瘠薄,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在东北黑土区被广泛应用,现已成为该区的主要水土保持树种之一。目前,对其林地土壤的蓄渗性能研究与评价的较少,使其水土保持效益定量评价缺少数据支持,因此,对胡枝子林地土壤的蓄水与渗透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其毛管持水量增加1.16倍,稳渗速度增加5.92倍,稳渗时间胡枝子林地比对照提前了90 min,说明胡枝子具有显著的改良土壤结构、保持水土作用,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应予以大力推广使用。
刘绪军任宪平杨亚娟王亚娟
关键词:土壤
东北黑土区冻融作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被引量:38
2008年
地球上受冻融作用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70%,在我国,受冻融作用的面积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98%。冻融作用对土壤水分、密度、有机质和土壤的机械组成等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冻融作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土壤水分由土水势高的下部向土水势低的上部迁移,增加了土壤冻结层的含水量;土壤水分迁移使得下部未冻结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其降低程度受下部土壤含水量和浅层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冻结过程中土壤水分迁移导致土壤膨胀变形,而土壤的膨胀变形是发生土壤冻融侵蚀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冻融侵蚀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景国臣任宪平刘绪军刘丙友张丽华杨亚娟王亚娟
关键词:土壤水分冻融侵蚀冻融作用东北黑土区
冻融交替作用对表层黑土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8
2015年
通过室内实验模拟冻融交替作用,研究冻融交替作用对表层黑土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冻融作用使表层黑土体积增大,导致表层黑土密度降低,土壤大团聚体破碎为小团聚体,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减小,团聚体稳定性能降低;2)土壤含水率大小、冻融循环次数是土壤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3)冻融作用破坏了表层黑土物理性状,降低了黑土黏聚力和抗冲能力,致黑土区春季产生严重的冻融侵蚀。
刘绪军景国臣杨亚娟王亚娟任宪平
关键词:冻融作用
封禁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2004年
 封禁治理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一项重大战略调整和治理方针。封禁治理不仅促进了植被恢复,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粮多、草多、肥多、钱多良性循环的致富之路。同时,对封禁治理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进行了阐述。
杨亚娟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封禁治理生态环境
冻融作用对黑土区侵蚀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冻融作用是黑土区的主要自然现象之一。研究黑土区冻融作用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以便防止冻融侵蚀,保护黑土资源。[方法]采取室内试验与野外定点定位观测相结合方法,开展冻融作用对黑土物理性状、冻胀量以及侵蚀沟岸冻裂融塌的试验观测。[结果]冻融作用使土壤水分增加,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土壤团聚体总量降低,冻胀量加大。[结论]冻融作用导致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是加剧侵蚀沟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杨亚娟景国臣刘绪军杨薇任宪平王亚娟
关键词:冻融作用黑土区
联合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坡耕地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综合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坡耕地综合治理已成为黑土区群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杨亚娟
关键词: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黑土区
水土保持后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2003年
文章阐述了只有进行后治理是解决水土保持治理后存在问题的最好方法。通过先进的利用技术说明了水土保持后治理的先进之处 。
杨亚娟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综合利用水土资源生态环境
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对沟蚀发育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沟发展迅速,为了保护黑土地,改善黑土区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有限的黑土资源,自2003年以来,国家相继起动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但治理后的坡耕地在人为干扰下又出现了新的侵蚀沟,且有条数增多和侵蚀量增大的趋势,通过对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调查,对新侵蚀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水土流失治理提出新的理念和思想。
任宪平刘绪军王亚娟杨亚娟
关键词:坡耕地治理措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