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行安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双歧杆菌
  • 5篇杆菌
  • 2篇小鼠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实验
  • 1篇血内
  • 1篇血内毒素
  • 1篇芽胞
  • 1篇芽胞杆菌
  • 1篇增菌
  • 1篇增菌培养基
  • 1篇试管
  • 1篇试管内
  • 1篇鼠肝
  • 1篇青春型
  • 1篇青春型双歧杆...
  • 1篇注射
  • 1篇注射途径
  • 1篇尾静脉
  • 1篇小鼠肝

机构

  • 5篇大连医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5篇蒋寒青
  • 5篇卢行安
  • 4篇康白
  • 1篇徐英夫
  • 1篇杨春明
  • 1篇崔东
  • 1篇张朝

传媒

  • 5篇中国微生态学...

年份

  • 4篇1993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歧杆菌对实验性肠梗阻肠道G^-菌及血内毒素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1992年
本实验采用大白鼠的急性、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梗阻未治疗组、新霉素治疗组、甲哨唑治疗组、双歧杆菌治疗组。分别将各制刑直接肠道给药。24h后,对梗阻近端回肠末段的肠杆菌、双歧杆菌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并同时测定各组门静脉血内毒素值。结果表明,新霉素及甲哨唑治疗组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1);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升高(P<0.01),达到未治疗组的水平(P<0.05)。新霉素治疗组肠杆菌明显减少(P<0.01),甲哨唑治疗组肠杆菌明显增加(P<0.01),达到未治疗组的水平(P>0.05)。未治疗组肠杆菌及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增加(P<0.01),双歧杆菌无明显减少。双歧杆菌治疗组双歧杆菌明显增加(P<0.01),肠杆菌保持在正常水平(P>0.05),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和各抗生素治疗组(P<0.01)。本实验说明,急性肠梗阻时,肠道内肠杆菌数量及门静脉血内毒素可明显升高;外源性双歧杆菌在肠道内能抑制肠杆菌,降低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新霉素及甲哨唑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促使血内毒素过度升高。因此,利用双歧杆菌制剂作为急性肠梗阻治疗申的辅助用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崔东徐英夫杨春明蒋寒青卢行安康白
关键词:双歧杆菌内毒素肠梗阻
对双歧杆菌DM9227株的实验研究 Ⅲ.双歧杆菌DM9227株与蜡样芽胞杆菌DM423株共生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对厌氧的双歧杆菌DM9227株与需氧的蜡样芽胞杆菌DM423株的共生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将DM9227株与DM423株分别单独及按一定比例等量混合接种于BS肉汤内进行培养,间隔一定时间检测两菌在培养基内菌数的消长情况。结果表明DM423株与DM9227株之间呈偏生关系,即DM423株对DM9227株有促进作用,且在两菌比例适宜(1:100)情况下促进作用更明显,而DM9227株对DM423株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接种DM423株的Nb琼脂平板与接种DM9227株的BS琼脂平板在普通环境下一起密闭培养,可见厌氧的DM9227株生长良好,提示DM423株可能是通过消耗氧气,降低培养基的Eh,从而促进DM9227株生长的。
卢行安蒋寒青康白
关键词:双歧杆菌
对双歧杆菌DM9227株的实验研究 Ⅱ.双歧杆菌DM9227株对小鼠的毒性试验研究
1993年
本文采用健康的昆明种小鼠,分别经灌胃、腹腔注射及静脉注射3种途径,对我们自己分离筛选的1株双歧杆菌DM9227株进行了毒性实验研究。菌种双歧杆菌DM9227株,分离自1健康的13个月的女婴的粪便。试验动物为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7—22g,雌雄各半,由大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蒋寒青卢行安康白
关键词:毒性实验注射途径尾静脉增菌培养基
对双歧杆菌DM9227株的实验研究——Ⅰ.双歧杆菌DM9227株的试管内生物拮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对由健康婴儿分离的双歧杆菌DM9227株进行了试管内的生物拮抗试验。将双歧杆菌DM9227株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及侵袭性大肠杆菌以一定的比例等量混合接种于PYG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试验证明双歧杆菌DM9227株能明显抑制上述3种细菌的生长繁殖,显示出较强的生物拮抗作用。拮抗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DM9227株能产生一定量的醋酸和乳酸,降低培养基的pH,从而抑制该3种菌的生长有关。
蒋寒青卢行安康白
关键词:双歧杆菌
青春型双歧杆菌生态制品对小鼠肝癌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Bif.a)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青春型双歧杆菌在瘤细胞移植前或移植后应用均显示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将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入肤腔可激活肤腔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而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细胞未显示有杀伤瘤细胞作用。认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抑瘤作用可能是该菌刺激了宿主的免疫活性细胞杀伤了瘤细胞,而非直接杀伤作用。
张朝蒋寒青卢行安康白
关键词:青春型双歧杆菌小鼠肝癌抗瘤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