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玲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桑树
  • 2篇致病力
  • 2篇外壳蛋白
  • 2篇细菌性枯萎病
  • 2篇相关病毒
  • 2篇膜系统
  • 2篇酵母
  • 2篇酵母双杂交
  • 2篇枯萎
  • 2篇枯萎病
  • 2篇泛素
  • 2篇病毒
  • 1篇多样性
  • 1篇药剂
  • 1篇药剂筛选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种群
  • 1篇防治药剂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朱丽玲
  • 4篇蒙姣荣
  • 3篇李界秋
  • 2篇陈保善
  • 2篇欧阳秋飞
  • 2篇岑贞陆
  • 2篇张璐
  • 1篇朱方容

传媒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广西植保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西桑树细菌性枯萎病菌致病力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从广西9个县市采集具有典型枯萎症状桑树样品和发病田块土壤样品,经分离纯化获得致病性菌株105株。依据在桑树品种桂桑优12的致病性强弱,将广西桑树细菌性枯萎病菌株分为强致病力(57株)、中等致病力(17株)和弱致病力(31株)三种致病型。对48个代表性致病菌株进行16S rDNA和rpoB基因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这48个菌株分别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16株)、阿氏肠杆菌(E.asburise)(13株)、桑肠杆菌(E.mori)(7株)、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3株)以及未确定种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3株、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6株。阿氏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出现的频率最高,是广西的优势菌株。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桑树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蒙姣荣欧阳秋飞岑贞陆朱丽玲李界秋朱方容陈保善
关键词:桑树细菌性枯萎病致病力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桑脉带相关病毒核外壳蛋白自身相互作用
桑脉带相关病毒(Mulberry vein banding-associated virus,MuVBaV)属布尼安病毒科番茄斑萎病毒属,是广西桑树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为研究其核外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
张璐朱丽玲潘瑞兰陈保善蒙姣荣
文献传递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桑脉带相关病毒核外壳蛋白自身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桑脉带相关病毒(mulberry vein banding-associated virus,Mu VBa V)属布尼安病毒科番茄斑萎病毒属,是广西桑树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为研究其核外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的自身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构建了N蛋白的诱饵表达质粒和猎物表达质粒并转化酵母菌株NMY51。诱饵表达质粒p BT3-SUC-Mu VBa V-N或p DHB1-Mu VBa V-N和阳性对照质粒p Ost1-Nub I共转化的酵母菌在筛选性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SD-trp-leu-his-ade(SD-AHLW)均能正常生长,而与阴性对照质粒p PR3-N共转化的酵母在营养缺陷型SD-AHLW平板上不能正常生长,表明N蛋白诱饵质粒的表达产物没有自我激活活性,对酵母细胞也没有毒性。N蛋白诱饵表达质粒及其猎物表达质粒共转化的酵母也可以在SD-AHLW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说明N蛋白在酵母细胞中可发生自我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Mu VBa V N蛋白的功能以及通过筛选桑c DNA文库获得互作寄主因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璐朱丽玲潘瑞兰陈保善蒙姣荣
广西桑树细菌性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8
2015年
选取分离自广西桑园、引起枯萎症状的5种桑树细菌性病原菌,即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Ecloacae subsp.cloacae)、阿式肠杆菌(Easburiae)、桑肠杆菌(Emori)以及克雷伯氏菌属菌株(Klebsiella sp.),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化学药剂的抑菌效果。克雷伯氏菌和桑肠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分别为33℃和25℃,阿式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的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8℃;5种病原菌均能在较广的pH范围内生长,其中阿式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在中性至偏碱性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其余3种病原菌则在弱酸至弱碱范围能能较好生长;5种病原菌胞外多糖的产量均高于2.8mg/mL,而以克雷伯氏菌和阿式肠杆菌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622mg·mL^-1和4.480mg·mL^-1;克雷伯氏菌、阿式肠杆菌和桑肠杆菌的致死温度为55℃,其余2种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4℃;病原菌间的生长曲线存在一定的差异。平板抑菌效果测定显示:中生菌素、氢氧化铜、敌克松、春雷·王铜、农用链霉素和溴菌腈对所有病原菌种类均有一定抑菌效果,氯溴异氰尿酸对克雷伯氏菌没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但对其余4种病原菌有抑菌效果。中生菌素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11.3~15.0μg·ml^-1,农用链霉素次之,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7.5—113.0μg·ml^-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桑树细菌性枯萎病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田间药剂防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蒙姣荣蒙月月朱丽玲李界秋陈保善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
广西桑树细菌性枯萎病菌致病力和种群多样性分析
桑树细菌性枯萎病是近年发现的桑树重大新病害,在田间症状表现为幼龄桑发病初期由枝条上叶片开始呈失水状,继而全株叶片凋萎、枯焦,直至脱落;剥开主干皮层,可见木质部褐色条状斑,常在在夏伐整枝后出现桑树大批枯死现象.该病害在广西...
欧阳秋飞岑贞陆朱丽玲李界秋朱方容蒙姣荣陈保善
关键词:致病力种群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