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雄文

作品数:20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急救
  • 6篇心肺
  • 6篇心肺复苏
  • 5篇骤停
  • 4篇心搏
  • 4篇心搏骤停
  • 3篇救治
  • 2篇心脏
  • 2篇院前
  • 2篇院前复苏
  • 2篇院前急救
  • 2篇转运
  • 2篇围心搏骤停期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慢性
  • 2篇急性腹痛
  • 2篇急诊
  • 2篇腹痛
  • 2篇病种

机构

  • 18篇梧州市红十字...

作者

  • 18篇李雄文
  • 7篇莫伟强
  • 4篇朱鋆
  • 3篇董承武
  • 3篇刘俊
  • 2篇甘国强
  • 2篇莫东
  • 2篇于晓钧
  • 2篇赵德伟
  • 2篇林健敏
  • 2篇麦峰
  • 1篇朱堃
  • 1篇梁兵
  • 1篇梁兵

传媒

  • 2篇医学文选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华急诊医...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60例急性腹痛的病种构成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腹痛的病种构成和临床特点,为急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 060例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66例急性腹痛疾病性质构成比前3位的分别是梗阻性急性腹痛(43.20%)、炎症性急性腹痛(30.49%)、出血性急性腹痛(19.76%),最常见的疾病是泌尿系结石(31.84%)、消化道出血(16.6%),胃肠道炎症(12.9%)。主要死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和重症胰腺炎。结论急性腹痛以梗阻性腹痛及炎症性腹痛、出血性腹痛多见,了解急性腹痛的病种构成和临床特点有利于拓展诊断思路,减少误诊误治。
李雄文莫渂龙饶贵云朱鋆莫伟强唐旭军
关键词:腹痛
转运过程中心搏骤停23例复苏效果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心搏骤停的特点及急救复苏效果。方法:对院前和院内转运途中发生的心搏骤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心搏骤停病例共23例,其中院前转运组11例,院内转运组12例,转运过程中发生心搏骤停的常见病因有严重多发伤、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左心衰竭。可能的诱因是病人的体位改变、呼吸道梗阻和供氧流量的变化。院前转运组复苏成功率低于院内转运组。结论:转运前、转运中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和围心搏骤停期患者,除去诱因,果断地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
李雄文麦峰黎东眉莫东于晓钧董承武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转运
围心搏骤停期的识别与救治——附1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识别和救治效果。方法:对137例围心搏骤停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患者经过干预后有47例免于心搏呼吸骤停;77例出现心搏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30例,13例呼吸骤停患者中成功复苏10例...
李雄文
关键词:围心搏骤停期心肺复苏急救医学干预机制
文献传递
围心搏骤停期的识别与救治——附1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识别和救治效果。方法对137例围心搏骤停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患者经过干预后有47例免于心搏呼吸骤停;77例出现心搏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30例,13例呼吸骤停患者中成功复苏10例。围...
李雄文
关键词:围心搏骤停期心肺复苏急救
文献传递
影响脑复苏因素的临床分析(附院前复苏16例)
目的按等级评价心肺脑复苏效果,分析影响脑复苏的因素,提高脑复苏存活率。方法通过16例院前复苏初期成功的病例,分析救治经过及检验结果,按心脏、循环、呼吸、意识分四级二等评价复苏效果。结果脑复苏存活2例,复苏成功存活率12....
甘国强李雄文刘俊谭志翀朱均唐旭军赵德伟
文献传递
院前复苏自主循环恢复47例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我们在2所医院门急诊应用王一镗心肺复苏术三阶段ABCD四步法[1]进行心肺复苏208例,47例获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2] ,分析如下.
甘国强赵德伟谭志翀李雄文刘俊唐旭军吴启荣
关键词:急诊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ROSC急救技术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率的因素被引量:31
2003年
目的对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存活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心跳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 (ROSC)后影响存活率的有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ROSC后的预后相关的因素有 5个 :心跳骤停发生地点、ROSC间期、瞳孔、自主呼吸、复苏后综合征 (PRM) ,但多因素分析仅PRM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筛出的因素中PRM是影响ROSC后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因此 ,心肺复苏后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各脏器功能的评估、支持。
李雄文唐旭军莫伟强朱堃梁兵刘俊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肺复苏存活率心脏骤停
急诊收住内科ICU502例重症患者追踪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了提高急诊诊治水平,为急诊培训和EICU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1小。2010.12.31期间由我院急诊收住MICU的502例重症患者进行追踪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73:1,≥50岁患者高达83.07%(417/502),疾病类别构成比前五位分别是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及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的疾病。脑卒中、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多见病种。MICU死亡率高达43.63%。结论:加强对老年医学的研究,提高对脑卒中、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水平,可能对降低死亡率有益处。
李雄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流行病学
2060例急性腹痛的病种构成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腹痛的病种构成和临床特点,为急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急诊观察和住院的所有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李雄文莫渂龙饶贵云朱鋆莫伟强唐旭军
文献传递
成人住院死亡443例回顾性分析
2005年
1临床资料 我院2002/2004年成人住院患者死亡433例,男288例,女155例,男女性别比为1.86:1,最大年龄95岁.死因构成:恶性肿瘤119例(27.4%),脑血管疾病98例(22.1%),呼吸系统疾病59例(13.3%),心血管疾病48例(10.8%),严重外伤42例(9.4%),消化系统疾病26例(5.8%),尿毒症23例(5.0%),血液系统疾病12例(2.7%),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2例(2.7%),败血症4例(0.8%).
林健敏李雄文饶贵云朱鋆莫伟强
关键词:成人住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