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慧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CP在双胆囊畸形中应用价值及误诊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双胆囊畸形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术前MRCP疑诊为双胆囊畸形的8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胆囊切除术。结果术后诊断符合双胆囊畸形2例:1例为H型,副胆囊较小,副胆囊颈管紧邻右肝管起始处;1例为Y型,副胆囊呈梭条状横位胆囊,跨越肝总管两侧;2例正常胆囊窝区见形态正常的胆囊,未见结石;而副胆囊均位于肝门区、内见结石。术前误诊双胆囊6例,4例为胆囊折叠或分隔,1例为胆囊周围脓肿,1例为十二指肠降部壁内段结石性肿块。结论双胆囊畸形少见,除胆囊数目变异外,合并副胆囊位置、形态及颈管的发育变异,副胆囊位置较高,较正常胆囊窝区胆囊更易发生结石;误诊双胆囊畸形的常见原因为胆囊折叠或分隔。术前MRCP可显示双胆囊畸形分型和复杂解剖变异,有利于避免二次手术及医源性胆道损伤。
- 赵新湘蔡仁慧
- 关键词:双胆囊畸形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 心脏磁共振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致心力衰竭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成为冠心病治疗的热点。早期检测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心脏磁共振作为一个全面评估心脏的工具,正逐渐成为心脏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其"一站式"多参数技术成像检查可以从心室壁的宏观形态、心功能的变化、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纤维排列秩序的微观结构等方面评估心室重构的程度。
- 蔡仁慧赵新湘孙林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磁共振技术
- 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通过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联合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诊断卵圆孔未闭进行比较,探讨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经常规介入封堵手术治疗的128例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的灵敏度及与cTTE、TEE诊断卵圆孔未闭灵敏度之间的差异性。结果:CCTA在收缩中晚期和(或)舒张中期诊断卵圆孔未闭占76.6%(98/128),其中房间隔皮瓣和房间隔内通道征象占32.7%(32/98),房间隔皮瓣和通道内对比剂喷射入右心房征象占67.3%(66/98)。cTTE检查表现为右向左分流占69.7%(83/119),cTTE分流量Ⅰ级、Ⅱ级、Ⅲ级占比分别为26.0%(31/119)、16.8%(20/119)、26.9%(32/119);Valsalva动作后出现的右向左分流Ⅰ级、Ⅱ级、Ⅲ级占比分别为1.7%(2/119)、10.1%(12/119)、88.2%(105/119)。cTTE联合TEE诊断卵圆孔未闭占82.4%(98/119),与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灵敏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CTA舒张中期诊断卵圆孔未闭的灵敏度低于cTTE联合TEE(66.4%vs.82.4%,P=0.006)。结论: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可以作为c TTE联合TEE检测卵圆孔未闭患者的替代方法。
- 周娣马小静熊青峰王杰蔡仁慧阎超群许娟库雷志郭生鹏
-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 基于MSCTA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Neri分型细化分型的探讨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Neri分型细化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A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且经手术证实的影像资料141例。Neri分型包括A、B、C三种类型,根据内膜片与冠状动脉在MSCTA上的位置关系,并结合手术治疗方式将Neri C型进一步分为两种亚型,分为CⅠ型和CⅡ型。比较分析4种类型患者的冠脉受累情况、手术方式和院内死亡率。结果:A组80例(A型,内膜片局限在冠状动脉开口),B组36例(B型,夹层的内膜撕裂延伸进入管腔内,形成双腔改变),C组11例(CⅠ型,冠状动脉完全起自假腔,管腔内无内膜片),D组14例(CⅡ型,冠状动脉完全或大部分起自假腔,开口完全撕脱并重度狭窄,与主动脉窦部几乎不连接)。A组(69例,86.2%)、B组(30例,83.3%)多采用局部修复/三明治法补片成形。C组采用局部修复/三明治法补片成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的比率分别为45.5%、54.5%。D组(14例,100%)全部采用CABG治疗。对于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A组、B组、C组均和D组手术方式有显著差异(P<0.001)。D组死亡率较高(42.9%),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其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MSCTA Neri分型细化分型为精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对于手术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许娟胡道予陈艳蔡仁慧阎超群周娣
- 关键词:冠状动脉夹层
- 盆腔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48岁。平素体健,体检B超发现膀胱后方实质性包块入院。
CT示:盆腔内见一软组织肿块,界清,其内可见粗条状钙化,实性软组织部分密度较均匀,CT值约为25 HU(图1);盆腔、腹膜腔见多发肿大淋巴结。
- 蔡仁慧赵新湘王燕张颖雪吴文芳陈思颖狄聪
- 关键词:血管型CASTLEMAN病实质性包块腹膜腔囊变
- 20例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影像特征及治疗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20例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CAPA)的影像特征、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6年7月20例不明原因左心室扩大或二尖瓣返流患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发现ACAPA,术前评价心胸比率,术后借助胸片及彩色多普勒随访并分析其影像特征及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心影Ⅲ级10例,Ⅱ级8例,Ⅰ级2例,其中40%合并二尖瓣损害。MSCTA发现左主干起源异常18例,回旋支1例;右冠状动脉1例,冠状动脉迂曲、增粗14例,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4例合并细小的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7例行冠状动脉移植术,3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心影Ⅲ级4例,Ⅱ级5例,Ⅰ级11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5,P=0.009),术后心影改善率达65%。结论疑似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MSCTA检查可以确诊,心影大小变化及二尖瓣功能改善情况可作为判断手术疗效可靠指标。
- 熊青峰阎超群蔡仁慧周娣付晓荣陈敏
- 关键词:先天畸形冠状动脉畸形计算机断层影像特征手术治疗
- 多参数MRI成像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 2016年
-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ARVC/D,arr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多参数MRI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间5例ARVC/D的MRI资料,5例患者均符合2010年修订的ARVC诊断标准,MRI检查包括心脏形态、电影及延迟心肌活性成像。结果形态及电影MRI示ARVC/D右室心腔明显扩张及右室流出道扩大,室壁运动减低,3例右室肌壁及外膜缘见不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后呈低信号,提示心肌脂肪侵润,2例右室心肌未见确切脂肪侵润表现;5例左心室室壁运动及EF值未见正常;延迟MR心肌活性成像(Deiayed enhcaning MRI,DE—MRI)显示右室肌壁变薄、肌壁呈弥漫性高信号,提示心肌纤维化;4例左室肌壁DE-MRI心肌活性未见异常,1例左室侧壁小灶纤维瘢痕,但瘢痕位于肌壁间、且无冠脉供血区分布表现。结论心脏MR形态及电影图像上右室心腔明显扩张和流出道的扩大、室壁运动的减低对ARVC/D诊断有明确的价值,结合DEMRI有助于判断右室心肌纤维化及其程度,但MRI检测的脂肪侵润对ARVC/D诊断的敏感性不高。此外,DE—MRI同时可检测左室肌壁有无纤维瘢痕形成及其范围与部位,有助于ARVC/D预后的判断。
- 蔡仁慧赵新湘孙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心梗后心肌瘢痕的DE-MRI检测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6年
- MI常并发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MRI是评价心肌存活性强有力的工具,DE-MRI检测心肌瘢痕是心肌梗死判定的"金标准",就DE-MRI对心梗瘢痕的检测及其与心梗后室性心律的关系作一综述.
- 蔡仁慧赵新湘
- 关键词:活性心肌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