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跃华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悬灸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 1篇镇痛
  • 1篇治疗法
  • 1篇治疗面瘫
  • 1篇年龄
  • 1篇平均年龄
  • 1篇脱疽
  • 1篇疗法
  • 1篇面神经
  • 1篇面神经瘫痪
  • 1篇面瘫
  • 1篇灸疗
  • 1篇灸疗法

机构

  • 2篇重庆市中医研...

作者

  • 2篇高跃华
  • 1篇张嗣兰
  • 1篇王竹行
  • 1篇朱同生
  • 1篇赵鸿鸣

传媒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2篇199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针灸治疗面瘫72例
1996年
笔者用针健侧灸患侧治疗面神经瘫痪,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72例患者中,男57人,女15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5岁;右侧面瘫39例,左侧面瘫33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62天,平均32天。治疗方法以毫针刺健侧,手法以泻为主,艾条悬灸患侧,隔日1次。间隔采用针患灸患。
高跃华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瘫痪平均年龄治疗法悬灸
脉痹针刺镇痛的临床观察──附20例分析被引量:4
1996年
采用针刺镇痛的方法对20例脉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129次,总有效率95%。通过对临床症状、痛阈及耐痛阈值、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的比较,确定了经络仪、毫针两种刺激方法与足三里、阳陵泉,天柱、安眠两组穴位的搭配是脉痹针刺镇痛的有效方法。同时观察到"针刺耐受"现象在临床针刺镇痛中普遍存在,表现为随治疗次数增加,镇痛效果减弱,提出适时更换有效穴组及刺激方法是一种克服临床"针刺耐受"的有效途径。
王竹行高跃华赵鸿鸣张嗣兰朱同生
关键词:脱疽针灸疗法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