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超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钉螺
  • 1篇运动生物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渠系
  • 1篇扩散
  • 1篇灌溉
  • 1篇灌溉渠道
  • 1篇涵闸

机构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葛洲坝水电工...

作者

  • 2篇石佑恩
  • 2篇何昌浩
  • 2篇唐超
  • 2篇马亮
  • 1篇潘昭汉
  • 1篇蔡顺德

传媒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钉螺运动生物学研究 Ⅲ.钉螺吸附能力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本文采用挂丝法和干粉法研究了钉螺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螺龄钉螺吸附力不同,孵出第1d螺在玻璃板上吸附力最小,平均吸附力为0.084 5毫牛(mN),最小为0.056 8mN,随着螺龄增大,吸附力逐渐增强,野外成螺平均吸附力为13.271 7mN,最大吸附力为25.348 6mN。但以各螺龄螺头足部软体吸附的每mm^2单位面积相比,则以第7wk螺最强,为13.875 7mN/mm^2。软体单位面积吸附力,随螺龄增大,逐渐增强,到第7wk时达高峰,以后则逐渐减弱。解释了现场观察中“小螺”失散率明显低于“大螺”的原因。野外成螺平均吸附力是其平均体重的13倍,表明在江河洲滩上钉螺起动的水力学条件要比同体重的泥砂大得多,因而研究钉螺在江河渠系中扩散迁移规律时,尤其是起动规律时,钉螺的吸附力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何昌浩常汉斌马亮唐超石佑恩蔡顺德王场叶廉何敏潘昭汉
关键词:钉螺运动生物学
涵闸渠系钉螺截留系统(OSSS)模型实验研究初报被引量:2
1993年
本实验根据流体力学和钉螺生态学理论,在配有循环水的玻璃水槽中,设计制作出由进水控制段、分离扩散段、沉降集中杀灭段、出流还原段组成的涵闸渠系钉螺截留系统(Oncomelania Stem-Stay System简称OSSS)模型。研究了改变流量、平均流速对钉螺截留的影响,分离扩散段对附叶钉螺的脱离率和截留率的影响。“采用模拟钉螺”对OSSS及其改良模型,在相同的水流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加OSSS,钉螺和“模拟钉螺”全部冲向下游。而加OSSS,截留率均在98%以上,脱离率为97%。证明OSSS有良好的截留钉螺和使钉螺脱离载体的能力,而其中OSSS-1-3型较好,当相当原型流量0.93m^3/s,平均流速为15.4cm/S时,截留率可达99%。结果还表明OSSS具有不壅高水位,无需处理漂浮物,工程量小的优点。
何昌浩常汉斌唐超马亮石佑恩何敏陈锡杰王场叶亷
关键词:钉螺灌溉渠道扩散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