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振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文化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2篇中国小说
  • 2篇中国小说史
  • 2篇中国小说史略
  • 2篇人性论
  • 2篇全集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观
  • 2篇文学阶级性
  • 2篇小说史
  • 2篇鲁迅全集
  • 2篇鲁迅研究
  • 2篇论争
  • 2篇民性
  • 2篇阶级
  • 2篇国民性
  • 2篇《鲁迅全集》
  • 2篇《中国小说史...

机构

  • 17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昆士兰大学

作者

  • 17篇曹振华
  • 1篇曹振华
  • 1篇翁惠明
  • 1篇张钊贻

传媒

  • 4篇东岳论丛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新华文摘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0
  • 2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鲁迅中医观的几个问题
2022年
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准确认识和理解鲁迅的中医观,成为当下鲁迅思想研究中备受重视的课题。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至今存在三种观点,一是鲁迅全盘否定中医说;二是鲁迅前期否定和反对中医,后期由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克服了思想的片面性,转变为肯定中医,即前后期转变说;三是最近有研究者提出鲁迅批判中医前后期不同策略演变说。梳理有关研究文献,细读鲁迅文本可以发现,所谓鲁迅反对和否定中医的结论,是未经严密论证的,之所以长期就这一非科学结论在低层次上重复论争,既有以往研究史上真正学术探讨缺失的问题,也一直存在着对鲁迅中医批判的过度阐释问题。
曹振华王赛
关键词:中医中医观
《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案中的鲁迅与顾颉刚
2023年
《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案和鲁迅与顾额刚的交恶,是互相关联的话题,在以往鲁迅研究历史上少受关注。现今有些论者误以为这是出于“神化”鲁迅的政治需要有意为贤者讳,因而常有拿鲁迅说事儿的人,做所谓“揭秘”之类文章。其实,鲁迅研究领域不乏这类公众感兴趣却被研究者忽视的问题,一经炒作往往成为热点话题。研究者大都认为《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流言是人身攻击,鲁迅与顾颉刚交恶则是私人交往的平常事,故少人问津。如此重要的话题,只能在当事人之一的顾额刚再度提起并引发公共空间热议,才引起研究界关注。
曹振华
关键词: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略》人身攻击交恶公共空间抄袭
中日国民性话题史上的《国民性十论》被引量:3
2018年
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讨论,是在中国和日本近代化进程中都始终存在的一个重要思想史话题。日本的国民性研究开启于明治时期脱亚入欧引进西学的时代风潮中,并直接启发了中国的国民性思考。中国知识界从日本接受并引入西方的"国民性"概念,以及与此相应的问题意识,从梁启超的"新民说",落实于再造国民性,并以鲁迅的创作,将思想领域的国民性思考赋予文学形式表达,诞生了世界文学史上思想性、艺术性经典。《国民性十论》是明治日本的代表性历史文献,其作者芳贺矢一既是日本近代学术多领域的奠基者,又是当时国民性研究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他超越了明治维新时期对欧洲文献简单翻译和"山寨"处理的水平,提出"国民性"这一独特的文明批评视角,成为近代日本民族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范本。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周作人兄弟很快就注意到该书,也正是由于他们看重这一视角。时至今日,在各民族文明大检讨的大视野下,反思当下世界范围的诸多难题,"国民性"这一文明批评视角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曹振华
关键词:国民性
鲁迅与梁实秋文学阶级性论争的理论意义
2023年
鲁迅的文学阶级性主张在现代历史上与现实政治关联紧密,因此长期在政治层面备受推崇。但这种推崇只是肯定其斗争性,遮蔽了其理论的完整性与超越性。由此导致在拨乱反正的年代,鲁迅对梁实秋理论的批判被当成斗争理论遭遇误读、质疑。在现代文学史教学和研究中,许多学者述及那场关于文学阶级性的论争,往往简单地称鲁迅是主张文学表现阶级性的“阶级论”者,梁实秋是主张文学表现人性的“人性论”者。事实上,鲁迅的文学阶级性主张,全面完整地表达了属于文学本体性的见解,对文学表现人生和文学对人生的艺术表现做出了全面的前瞻性诠释,并非只针对梁实秋,也是对当时左派理论家的批判,同时纠正了梁实秋代表的“新月”派文学观和创造社、太阳社代表的“革命”派文学观的理论错误。就其理论意义而言,鲁迅的文学阶级性主张是从根本上维护文学与人性。
曹振华曹振华
关键词:文学阶级性人性论
也谈鲁迅被专制利用问题——为谢泳先生解惑兼与林贤治先生商榷
1999年
所谓鲁迅被利用的问题,鲁迅生前就有不少说法,实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最近谢泳先生读林贤治先生《人间鲁迅》一书之后,产生的“很多困惑”,以及林先生对此的答复,其实无非还是鲁迅被利用问题,只不过这次成了被“专制”利用罢了①。谢先生认为林先生把鲁迅写成“...
曹振华
关键词:林贤治鲁迅研究政治势力《鲁迅全集》
关于鲁迅与梅兰芳评论的评论——与徐城北等先生商榷被引量:5
1999年
曹振华
关键词:士大夫《鲁迅全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戏曲国民心理
《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案中的鲁迅与顾颉刚
2023年
鲁迅研究领域不乏公众感兴趣而长期未曾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主要因本领域只关注宏大叙事的思维习惯所致,有些论者却归因于“神化”鲁迅的政治需要而为贤者讳的护短。《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案和鲁迅与顾颉刚的交恶就属此类,世纪之交由顾颉刚著作出版再度提起并引起关注。实际上就事件发生、发展到事实上结束的过程看,“抄袭”案在其发生之时就已结案:顾颉刚和陈西滢尽管私下、公开都断定鲁迅抄袭,但他们自始至终只有“剽窃”“蓝本”之类含糊说词,拿不出充分必要的证据。如此,当时的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小说研究领域自然会有公论。“抄袭案”之所以发生,表面是私人事件,实则是“女师大风潮”中支持和反对学生运动的两派斗争。将其看作个人恩怨,从顾颉刚和陈西滢一面的确如此,顾颉刚之“告陈通伯”鲁迅“剿袭盐谷温”,目的不是维护学术道德、严肃学术规范,而是帮朋友攻击论敌;陈西滢对鲁迅的人身攻击,是为暗护凌叔华。从鲁迅一面则更多体现公心:鲁迅是从私人事件观察社会人心黑暗,将论敌射来的暗箭用作反击利器,帮同一战阵中的伙伴打赢一场硬仗,同时洗刷冤枉、维护了个人名誉。鲁迅的反击,其动机、目的和效果都非仅限于私人恩怨,而是社会批判。
曹振华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与尼采及并未过时的“文化现代性”——张钊贻教授访谈录
2020年
澳大利亚籍华人学者张钊贻教授,是海外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早年"沉迷鲁迅、尼采二十年",对鲁迅与尼采的研究做出切实贡献,近年来主要关注鲁迅研究领域诸多重点难点问题,其研究极具启发借鉴意义。山东社会科学院曹振华研究员对张钊贻教授的专访,从其独特的早年求学经历、教育背景探寻其学术倾向和风格形成,并结合张教授学术成就与影响,针对当下鲁迅研究热点问题,如鲁迅对中西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鲁迅与尼采影响研究、鲁迅与中国左翼文艺问题、鲁迅文化精神与中国文化复兴等展开。
曹振华张钊贻
关键词:尼采文化现代性
关于鲁迅中医观的几个问题
2022年
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准确认识和理解鲁迅的中医观,成为当下鲁迅思想研究中备受重视的课题。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至今存在三种观点,一是鲁迅全盘否定中医说;二是鲁迅前期否定和反对中医,后期由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克服了思想的片面性,转变为肯定中医,即前后期转变说;三是最近有研究者提出鲁迅批判中医前后期不同策略演变说。梳理有关研究文献,细读鲁迅文本可以发现,所谓鲁迅反对和否定中医的结论,是未经严密论证的,之所以长期就这一非科学结论在低层次上重复论争,既有以往研究史上真正学术探讨缺失的问题,也一直存在着对鲁迅中医批判的过度阐释问题。
曹振华王赛
关键词:鲁迅思想研究中医观学术探讨鲁迅文本
关于鲁迅宗教文化思想的几点思考──与王家平先生对话被引量:2
2000年
曹振华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