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晓东

作品数:21 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气候
  • 6篇生态
  • 5篇生态脆弱
  • 5篇生态脆弱区
  • 5篇气候变化
  • 4篇动力学模式
  • 3篇叶面
  • 3篇叶面积
  • 3篇叶面积指数
  • 3篇植被
  • 3篇植物
  • 3篇气温
  • 2篇蒸发
  • 2篇蒸发量
  • 2篇蒸发皿
  • 2篇蒸发皿蒸发量
  • 2篇植被生态
  • 2篇气候因子
  • 2篇资源竞争
  • 2篇相对湿度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21篇曾晓东
  • 4篇李芳
  • 3篇邵璞
  • 3篇宋翔
  • 2篇曾庆存
  • 1篇于贵瑞
  • 1篇李宁
  • 1篇杨晓光
  • 1篇薛峰
  • 1篇郑景云
  • 1篇姜大膀
  • 1篇宜树华
  • 1篇王秋凤
  • 1篇陈海山
  • 1篇高清竹
  • 1篇俞淼
  • 1篇徐兴良
  • 1篇郭东林
  • 1篇黄海军
  • 1篇孙国栋

传媒

  • 7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大气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被动力学模式中物候方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植物物候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呈现出的季节性现象,一般与植物所处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植被动力学模式研究的物候主要表现为叶面积指数变化,直接影响陆气间的碳通量与水热交换,同时影响物种间的竞争,从而间接地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按照建模方法的差别,目前模式中使用的物候方案可分为使用卫星观测资料的物候方案、基于物候——气候关系的统计模型和基于叶碳平衡(周转)的动力学模型三大类。将植物物候分为物候期的触发和物候期叶片的发育过程两部分,分别对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八种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式进行分类描述,对比其优缺点。最后探讨了植被动力学模式中物候方案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田东晓曾晓东
关键词:气候变化
对流层臭氧影响植被研究进展:观测、参数化方案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对流层臭氧(O_3)作为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有着重要影响;并通过作用于陆面植被间接改变全球和区域的碳循环以及气候和环境。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对流层臭氧影响陆面植被的观测事实,主要包括其对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叶面积、生物量、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归纳和分析了常用的O_3暴露指数(ozone exposure index)和O_3影响植被的参数化方案的优缺点;并介绍这些参数化方案应用于生态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模拟O_3通过作用于陆面植被对碳、水、能量通量和状态的影响。最后探讨了O_3影响植被在观测、参数化方案及其模拟应用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周智敏周智敏李芳曾晓东
关键词:对流层臭氧植被碳循环
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我国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其生态服务功能逐渐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尽管国内外学者已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评估方法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形成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致使其理论体系和评估方法还不够完善,关于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的评估结果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项目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为对象,采用联网观测、联网控制实验、样带—区域调查等手段,开展关键资源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和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形成理论和生态系统演变与突变转型理论,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及软件平台,准确评估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确定全球增暖1.5℃情景下的资源环境系统发生转折的阈值,编制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高精度分布图,服务于国家对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
于贵瑞徐兴良王秋凤宜树华虞强曾晓东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全球变化
强度尺度分解方法在气候温度场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首次将Casati等提出的强度尺度分解方法应用到气候地表温度场的检验中,探讨此方法用于评估气候模拟场误差的详细空间信息的适用性。以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的月平均地表温度为例,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较为常用的是空间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EOF分析等)不能完全反映模拟场误差的空间信息;强度尺度分解方法可计算不同阈值和空间尺度上的均方误差和模拟技巧,评估对应的模拟能力,定量给出模拟场主要误差的空间信息(误差范围即温度阈值及对应的空间尺度),例如,亚洲东部地区1月单年及多年平均的模拟场在230 K阈值1600 km模拟技巧非常低。本研究表明强度尺度分解方法适用于气候温度场的检验评估,能定量给出误差的空间信息。
李娟曾晓东陈红蔡其发
关键词:地表气温
中国生态脆弱区叶面积指数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生态脆弱区叶面积指数(LAI)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研究,对揭示该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生态恢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CN0 5.1气象数据和全球陆表特征参量(GLASS)LAI产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生态脆弱区1982—2017年LAI的变化特征及其主导气象因子。结果显示:1982—2017年,中国生态脆弱区气温基本呈上升趋势,而降水趋势的区域差异显著。大部分生态脆弱区LAI呈增长趋势,包括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脆弱区大部,以及北方农牧林草脆弱区西部和东南部、南方农牧脆弱区北部和东南部。中国生态脆弱区LAI增长的主导气象因子是气温,其中生态脆弱区大部LAI增长的主导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气温,而干旱半干旱脆弱区西部和南方农牧脆弱区LAI增长的主导气象因子分别是和日最低和最高气温。研究表明,在研究时段升温对我国生态脆弱区植被生长有积极影响,但在一些区域受湿度状况调制。
孙康慧曾晓东李芳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气候变化生态脆弱区
植被生态动力学模式中萌衍方案的研究进展
2014年
萌衍模块是植被生态动力学模式中群体动力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描述种子的生产、萌芽以及最终发展成新个体等一系列过程,对植被群落结构和演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其参数化方案较不成熟,不同模式的方案差异较大,且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提出更加合理的萌衍方案,作者首先从观测角度总结了影响种子生产和传播、种子库以及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各种因素;然后围绕森林林窗模型和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式的萌衍方案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重点关注对幼苗个体数增量的计算方案;最后讨论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宋翔曾晓东
关键词:种子生产种子传播幼苗
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式IAP-DGVM研制与评估
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式IAP-DGVM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的重要分系统模式之一,主要用于模拟和预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变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IAP-DGVM考虑了跨越多个时空尺度的生物地球物理、...
曾晓东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2年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或LULCC)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有重要影响,同时与人类福祉密切联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强迫不仅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还通过直接改变地表物理性状以及间接改变其他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对气候系统产生深刻影响。作者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回顾了LUCC对气候系统影响的研究历史,结合新近的研究结果归纳了诸如森林砍伐、城市化、修坝等LUCC活动在区域和全球尺度的气候效应。LUCC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因此气候系统对它的反馈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由于全球平均后变化幅度相对区域上的小,LUCC对区域气候影响显著,而对全球气候影响不明显。它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取决于反照率、蒸散发效率和地表粗糙率等变化的综合效应:在热带地区LUCC主要引起温度升高,在高纬度地区使温度下降。在全球尺度上LUCC导致气候的变暖主要通过减少蒸散发和潜热通量引起陆表水循环的改变,其次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导致辐射强迫改变。最后指出目前LUCC在气候变化学科中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首先需要评估的3个气候指标,并提倡多学科间的相互合作。
邵璞曾晓东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气候系统
中国生态脆弱区3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为了全面把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利用基于全国2000多个站点发展的格点化逐月资料(CN05.1观测数据集...
孙康慧曾晓东李芳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相对湿度蒸发皿蒸发量
植物种群资源竞争与共存的理论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植物种群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且多种植物种群可以共存,即具有生物多样性。经典的资源竞争模型(莫诺模型)支持生态学上的"竞争排斥原理",不适用于阐释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植物种群间的竞争与共存。根据植物生态系统的特点,引入植物种群的生长率随着物种个体大小/个体数增加而逐渐趋于饱和的性质,建立自抑制资源竞争模型。该模型与莫诺模型的本质区别在于,物种的临界可利用资源随种群密度增加而上升,从而可以达到不同物种间的平衡。数学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允许多物种稳定共存(即共存的物种种类数可以多于供给其生长的资源种类数),同时优势物种随资源供给率增加而依次变化。
王锋刚曾晓东
关键词:资源竞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