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冰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淋巴
  • 4篇急性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肿瘤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淋巴细胞白血...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蛋白酪氨酸
  • 2篇蛋白酪氨酸磷...
  • 2篇蛋白酪氨酸磷...
  • 2篇预后
  • 2篇增殖
  • 2篇思维
  • 2篇突变
  • 2篇细胞淋巴瘤

机构

  • 1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11篇李冰
  • 6篇梁爱斌
  • 5篇傅建非
  • 3篇吴昊
  • 2篇宋浩明
  • 2篇李萍
  • 2篇刘琦
  • 2篇曾郁
  • 2篇陆惠娜
  • 2篇修冰
  • 2篇陈毓华
  • 2篇李颖
  • 2篇周莉莉
  • 1篇焦锐
  • 1篇张文君
  • 1篇严惟力
  • 1篇葛艳丽
  • 1篇靳令经
  • 1篇易祥华
  • 1篇程黎明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MO2蛋白表达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胸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LMO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 lymphoblastic lymphoma/acute lymphocytic leukaemia,T-LBL/ALL)与胸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T-LBL/ALL及38例胸腺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进行LMO2标记。结果:29例T-LBL/ALL肿瘤细胞LMO2染色阳性(29/34,阳性率85.3%),38例胸腺瘤(A型3例、A B型14例、B 1型10例、B 2型5例、B 3型4例、C型2例)肿瘤性T淋巴细胞LMO2均阴性。LMO2蛋白表达在T-LBL/ALL和胸腺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LMO2可作为T-LBL/ALL与胸腺瘤鉴别诊断的标志物。
张婷婷朱培培毕珂芮炜玮李冰黄丹丹刘玉婷张灏杨易祥华曾郁
关键词: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胸腺瘤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与血液系统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2015年
酪氨酸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调节细胞进程和维持稳态的翻译后修饰,酪氨酸磷酸化的异常改变常与疾病发生如代谢障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是在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过程中调节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水平的酶家族.目前研究发现人类共有1 12种PTP,其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该家族中研究最热、最清楚的成员之一.近年来,PTP1B作为一种积极参与肿瘤发生的酶,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就PTP1B与血液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冰周莉莉傅建非梁爱斌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肿瘤发生血液恶性肿瘤
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基因突变检测
2019年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FGFR1、FLT3、MPL及JAK2基因突变的情况,初步探讨其在该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是否存在FGFR1基因、FLT3基因、MPL基因和JAK2基因的突变。结果:在1例临床症状严重且治疗无效的患者检测到FLT3基因酪氨酸激酶活性区域新的缺失突变,该突变导致编码区提前结束;在19例患者中发现了FGFR1基因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该SNP导致2个氨基酸的缺失;未检测到MPL基因和JAK2 V617F基因突变。结论:FGFR1基因6个碱基的缺失(1014_1019del AACAGT)是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非同义SNP(nsSNP)位点。FLT3基因的缺失突变可能与恶性临床特征和不良预后有关。
周捷吴昊李冰梁爱斌傅建非
关键词:FLT3基因
RSK抑制剂BI-D1870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探讨p90核糖体S6激酶(p90 ribosomal S6 kinase,RSK)抑制剂BI-D1870对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种AL细胞(Molt-4、Jurkat、Nalm-6、THP1、U937和NB-4)中RSK1和RSK2 m RNA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RSK抑制剂BI-D1870对AL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BI-D1870、依托泊苷单药和BI-D1870联合依托泊苷对Molt-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FCM法检测BI-D1870对Molt-4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以及BI-D1870、依托泊苷单药和BI-D1870联合依托泊苷对Molt-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olt-4和THP1细胞中RSK1 m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Molt-4、Jurkat、THP1、U937和NB-4细胞中RSK2 m 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值均<0.05)。RSK抑制剂BI-D1870可抑制Molt-4、Jurkat、Nalm-6、THP1、U937和NB-4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递增(P<0.05)。BI-D1870联合依托泊苷处理组Molt-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BI-D1870和依托泊苷单药处理组(P值均<0.01)。BI-D1870处理组Molt-4细胞的凋亡率及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未进行药物干预)(P<0.01,P<0.05);BI-D1870联合依托泊苷处理组Molt-4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BI-D1870和依托泊苷单药处理组(P值均<0.01)。结论:多种AL细胞中RSK1和RSK2 m RNA的表达水平上调;RSK抑制剂BI-D1870联合依托泊苷可协同抑制AL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
曹雨娜张虹方霞叶世光陆惠娜李冰李亚梅梁爱斌李萍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模拟病例和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在临床思维培养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索在临床思维培养模块化课程中应用模拟病例和小组讨论教学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将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实习的同济大学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生。试验组首先应用DxR Clinician(后文简称DxR)模拟病例教学软件实施DxR模块教学,随后进行小组讨论模块教学,而对照组的模块教学顺序相反。应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应用DxR评分和期中、期末客观选择题考核评估教学效果。结果76.7%(31/40)的学生认为DxR模块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有帮助,90.0%(36/40)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教学并认为其对临床思维培养有帮助。对照组学生期中考核成绩、DxR评分总体表现的后阶段评分均高于试验组[(75.4±13.5)分比(66.7±10.7)分,57.3(53.7,59.0)分比46.0(43.0,53.0)分];对照组DxR评分的后阶段总体表现高于前阶段[57.3(53.7,59.0)分比46.0(39.0,4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以DxR软件和小组讨论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培养模块化教学,学生接受度高,课程运行顺利。先进行小组讨论模块教学有利于形成友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DxR软件的教学效果。2种教学方式能够互相补充,从不同维度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
李颖宋浩明杨军刘琦李冰葛艳丽靳令经程黎明
关键词:临床思维
同济96方案序贯治疗Ph染色体阴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Ph染色体阴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ALL)的系统序贯治疗方案(同济96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5例初治Ph-a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期。结果95例Ph-aALL患者总的完全缓解(CR)率为92.6%,7年总体生存(OS)率为(39.3~5.9)%,7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31.5~5.3)%,中位生存期28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差核型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预后良好组的3.380倍(95%CI1.530~7.463,P=0.003),≥2个疗程获得CR者是单疗程获得CR者的3.005倍(95%C11.522~5.933,P=0.002):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60岁患者的7年OS率和EFS率明显高于≥60岁患者;单疗程获得CR者的7年OS率和EFS率明显高于〉12个疗程获得CR者;正常核型组和超二倍体核型组患者的2年OS率和EFS率明显高于复杂核型组、t(4;11)组和其他核型组。结论年龄(60岁为界点)、获得CR的疗程数和细胞遗传学成为影响Ph-aALL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同济96方案系统序贯治疗ph-aALL,CR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远期疗效令人满意,可以实现部分Ph-aALL患者的长期生存,减少其复发,改善预后。
丁懿李萍张文君吴昊陈毓华修冰陆惠娜李冰傅建非薄兰君梁爱斌
关键词:肿瘤治疗方案费城染色体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血清铁蛋白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危险度分层和预后的关系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初诊MD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量血清铁蛋白(SF),观察MDS患者SF水平及与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关系。对MDS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铁蛋白水平和IPSS评分的数值绘制ROC曲线,并将患者分组分为相对低危组(SF〈577ng/m L)和相对高危组(SF≥577ng/m L),比较两组间白血病转化率和生存时间。结果 MDS组患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对低危组与相对高危组之间铁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39位患者中共12人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两组转化率分别为10.5%和45.5%,向白血病转化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8.5(4~46)个月和30.0(6~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蛋白在MDS患者中高于正常水平,初诊未输血的患者存在铁过载,高危类型MDS患者的SF水平较高,SF水平与其不良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冰陈毓华陈淑珍骆休严惟力王秀芹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清铁蛋白
炎性指标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炎性指标在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5—2017年初诊的4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指标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 sIL-2r)、IL-6及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铁蛋白、血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水平,对比不同分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别。结果初治未达完全缓解组患者炎性指标CRP和IL-8较完全缓解组显著增高;在合并B组症状患者中,炎性指标sIL-2r、IL-6、TNF-α和CRP均有显著增高,血β2-MG、LDH、铁蛋白也明显高于无B组症状患者;高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患者中,炎性指标sIL-2r、IL-6、CRP和肿瘤负荷指标血β2-MG、铁蛋白、LDH均明显增高。炎性指标与肿瘤负荷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患者合并B组症状,体内IPI分期越高,肿瘤负荷越高,炎性指标越高,炎症反应越激烈。炎性因子可作为IPI的补充,成为预测患者预后分层和选择治疗方案的潜在指标。
刁建军刘倚含李冰曾郁梁爱斌修冰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国际预后指数
DxR Clinician教学在全科专业规培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3年
于2022年1月31日至2023年2月28日,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30名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5人。试验组应用DxR Clinician(简称DxR)系统进行9次虚拟诊疗课程;对照组以CBL(基于病例的学习)病例讨论形式进行9次相应主题的讨论课。应用满意度调查表了解两组规培学员对各自授课方式的满意度情况,同时应用年度考核成绩评估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应用DxR系统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全科规培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值得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广泛推广。
宋浩明曾小云王琛李冰刘琦焦锐李颖
关键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思维能力
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致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致病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上海市12 家综合医院血液科粒缺伴发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分离菌分布...
李冰傅建非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细菌耐药性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